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和現象
經歷超過一年的全球防疫戰,我們仍無暇細數這場疫情至今劃下多少傷痕。然而,我們工作的世界已經永遠改變;工業革命後第一次,數十億人跨時區被迫在家工作,遠距工作模式不會隨著傳染病褪去,而是新常態(new normal)。
- 台灣只經歷不到兩個月的封鎖,也跟著走向這場顛覆漩渦中。微軟2021年全球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指出,66%臺灣員工希望能繼續保有彈性遠距工作的選項,全球比例更高達73%。
- 然而,當全球 66% 企業主管打算重新設計辦公室以推動混合式組織,台灣只有約 52% 企業主有同樣的想法。
- 遠距工作勢必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破壞性創新的壓力,因為,這是一場跨國境、跨時區和跨藍白領的人才爭奪戰;數位 HR 新創的崛起,正在改寫勞動市場遊戲規則。
來勢洶洶的遠距工作趨勢,對台灣來說,是機會也是危機。當知識白領和高階技術藍領都可以透過網路,坐在家裡為遠在幾千哩外、跨任何時區的國外雇主或客戶工作時,誰的創新速度快、誰就能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 運用遠距趨勢取得國際人才,是台灣的絕佳機會;Google前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去年12月在全國科技會議上提出洞見:「少子化問題可以透過遠距工作和數位能力,連結國際人才來面對。」(IThome)
- 簡立峰認為,原生於數位的新創企業,會是台灣在少子化下連結全球人才的先鋒者。顯然,台灣政府的數位新創產業政策思維和腳步,必須加快跟上,否則機會將很快就變成危機。
- 反過來看,若無法跟上這股遠距趨勢,台灣的人才流失危機將更嚴重。國際新創早在疫情前就以遠距模式,在台灣「圈人才」。新加坡獨角獸 Grab 在台灣設立遠端技術團隊;香港的保險新創 OneDegree 在台灣遠端雇用 90 位工程師,佔全公司 65% 工作職缺。
正在發生的事
當知識白領不用入境就能上工、當技術藍領可以透過虛擬實境遠距提供技術諮詢服務,跨境雇用、全球就業的市場供需平衡也就跟著改變。數位化的「名義雇主」服務,正在翻轉HR產業。
- 除了發工作簽證給入境的高階人才外,直接到人才出產國設立分公司建立團隊,是大型歐美跨國企業快速提高人才量能的方法。
- 為了進一步降低海外雇用成本,這些跨國企業逐漸發展出委託「名義雇主」在當地雇用的模式,這些歐美雇主不用成立海外分公司,而由名義雇主公司代為雇用當地員工,執行所有雇用人事程序外,也負擔當地勞動法規責任。
- 歐美跨國雇主雇用人數多,服務費規模夠高,也催生知名專業大型跨國人力資源公司的出現,如 Addecco、ManpowerGroup 等,除了獵人頭外,他們也提供「名義雇主」的一條龍服務。
當成熟的名義雇主服務市場,加上新興的遠距工作趨勢,名義雇主服務的數位創新也隨之而來;這讓小型公司也能以低成本到海外「圈人才」;個人也更容易遠距海外「圈工作」。
- 全球最大名義雇主 Globalization Partners 去年(2020)客戶數較前年成長70%,營業額創新高。預估2021年營業額至少 7.5 億美元;代雇用員工數會是 2019 年的三倍。(AsiaOne)
- 2016年在紐約成立的以色列名義雇主新創 Papaya Global,以 AI 人工智慧技術打造自動化平台,除了媒合人才,還簡化繁瑣的雇用、薪資調整與支付流程,今年(2021)完成估值 10 億美元的 C 輪募資。
- 參與投資的紐約知名科技投資基金 Alkeon 認為,跨國遠距雇用流程分散又複雜,Papaya Global自動化和智慧化的線上雇用模式,有機會在新興的遠距雇用市場佔取優勢。
- 創辦人來自台灣、設立於新加坡的 Slasify 也是這波名義雇主數位新創之一 ,他們同樣感受這股急速成長趨勢,三年內在全球拓展超過150個據點,透過智慧化和自動化挑戰傳統大型HR業者。
值得討論的問題
疫情後,全球遠距工作的普及率快速進展 10 至 15 年,勞動市場正在重新洗牌和定義,名義雇主服務的創新也大爆發。這些數位新創如何改變 HR 行業?台灣要如何在少子化壓力下,趁這股跨國雇用創新趨勢連結海外人才?同時,台灣人才要怎麼遠距爭取海外工作機會?
以下,《旭時報》的深度專家採訪,陪你一起對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