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在職場上,為何台灣人總愛使用英文名?

在職場上,為何台灣人總愛使用英文名?

May 03, 2022

除了護照上的英文姓名外,你有第二外文名嗎?在台灣,同事之間以英文名互稱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些企業為了溝通一致性,會要求員工取外文名字。以華語為主的台灣,為何有如此根深蒂固的職場文化?

# 你習慣使用英文名字嗎? # 職場上真的有其必要性嗎? # 或許它是促進商業和諧的關鍵之一

王縈緹

王縈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pexel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此次與談人

鍾文雄

鍾文雄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姜定宇

姜定宇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發生什麼事?

「你好!我叫 YING-TI(縈緹),叫我 Ingrid 就可以了。」──這是大部分台灣人面對外國人時,常用的自我介紹形態,在台灣社會,不管使用頻率高低,近乎人人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對部分族群的人來說,英文名與自己的「身份認同」早已擁有強大的連結。

  • 你都怎麼稱呼你的同事?「稱謂」會根據企業文化、產業、職位等條件而有所不同,在台灣職場中,有時即使辦公室裡無外國人,以英文名互稱也是約定俗成常見的習慣。
  • 其實不只職場,在求職履歷、在百貨建立會員資料時,除了中文姓名欄位外,填寫英文名也很常見。除了用護照上的英文名,另取英文名的也是台灣社會文化的一部份。


這是為什麼?

  • 取英文名字的習慣,其實並不是以職場為開端,可以追溯到在求學時,多數英文老師會幫學生取英文名字,為的是能夠更加入境隨俗、融於語言之中。(詳見文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姜定宇訪談)
  • 隨著世代的演進,台灣產業從傳統製造業,慢慢轉型到服務零售,再到數位世代的資訊業。人與人的接觸頻率變得更多元,跨國合作的機會相對提升,當互動變多時,衍生而出的是對英文名字的需求。(詳見文末聯聖集團總經理 唐美娟訪談)


在職場上有什麼功能?

有些人認為取英文名只是包裝自己,一種崇洋媚外的的表現,但在職場環境中英文名其實有它的存在價值,用意更在於「身份的轉換」。

  • 在傳統華人社會的社交禮儀中,中文的「名」往往只用於有一定親密程度的人,且常用在向下之間的溝通,如:老師對學生、父母對小孩,在不夠熟識的人面前只習慣以「姓氏」加上稱謂,如陳小姐、林醫生,這樣的形式易使在有些泛泛之交的關係中產生距離感,尤其在亞洲的競爭文化強烈,職場同事亦敵亦友,使用英文名有助於在「正式與親密之間找到平衡」,營造更舒適的「心理距離」。DW

    • 亞洲職場上非常重視抬頭,面對社經地位較高者時,通常只會稱呼姓氏,如:王董、李總;反之,與下屬互動時,若只叫名字二字似乎過於熟悉,但連名帶姓又顯得陌生,因此英文名的使用反而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擺脫職位級別,更強調職責非權力,減少溝通障礙。SLATE
    • 在普遍組織年齡較年輕的新創公司,為了實現「一視同仁、相互尊重」的企業文化,為強調彼此的職稱並不會影響表達的機會時,使用英文暱稱便相對常見。
  • 英文名也有助於角色的轉換,區分工作面與生活面的自己,當聽到英文名作為身份辨識時,能夠更快的建立進入工作領域時的心理準備。
  • 對於經常性以英文郵件往來,或接收技術指令的產業來說,如:科技業、外商、廣告行銷等等,面對常態的跨國合作時,英文名稱能夠表示企業的國際化形象,彰顯接收新資訊的開放風氣,也讓客戶感受到這是想快速融入對方、親近對方文化的一種友好行為。(詳見文末成大心理系副教授 周麗芳訪談)
  • 在科技時代企業都已走向數位化,內部的溝通管道也多以網路群組為主,英文名相對容易「標記」、有便於「搜尋對話的歷史紀錄」,也能避免中文一音多字的選字窘境,提升工作上的效率。(詳見文末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 鍾文雄訪談)


為何不使用英譯中文名?

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及韓國,更偏好使用原文的拼音名,而非另取一個英文名,為何台灣不也直接使用英譯中文名?

  • 日本與韓國的民族意識強烈,對國家本身的自我認同與優越感有可能較高,而台灣人對外來文化的接受風氣開放,大部分的事物都以向外學習為取向,因此排斥使用外文名的可能性低。(詳見文末東海大學心理系 黃櫻美教授訪談)
  • 在華語文的結構裡,並不是每個中文字都能被字母準確發音,對於非中文母語者來說,英文名好記、易讀,能夠縮短語言上的隔閡,並加速互動的順暢度。紐約時報
  • 有時將中文直翻成英文拼音時,會出現令英文母語者匪夷所思的名字,如:思婷 Shi-Ting = Shiting,在英文意為「排泄物」,容易產生誤導。(Culture Trip


未來會如何?

並不是每個產業都適合外文名的溝通模式,企業必須注意的是:定義好企業文化,衡量自身團隊特性是否有此需求。

  • 公司得有一定的基礎規模以及制度,才能夠相輔相成發揮其作用,否則當關係過於輕鬆時,會過度削弱上與下該有的距離,反而容易失去了從屬之間隱形的界線。(詳見文末聯聖集團總經理 唐美娟訪談)
  • 隨著華人市場的蓬勃發展,對全球產生不小的影響力。若要進入華人市場,學中文是基本的要求,漢語有機會能夠成為下一個國際通用語言,未來西方世界取中文名也並非不可能。(Yi Mandarin
  • 不管使用哪種名稱,並不是使用外文名字就代表著「身份認同」的拋棄,名字的意義更多的是流暢語言的表達,下次可以嘗試使用拼音介紹自己,或許能為人際之間的話題帶來有趣的結果,這也是種異文化的交流。

使用英文名字對職員之間、或者職員與公司之間,有無實質的益處或壞處?隨著華人市場的壯大,「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有可能嗎?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不論辦公室有無外國人,為何台灣人總愛互稱英文名?這是基於什麼樣的「職場心理」? 8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鍾文雄

鍾文雄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確實,台灣人會因為一些商業往來,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就我自身的經歷來看,如我的姓氏為「鍾」,鍾哥、鍾 Sir 以及 Weber 鍾,等等稱謂都是根據不同的企業文化、國籍、產業等因素而有所改變,其實台灣人在職場上使用英文名的習慣已是根深蒂固,這要追溯到我們求學歷程中,在英文課堂老師大多會幫學生取英文名字,因此使用英文名並不只侷限於職場,在台灣社會已算是一種常態。再者,相較多為三個字為組成的中文名來說,英文的發音比較簡潔,且現在企業大部分在傳達事項時,也多以網路群組為主,在系統上使用英文搜尋或者標記也相對更便利,可避免中文名時常要選字的窘境。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我認為這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縮小權力距離,二、營造有點親密而不會疏離的關係。工作場合中上司與下屬之間的權力差距,容易形成溝通障礙,以職位來相互稱呼,更彰顯出上司與下屬地位的距離,以英文名互稱,反而能拉近彼此在地位上的差距。那直接叫名字不行嗎?這就是中文名與英文名的不同,直接連名帶姓叫上司或下屬,都顯得很不尊重對方,且是極為陌生的關係;那直接叫名而不帶姓,又感覺很彆扭,明明沒有這麼熟,只叫名顯得很裝熟。而英文名,只是一個單字,簡短又帶有熟悉感,可以在連名帶姓的陌生感與只叫名的過熟關係中,取得中間的平衡,營造出有點熟又不是真的太熟的關係,正好適合職場上保持公私適當距離的關係。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客戶群裡使用英文稱謂的比例大約佔 50%,主要還是關乎於產業性的區分,對於文化較傳統的公司,依舊比較在乎職稱抬頭,但是一些新世代的主管以及經營者,較能夠接受使用外文名字的習慣,就我們自己公司內部來說有部分來自越南的員工,當他們新進時若無英文名字,我們也會希望能夠取一個英文暱稱,無非是為了溝通能更順利,畢竟要記得越南名字對我們來說也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那不如就使用一個好記、簡單的名字。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姜定宇

姜定宇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英文名的使用,相當常見於有機會與國外互動的單位,發展至今,即使是不需與國外互動的企業也會這樣使用,似乎成為了我們的職場文化之一。這與我們的求學經歷其實非常相關,從國小開始英文課的第一堂,不外乎都是自我介紹以及取英文名,且課本裡面人物所用的稱謂也都是英文名,如 John、David、Alice 等等,台灣在英語教學上,似乎認為取個英文名字,便能讓學生更快速的融入情境。取名字的主要功能是記憶,並區辨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不過對外國人來說,中文的讀音可能難以區辨,中文溝通很大的成分是依靠字形與字詞,相同讀音的字很多,但歐美國家並不會用讀音形成字型,只要讀出來便能夠反映出字意本身,對於外國人來說,容易覺得中文聽起來都很像,因此...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在外商公司、或國際貿易的本國企業,確實為了溝通、好記憶,經常使用外文名作為稱呼。有時即便辦公室沒有外籍同仁時,但職位的業務、屬性,必須經常跟外國人做接觸、開會、幫忙同事傳達訊息等,使用外文名的必要性也極高。

除了上述功能性目的外,為何職場上愛用英文名,必須先談談英文名字與中文名字屬性的差異。名字一開始的功能是辨識、區分自己與別人,隨著社會變化,組織發展越來越龐大與複雜,名字本身也乘載了許多文化意涵與社會意義。中文的「名」多數是以兩個字為組合,且同樣的組合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例如:對小孩的期許、重視的價值美德等,像是我的名字「麗芳」,有可能代表著好記、輩份,當然也可以解讀為美麗、芬芳。相較之下,英文名字是運用字母為組成條件,偶爾會使用現成的單字,但大多時候其實組合是沒有其他語意的,只單純被運用在名字上。且有些名字的淵源可能起源於歷史、神話、宗教等,最常見的是以聖經裡的代表人物為命名,在使用上或解讀上的用法很穩定。從文化比較來說...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若從華人文化的角度來分析,隨著產業的演進,過去傳統製造業到現今的服務零售,除了一條龍的生產作業,更多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為何台灣人不直接使用中文名的英譯互稱,卻習慣取第二外文名? 2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受到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台灣對於歐美文化的接受度是愈來愈高,英文成了第一必要的外語,可能勝過本土母語的重要性,要能夠與國際接軌,有英文名變成必要的。這些英文名可能從小學英文就起的,所以都會取真的外國人名字,就像小名一樣。從小就這樣叫,自然上班後也是這樣自我介紹。如果把中文名英譯反而有點拗口,叫得不是很順,所以取英文名就像是以前「李白字太白」一樣的意思,成為個人的小名。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直接取英文名或者使用中文名字的英文拼音,這要看個人選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所謂的社會認定(Social identity)。當我們想要快速融入對方群體時,英文名的使用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或想保有自己歸屬群體特徵時,可能會選擇使用中文名字做自我介紹。尤其隨著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周遊世界不同文化的國家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開始普遍,受到全球化思想的影響下,在某些情境當中,並不會想特別強調自己歸屬群組的 Self-identity,反而是想凸顯國際化的「融合」。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同為亞洲國家,日本及韓國人傾向直接使用原文名的羅馬拼音或音譯,這是基於何種的文化差異?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我認為這跟民族性很有關係,相較於日本與韓國,台灣人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較高,相對比較隨和,比較能接受第二外文名。或許台灣人對文化的認同度相對是比較低,日本與韓國都認為自己是優越的國家,受到這種民族性的趨使下,即使要用英文名,也還是用直譯的本國名,有沒有丟棄自己國家的意味存在。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普遍來說日本及韓國確實不太使用英文名,尤其日本經常會使用日文的原名,日本人重視本國的文化大於外國文化,如他們在各領域都非常在乎「品質」,也就是所謂的「職人精神」,因此常會為自己設下標準,但以台灣來說,大部分的事物都是以向外學習為取向,再者日本人的民族意識相對強烈,因此偏好使用原文拼音。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一個可能牽涉到語言的書寫和讀音,日文和韓文的文字與詞書寫是字的組合與拼音,較容易透過羅馬拼音直接音譯成一個他們好發音的英文名字。相形之下,中文字複雜,台灣搭配注音符號系統來讀音,直接音譯後的英文名字發音可能和中文發音有出入。

另外,台灣、韓國、日本都是集體主義文化的社會,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台灣職場上的平權狀態,尤其是性別平等,如:女性就業率、性別角色態度等,都高於日韓的數據,但台灣的資料顯示也保留對家庭性別角色的基本傳統態度。或許,台灣相對文化包容性較高、較有彈性,這也反映在我們願意取英文名字的現象上。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對企業來說,使用英文名字,會對職員之間、或職員與公司之間,有任何實質益處或壞處?能夠彰顯什麼樣的形象? 6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鍾文雄

鍾文雄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一般亞洲國家在職場上非常重視職位的抬頭,如在面對董事長時,我們不會直呼其名號,會以「X董」為取代。但以英文來說,並不會加上頭銜,相對給予同事之間較親民的感受,也會拉近上下屬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使用英文名也有助於企業提升國際化形象。舉例來說,過去我曾任社團法人中華人資管理協會理事長,在職務期間必須地參與例行性國際會議,當時我也是使用英文名字作為我的稱謂,為的是方便其他不熟悉中文的與會者,在看不懂中文也聽不懂拼音的情況下,避免發音問題且能夠更簡潔的稱呼我。在工作上,我所遇過的外國人,其實...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應該是利大於弊,或許有人認為用英文名稱呼好像很祟洋媚外,明明我就是台灣人為何不能直接自己的中文名,而是要用英文名稱呼自己與他人?但其實想想看,透過 Alan、Sara、Cathy 這樣的稱呼,不覺得好像本來沒這麼熟,但叫久了也熟了,又不會像在叫櫻美、品瑜這樣過於裝熟的不適感。而且很有趣的是,如果上司只叫你的名時,難道不會有「我跟你有這麼熟嗎?」的感覺嗎?可能還會有「只叫我的名是不是有什麼事要麻煩我」,有種大難臨頭的預感。反之,如果上司與下屬可以互相以英文名稱呼,辦公室內的權力距離感是會降低的,至少會覺得...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我認為使用英文名對於我們剛認識一個人時,是很方便、也容易記住對方的方式,更是促進彼此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一部份,可以用取英文名字的由來,作為話題的開端。在主管與同仁之間,有些企業的文化不希望有「過度從屬關係的氛圍」或「在職權上壁壘分明」,更注重的是彼此的專業度,英文名便能帶來這樣的效果。

但企業在使用英文名時也必須注意幾個點,若英文名的雷同性過高時,需要做出協調,以免適得其反造成更混亂的局面,且我們身為非英語母語者,對於取名的眉角時常無法精確拿捏,因此針對需要對外溝通職位的同仁,不應該使用一些英語母語者並不會使用的名字,避免影響公司的專業度。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姜定宇

姜定宇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如果是短暫的商業行為,一個好記、易讀的名字,當然會促進溝通的和諧度,但若在商業行為之外的情況時,由於每個人的中文名字都有其獨特的涵意,也代表著我們對自己的認定和呈現,與非中文母語者的認識過程中,應該會更好奇我們中文名字的意涵,畢竟我們身處亞洲,使用英文名介紹自己可能會反而會增加彼此距離,這時如果外國友人能夠記得並稱呼中文名,便能夠增進彼此的關係。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鍾文雄

鍾文雄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也相當習慣台灣人有屬於自己的英文名字,反而是使用中文音譯的拼音名時,與外國人的互動會減少,或是比較不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在職場上真的有互稱外文名字的需求性以及必要性嗎?使用英文的情況多用於什麼產業? 5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鍾文雄

鍾文雄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我認為必要性是一定有的,特別是與國際有接軌的職位或者企業,且在台灣取英文名更是司空見慣的現況,舉例來說我們經常能在建立會員資料、求職履歷、銀行開戶時看到,除了填寫中文名字外,英文姓名的欄位也是非常常見的,英文名字在很多地方已與我們的生活做連結。雖然一般公司並不會規定職員必須以英文名互稱,但主要還是得看企業文化,如外商、資訊業、科技業等領域,在技術指令或者接收信件往來,需要常用到英文時,通常公司內部都會習慣使用英文名字;若是傳統製造業,鋼鐵、紡織、塑膠等等,在職場上使用英文的機會較少時,取外文名的必要性及比例也會比較低,但也要看隸屬部門,在國際業務、貿易、採購與研發部門的員工,我想英文名字的使用是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我認為這要看是在什麼產業裡,還有部門別有關。相較之下,科技業,特別是必須要國外廠商接觸的產業,英文名是一定要用的。試想想,如果在與國外廠商代表接洽時,還是使用中文或是中文譯名,可能會讓國外廠商認為這家公司的國際化程度不夠,可能產生預期的溝通障礙,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合作。而不同的部門別使用英文名的必要性也會有差別,必須對外接洽的行銷,或是吸收外來資訊的研發,使用英文名的必要性應該會高過內部的製造。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以團隊運作的整體角度來看,為了讓彼此更能夠融入組織、提升團隊共識,英文名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前提是公司必須有一定的基礎,以及運作的制度才能夠相輔相成發揮作用,否則當關係拿捏不佳、太親近時,反而會失去了從屬之間那條隱形的界線。再者,我認為職場上英文名字,以及中文名字能夠並行使用,根據溝通對象的年齡、觀念來決定用哪個名字來介紹自己,面對長輩時或許還是使用職稱抬頭較貼切,反之,用英文名字與新世代的工作者交流時,更能夠貼近彼此的距離。是否使用外文名字的需求,主要還是得根據產業的特性,如...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我覺得在職場上其實沒有非怎麼樣或不怎麼樣,主要還是看企業想形塑的文化是什麼,英文名確實夠替企業營造創新、國際化,不那麼窠臼的形象,或許有些外國人會好奇,為何我們不直接使用自己的姓名拼音即可,不必迎合西方世界,應該保有自己的獨立性,但其實取名字的動機也並非如此嚴肅的討論,若從我們的角度去理解,其實只是想與對方文化更靠近的一種友善行為。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唐美娟

唐美娟

聯聖集團 總經理

行銷廣告、服務零售、電商、新創科技等,尤其後兩者多為新一代的工作者,在就學環境的養成中,接觸國外資訊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隨著中文市場的發展越來越蓬勃,未來它國是否也有可能取中文名?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黃櫻美

黃櫻美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這是有可能的,畢竟要跟中國或台灣做生意,學中文是基本的要求。不過這可能還需要一小段時間,畢竟要讓「全世界都說中國話」可能還是要先克服中文學習上的困難。相較於英文的 26 個字母,中文字的字形組成可是難上千百倍,就算只是取個兩個字的中文名,也可能要更多時間去解釋名字。像我兒子的名字是「品棆」,取了一個很少用的「棆」,每次在介紹他的名字,都必須要說明是「車輪的輪去掉車再加木,是木頭的侖」,解釋的有點辛苦。倒不如直接叫 Alan 來的更為順口。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姜定宇

姜定宇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這是有可能的趨勢,若想快速融入一個團體時,當然會以讓對方理解及認同為重要考量,如許多在台外交官或者藝人,其實都會取中文名,方便在台灣的生活,但這也並不帶有強制性,因此就是隨個人喜好,也並不是說取外文名就必須牽扯身份認同或者民族自尊心,這樣的連結似乎有點過於嚴肅,取外文名字的起源其實就單純是個表示友善的行為。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麗芳

周麗芳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我覺得為了溝通順暢、或是表示和諧或融入,外國人取中文名字是相當有可能的發展,如許多外籍學生來台時也會取中文名。此外,如同上述提到中文名字的特性--不同中文字的組合,每個字或詞都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意涵。因此,將英文(外文)名字取相同發音的中文字、或完全取不同發音的中文名字,都可以對應出很具個人代表意義的中文名字,這也反應中文博大精深之處。以一些外國人在台灣 Youtuber 來說,酷,法國人,引字其英文名子 Ku;莫彩曦,美國人,英文名字是 Hailey Jane Richards,從中可看出取了一個優雅的中文名字。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Super、Asia、Pacific」可能是他們的英文名字

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Super、Asia、Pacific」可能是他們的英文名字

對於重字義的中國人來說,取英文名字一直是他們彌合語言和文化鴻溝的一種方式,而華人又是如何取英文名的呢...

紐約時報

中國人如何為自己取西方名字?

中國人如何為自己取西方名字?

當英語學習者用自己的外語能力,與傳統命名的習慣結合起來時,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組合...

sixthtone

如果外國人問你「台灣人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你可以這樣說...

如果外國人問你「台灣人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你可以這樣說...

有些人初見面時,說自己叫 Mike 或是 Yvonne,但一問中文名時,卻是士弘或是雅惠之類,和英文/外文名完全無關的台灣漢名。為什麼他們選擇用英文/外文名來介紹自己?

關鍵評論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