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 <%:data.title%>

專題Features <%:data.title%>

<%:~nl2br(data.summary)%>

<%:data.subtitle%>

<%:data.subtitle%>

#<%:prop.issue%>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prop.title%>
<%for prop.kols start=0 end=3 %>
<%:realname%>
<%/for %> <%for prop.kols start=3 %>
+ <%:#index+2%>
<%/for %>
<%if prop.column_id != 0 %> <%/if%> <%if prop.topic_id != 0 %> <%/if%>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提早退休不是夢,「FIRE 族」掀起新生活潮流

ISSUE #056

提早退休不是夢,「FIRE 族」掀起新生活潮流

Aug 02, 2022

你想幾歲退休?在國外,有一群「FIRE 族」,藉由簡單生活、投資理財、存款達到財務自由,不需等到 65 歲才能退休,及早自在追求嚮往的生活。這群人如何做到財務自由?FIRE 運動是值得仿效的新生活模式嗎?

#財務自由退休比較快樂嗎 #減少物慾找到生命意義 #理財投資用錢賺錢是趨勢

陳信如

陳信如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Image credit - Unsplash

questionquestion

此次與談人

陳易甫

陳易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宇翔

陳宇翔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發生什麼事?

「FIRE」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的縮寫,始於 1992 年出版的書《Your Money or Your Life》,兩位作者 Vicki Robin 和 Joe Dominguez 主張簡單生活和財務自由,不要將年輕健康的時光都用在工作賺錢上。(Playing With Fire

  • 雖然此概念起得早,但直到 2018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講述如何在 30 多歲就能退休,才引起大眾關注,開始出現各樣書籍和網路資源介紹 FIRE 生活模式。(Business News Daily
  • 在知名加拿大部落客錢鬍子先生(Mr. Money Moustache)的推廣下,FIRE 運動達到高峰。他在 30 歲時以軟體工程師的身份退休,隨即利用部落格推廣 FIRE 哲學,教人如何投資、儲蓄、理財,以及分享遠離消費主義的哲學部落格有三億次瀏覽量。(Financial Times
  • FIRE 可分成三種生活模式:(Forbes
    • Fat FIRE(舒服版): 在不改變目前的生活模式下過退休生活,通常需要最積極的投資及儲蓄策略,也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 Lean FIRE(精實版): 願意過極簡退休生活,維持個人生存的目標大概是每年 25,000 美元。
    • Barista FIRE(折衷版): 介於上述兩者間,在退休後保持簡約的生活模式,但還是會兼差從事自由職業或收入較低的夢想職業。
  • 從心態上來看,FIRE 族有兩類,一類是在退休後追求個人志趣,對生活品質的重視大於工作價值的追求 ; 另一類強調簡單生活,不被物慾的金錢觀綁架,會先釐清生命中重要的事物,此則可見自我覺察的提升。(詳見文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易甫、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Shumeng 訪談)
  • 要達到 FIRE,無非是透過「增加收入」或「減少支出」兩種方式,意味著多少會「犧牲現在、期待未來」,因此須先對 FIRE 的生活模式有一定的認知再做規劃。(詳見文末 FIRE 實踐者賴仕涵訪談)
    • 台灣人 Winnie 和美籍老公在 30 多歲即達到財富自由而退休,開始環遊世界。同時透過 FIRE 原則投資理財,並盡可能節省生活開銷,達到他們想要的退休生活。(Forbes


財務自由等於提早退休嗎?

  • 不少人受到「退休後就不用工作」吸引,但其實退休和工作並非二擇一,即使退休後依然要定期做些需要動腦、有輕微壓力的「類工作」,不然有可能因無聊發慌,最後導致焦慮或憂慮的狀況。(詳見文末 FIRE 實踐者賴仕涵訪談)
  • 財務自由並非跟提早退休劃上等號,多數達到 FIRE 的人,依然會繼續他們熱愛的工作,畢竟工作帶給人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而 FIRE 族的核心是在於「提早財務自由」上,並非在於退休。(詳見文末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Shumeng 訪談)


未來會如何?

  • FIRE 運動若是普及化,可能會造成社會中勞動供給的減少,而在台灣已有少子化的現象下,勞動市場可能造成衝擊,政府亦將擬定相關政策。(詳見文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宇翔訪談)
  • 生命傳統的歷程將受到改變,不再是線性的「訓練 - 工作 - 休閒」,FIRE 族退休後可能會重回教育並追尋第二個職涯,讓發展順序有「回流」的現象。(詳見文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易甫訪談)
  • 對於投身 FIRE 運動的人,因為很瞭解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反而工作時能全力以赴,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價值,無形中促進 GDP 的成長,對社會整體來說並非全是負面的。(詳見文末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Shumeng 訪談)

為什麼 FIRE 族會興起?此風潮對於社會有什麼影響?請看《旭時報》與 FIRE 實踐者與學者的深度對談。

什麼是 FIRE 運動?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指的是存有足夠積蓄,不需工作即能支付生活開銷的經濟狀態。通常會用 4%法則來評估,將年支出除以 4%,得到的金額就是退休前應存款應準備好的數字。

達到他們想要的退休生活。

深度對談

question
為什麼會想要成為 FIRE 族?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第一個是內在個性使然,從有記憶以來物慾就偏低,喜愛閱讀、思考更甚於甚於消費、享樂。更重要的是,出社會以後很快就發現自己除了「不懂得賺錢」,更不喜歡為了賺錢而「犧牲」人生其他方面的風景,因此開始過起 FIRE 生活。

第二個是...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我的人生蠻妙的,今年 40 歲,人生一直在不斷的自我探索。25 歲前我探索了大概 20 個工作,電機科畢業很不想當工程師,就先去考空姐,試了一、兩年空姐沒考上,就乖乖地先去南軟當工程師,當了工程師後發現,自己很不喜歡在固定的位置上做固定的事,所以就一直嘗試新工作,只要任何跟賺錢有關的我都盡可能去試看看,像是業務、傳直銷、電訪、櫃台、秘書、服務業 . . . 。後來有機緣接觸到大師課程學到,如果你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做自己很熱愛的事情,這件事就算你不賺錢也會很開心。

於是...

question
可以稍微講解 FIRE 運動的相關原則嗎?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初估錢鬍子先生推廣 FIRE 運動已經十七年了,看起來是個很可行的模式,照他計算的 4% 法則模式,透過自己的資產去產生投資的現金流,投資理財的部分是被動投資,只要選定買有經濟成長國家的大盤 ETF,累積到 25 倍的年花費,也就是 FU MONEY(退休金),你就達到初步的 FIRE,再來透過 72 法則的複利效應累積你的資產。之後你只要每年花費少於 4%,其他的錢還是在股票市場裡滾,你的錢只會越滾越多,就像巴菲特爺爺一樣的賺錢模式,這才是真正的被動收入。

question
為什麼會想用部落格分享 FIRE 運動?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我知道 FIRE 運動後,第一個跟我妹妹分享,她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以前很愛花錢,工作非常很忙,六日也要加班的那種,但她這樣的工作態度竟然沒有年收百萬,這讓我意識到,現在年收百萬對一般人是有挑戰的。所以,就跟她分享我的失敗經驗和 FIRE 運動,她大概兩年時間就存股百萬,下一步是往年收百萬邁進。

FIRE 運動是你只要有心,願意照著做,慢慢改變用錢的方式,你就有機會達到,而且成功機率比創業高很多。所以我開始邊做邊分享,透過部落格來集結已經對 FIRE 有興趣的人來交流和一起學習。

通常有錢人有...

question
您認為 FIRE 族的出現,反映出年輕世代什麼樣的價值觀?
陳易甫

陳易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在價值觀上,應該說,FIRE 運動的支持者持的是重視個人生活(品質)的價值。這樣的價值大於重視工作成就的價值。由於倡議 FIRE 運動者中也有不同的族群,例如強調退休並從事個人志趣的族群,就比較適合從前面這樣的價值觀來解釋。若是放在強調簡單生活的族群,那前述的價值觀就不一定適合。

不過...

question
以心理學的角度,你是如何看 FIRE 族的興起?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有越來越多人將生活重心從追求外在、物質,轉變至內在、心靈。憂的則是,也有越來越多人用錯誤的方式理解、實行 FIRE,因而對心理健康帶來反效果。

就以常見追求 FIRE 的兩大族群為例:遠離痛苦、追求快樂,其實兩者並非同一件事,也絕不能劃上等號!

前者是...

question
上一個世代和新世代,對於「工作」的概念有什麼差別?
陳易甫

陳易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新世代對於「工作」更追求意義感,而非單純薪資報酬,這可以從兩個向來共同理解這件事。一方面,社會學研究已經指出,現在台灣年輕世代的起薪高於上一個時代,但成長卻是相對停滯,這表示你未來工作多年後薪資和現在薪資差距不是這麼大,因此經濟報酬以外的「意義」或其他動力,也會高度影響你對於這份工作的投入程度。這反映台灣經濟體成熟與穩定化,但也表示不太可能會有過去快速經濟發展時期可能的個人所得爆發性成長。

另一方面...

question
FIRE 族是如何定位工作在他們生命中的角色?單純賺錢亦或追求自我實現?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工作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因為它往往是諸多內、外在因素綜合而來,很難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能兼顧賺錢與自我實現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因此千萬不要把這樣的「幸運」視為「必然」,更不應該把這樣的「特例」當作「常態」。

然而倒也無須太過悲觀,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從剛進社會的「養家活口」,透過符合 FIRE 原則的生活方式,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以後,逐步轉移(增加比重)到「追求自我」。

就以我為例...

question
財務自由等於提早退休嗎?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財務自由基本上是每個月的花費,你有可控制的現金流可以 cover,錢這塊你不用擔心,FIRE 族只要存到一筆 FU MONEY(退休金),基本上不用擔心生活費。

提早退休的話,要看你對於退休的定義,如果以傳統觀念來看退休是 65 歲,但你會發現已經 FIRE 的人,還是會有工作的。我認為工作很重要,它會帶給人成就感跟滿足感,這是任何事情都無法取代的。

以我來說,我現在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在這樣情況下...

question
對於當 FIRE 族有憧憬的人,您認為在價值觀上有什麼需要做改變的?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第一個重要提醒就是潑冷水:FIRE 絕對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以達成 FIRE 的兩種常見生活方式為例,第一個是增加收入,此項要不是靠更長的工作時間、更大的工作壓力,通常是工作型態有辦法「以肝換錢」者,要不就是靠高風險投資「賭一把」,屬於所從事的工作無法快速累積財富者。前者不但會降低當下的生活滿意度,當然對身心健康也絕非好事;後者則會提高經濟不穩定性,帶來心理壓力。

第二個是...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我自己有一套 「FIRE 111 法則」,可以在我的部落格看到,是由三個圈圈組成的,第一個是自我溝通、第二個是金錢溝通、第三個是投資理財,圈圈合成你才會 FIRE,每一個缺一不可。

自我溝通是最重要的,有看過有的有錢人真的窮得只剩下錢,家庭關係很不好,跟自己的關係也很不好。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如果你跟你自己的關係非常好,你的整個磁場就會好 ; 如果你跟自己關係不好,你看任何東西都不順眼。

再來是...

question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 FIRE 族?
賴仕涵

賴仕涵

自由作家/FIRE 實踐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找機會「嘗試」各種可能性,瞭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想過的人生又是甚麼,也才知道 FIRE 是否「適合」自己。這又是另一門大課題了。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就我的觀察,能成功達成 FIRE 的人,都是對自己人生目標很清楚,也很清楚金錢對他人生的意義,還有生命對他的重要性,通常還會帶一點創業的特質,想要掌握自己人生。

所以,大部分都是比較有想法跟主見的人。不然,普通人都覺得我 65 歲再退休就好,為什麼要趕在十年內?有些人甚至在五年、三年內就達成 FIRE ,那背後一定是有想要達成的事情,或是有什麼刻苦銘心的原因。

對於年輕世代...

question
FIRE 族退休年齡的提前,可能對社會風氣造成什麼影響?
陳易甫

陳易甫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如上面所述,對工作所具有的意義的改變,會帶動一股「工作不等於生活」的風氣,對於工作所具有的意義產生觀念上的轉變。另外,提早進入「退休」階段的情況,也讓傳統生命歷程「訓練 - 工作 - 休閒」的三階段的時程提早,甚至於順序作了改變

也就是,傳統上個人的發展是從完成教育(約 20 多歲)、全職工作(約 20 多歲到 60 多歲)到退休享福(60 多歲以後)的線性發展,在 FIRE 族身上這樣的發展除了在年齡上提前外,FIRE 族退休之後有可能重回教育及追尋第二個職涯等,讓原本的發展順序產生「回流」的現象。如此,人何時該做什麼事情,這樣的界線在未來的社會中愈變的模糊。

question
FIRE 族會帶來什麼樣經濟上的變化嗎?
陳宇翔

陳宇翔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倘若 FIRE 族真的在社會流行,對經濟的一個影響可能會是在勞動市場。目前台灣少子化的影響,已經從幼兒園、中小學、高等教育,向上延伸到勞動市場。少子化產生的勞動力供給減少,已經在近年的企業員工招募中開始發酵,也成為政府需要擬定對策的問題。

雖然部分 FIRE 的主張不是完全脫離工作,而是財富自由後可以只做「喜歡的工作」,但是對於勞動市場的可預期衝擊應該還是存在的。尤其台灣和其他同樣面臨少子化勞動力減少國家,提出應對政策中常有推動高齡再就業重返職場,以彌補就業市場勞動力缺失,這和 FIRE 的「提早退休」的核心主張剛好背道而馳。

Shumeng

Shumeng

台灣 FIRE 運動 GO. 創辦人

如果每個人都有提早 FIRE 的想法,他的投資理財就會不一樣,之後就不會有人為錢煩惱,不用擔心退休後錢不夠用,你達到 FIRE 後個人經濟穩定,隨之就是家庭經濟穩定,社會經濟自然會慢慢穩定。

另外,通常實踐 FIRE 運動的都是正向積極的人,他們在工作上表現是很積極很認真的,可以幫助公司發展,也願意很勇敢跟老闆提出要求、跟老闆談,這是正向的循環,如果你是老闆,你的員工很積極,你的公司一定會成長,整體上慢慢幫助台灣 GDP 的進步

今天去看錢鬍子先生的部落格,因為他已經發展了十七年,慢慢有看到經濟上的效應,我發現他有一個論壇,論壇有人分享二手買賣,也有線下的讀書會和 FIRE 聚會,有的還有生意上的合作,慢慢有創造經濟上趨勢,他已經影響成千上萬的人了。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