發生什麼事?
疫情改變了原本的生活型態,可能導致學齡前幼童認為「一切的異象都是常態」。不少幼兒出現退化性的行為,如黏人、哭鬧、不睡覺、尿床、回到使用尿布階段...等,其根源來自疫情下的兩大改變。
- 儘管疫情已延燒兩年,全球仍有 4500 多萬所學校停課。學校、公園、劇院等公共場所長期關閉,讓孩子缺乏戶外遊戲、同儕相處機會,孤立感倍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截至 2022 一月)
- 防疫期間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此影響現今 2 至 6 歲,正在發展語言、社會結構認知的孩子,且後果可能伴隨一身。
- 這兩年台灣求助心理師的孩童比例上升,其中議題以家庭衝突、學校不適應為主。在問題尚未發展成病狀時,觀察「現象」便是防患未然的第一步(詳見文末 臨床心理師謝玉蓮訪談)——
- 生活能力的退化:若疫情前,孩子能自己收書包、折衣服、洗澡...等,但疫情後卻需不斷催促,即可能是疫情使生活「結構性降低」的表徵。
- 生活作息的搗亂:若孩子抗拒睡覺、討價還價,可觀察是否沈迷 3C。疫情間過度以 3C 安撫孩子,可能導致其探索生活的興趣下降,且恢復實體課後出現「拒學、懶散」情況。
孩子有哪些面向受到影響?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強迫性」讓許多孩子焦慮。據「2021 疫情時代下台灣兒童幸福感調查」,有 1/5 的孩子沒有「在生活裡感到快樂」,又以 10 歲兒童在「我喜歡我自己」選項中,下降反應最嚴重。相較 2017,幸福感走向惡化。(兒福聯盟)
- 封城、遠距上課下,無法得到「家」以外的認知、社交刺激(詳見文末 心理師王意中訪談)——
- 距離的矛盾:疫情前,教育總是強調「分享」的重要性;疫情下,因防疫距離的要求,孩子清楚得知人與人之間,需「保持一定距離」。對孩子來說,共享的分寸拿捏混亂。
- 情緒的管理:疫情下,缺少在學校、公園消耗體力機會,其中獨生子女最可能受影響,因變相只能與自己獨處,活動量未獲滿足,可能出現易怒等情緒管理問題。高敏感孩子也可能過度注意負面訊息,處於焦慮狀態後,引發如:過度噴酒精、強硬指揮人洗手等,不適應現象。
- 在「戴口罩時代」無法看見大家常態表情,阻礙適性發展(詳見文末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訪談)——
- 人際溝通:在無法直觀看見面部表情下,孩子觀察他人情緒變化時,只能推測約 20~30 %,而無法確切理解對方意思時,很難回頭審視自己是否舉止得宜,將易拘泥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
- 發音學習:尤其對正在學注音、講話比較不清楚的孩童,此時無法觀察老師的嘴型。且當遠距教學網路不穩時,語音不同步,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未來會如何?
家長與孩子間的情緒連結,是相互牽絆的,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充滿說不出口的無助時,倘若家長也不確定自己情緒是否穩定,勢必無形影響孩子生活。在協助孩子找尋生活的新平衡時,最重要的,還是覺察自己是否也出現焦慮異狀。
在台灣,因孩子適應不良的現象而就診的家庭,到底有什麼煩惱?專家又有什麼建議?請看《旭時報》與多方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