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據經濟學人報導指出:烏克蘭的重災區除了作戰的士兵,逃亡的多是婦人及小孩,留下的 80% 是老人,在 2021 年就已是全歐生育率最低的烏克蘭,經過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戰後社會老化以及少子化的加劇更是難以想像。其實就算不歷經戰爭,世界上早有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進入人口老化階段,當然,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 隨著衛教知識、醫療科技、教育全面提升,高齡化、少子化一直是數位時代下多數已開發國家的共通點。2011 年與 2021 年相較,福利制度完善的芬蘭,是全歐洲老年人口比例成長幅度最高的國家,達 5.2 個百分點,遠超過歐盟國家平均的 3 個百分點。(歐盟統計局)
- 聯合國更預測 2050 年,全球超過 65 歲的人口將占六分之一;到 2100 年,全球老年人的佔比將突破了總人口數的六成。(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
- 那麼台灣呢?根國發會統計,台灣早在 1993 年老年人口就已突破總數的 7%,成為國際定義的高齡化社會,推估於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將達 20%。若老年人的晚年依賴期,健康不佳、原存款又不足,無法自理生活,加上高齡化伴隨的少子化,政府在資源配置、稅收結構、兵力調整上都將面臨挑戰。(詳見文末中研院退休研究員陳寬政訪談)
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人口老化」是經常討論的議題,當老年人口增長的幅度大於勞動人口的成長時,到底會對國家產生什麼實質的變化?
- 勞動力規模的變化:除非國家上修可退休年齡,否則高齡化首當其衝要面對的是,勞動人口出現短缺。近年來,因教育的普及,讓許多國家的青年進入勞動市場的年齡愈來愈晚,使就業人口比率下降,最終導致生產力減少的後果。(經濟學人)
- 儲蓄模式的變化:生產力的下降造成的資金不足,將是影響經濟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總經濟體支出依舊,人民產出的收入卻縮減,會使總儲蓄率下降,不僅讓社會動能減少,同時與人口老化有關的隱性支出,如:退休金、健康醫療及長照等費用,將持續上升。(立法院)
銀髮海嘯或許不是這麼的可怕
在台灣,高齡化是個已知的事實,政策或產業上都不斷灌輸我們,老人是弱勢、需要被照顧的族群,但是這些印象究竟是現況,還是只是停留在舊時代刻板印象?首先我們可以從重新釐清觀念開始。
- 「老」並不是造成社會壓力的主因,「不健康的老」才是。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在死亡之前,平均失能年齡長達八年,當老人不健康,需大量的社福照顧時,才會成為國家的負擔,不該因人老了發生失智失能的比例較高,就將重點過度著墨於「老」而非失能。(詳見文末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的訪談)
- 「社會對於老化過度負面」的氣氛,使高齡者易被貼上,沒用、身體不行等歧視標籤。過度的失去自我意義感、否定自己的價值,會產生的抑鬱心理也可能影響生理,「自我認知的去老化」也是降低失能率的重要一步。(詳見文末壯世代理事長吳春城的訪談)
- 「老人不退,年輕人沒舞台」的迷思也該被打破。若從女權崛起的歷史來看,從 60 年代女性要求工作權至今,男性的就業市場也並未因此變少,不同的族群,反而使每個崗位產出的效能更多元化。老人與年輕人賦能不同,對就業的影響沒想象中那麼大。
現今的壯世代(60 歲以上族群),擁有三高的特質「高壽、高能力、高資產」,台灣 2/3 的財富掌握在壯世代手中。但在這消費主力世代,多數人仍停留在省吃儉用的觀念,這些被藏在床鋪下的財富,正是打造「銀光經濟」不容小覷的力量。(詳見文末壯世代理事長吳春城的訪談)
- 與高齡化社會共創經濟的前提,便是讓壯世代維持健康的身體,有了健康才能實現各種可能,將危機變為轉機。
- 老了並不是等死的開始,而是在工作大半輩子後,體驗新生活的機會。鼓勵壯世代消費,不僅能為身心靈帶來更好的感受,更能帶動銀髮經濟,如何掌握銀髮族的需求更是關鍵。
- 高齡者的消費行為最看重的就是「意義」,為何多數老人不願花錢進電影院,多歸因於內容本身並不是為他們而設計,因此無法找到歸屬感。反之,一張 3000 元的民歌演唱會門票能夠熱銷,正是因為更夠連結於他們的時代。
- 當需求被創造時,社會中 2/3 的財富被釋放出來 ,同時帶動年輕人的創業,增加解決新世代經濟力不足的機會,進而提升生育意願,如此「善的循環」有助於解決「少子化」的問題。
未來會如何?
在看待高齡化危機的同時,我們也該思考台灣的最適人口量究竟是多少?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2300 萬人究竟是太多,還是剛剛好?什麼樣的人口規模,才能在資源分配,以及土地開發之間獲得雙贏?
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表示:「高齡化與少子化並不是走向滅亡,反而可能賦予社會在解決低薪、高房價等社會問題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全球已開發國家面臨人口老化的因應措施,有哪些值得台灣學習呢?而台灣在人口老化的過程中,經濟力、勞動力可以如何重新配置?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