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全球 FinTech 戰局裡,上一個十年保險業幾乎沒有聲音;蔓延全世界的 Covid-19 疫情像閃電一夜驚醒保險業者,做不到無接觸承保、無接觸完成索賠流程的保險公司,全都受了重傷;智慧化創新變成保險業迫切的保命賽。
- InsurTech 保險科技業者因此也進入一輪新的創新競賽,傳統保險科技系統大老尋求系統更新方法的同時,保險科技新創 (InsurTech start-up)也不斷冒出。(KPMG)
- 2020 年全球保險科技市場規模是 27.2 億美元;從 2021 年到 2028 年,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將增長 48.8 %。(Grandview Research)
- 對很多傳統保險公司來說,要跨過 21 世紀這道時代門檻,許多保險技術新創的「碎片式模組化」系統精神,可能是他們在這場速度戰勝出的關鍵。
保險業的數位化轉型腳步比銀行更慢,而且很容易變成一場災難,在台灣最有名的,就是 2019 年南山人壽耗資 101 億的「境界成就」新資訊系統不斷出包,被金管會罰款 3,000 萬元、董事長杜英宗被停職二年的例子。
- 問題就出在,過去 50 年保險業者最引以為傲的資訊系統遺產。
- 保險業其實是最早數位化的行業,1960 年代多數公司就有超大型核心系統;這類系統牽一髮動全身的特性,在上個世紀或許很時髦,但在講究分散式管理、隨時彈性調整的現代反而成了沈重包袱。
- 2016 年,軟體品質測試公司Cast 橫跨 8 個國家對 250 家保險公司進行大規模調查,發現 69 %的保險公司系統仍是陳舊的 Cobol 系統;超過 60 年的複雜程式系統和設備需求,讓保險業難以轉動。(Computer weekly)
- 到了 2020 年,美國保險科技業者 Majesco 再次做了類似調查發現,情況並沒有改變,傳統跨國保險集團還有 45 %~75 %仍使用超大型舊系統。(Majesco research)
21 世紀數據石油世代的創新關鍵字是「分散式」或「碎片化」,隨著雲端和 AI 人工智慧科技快速發展,分散式系統技術亦快速成熟,為傳統保險業業者的轉型打開曙光,老舊大型核心系統得以低痛、低風險銜接創新 InsurTech 保險科技。
- 和傳統集中式資料系統相反,分散式系統的優點就是高彈性和高容錯性;一台伺服器或者一小部分系統出錯,不會造成其他伺服器或系統的「連鎖反應式」崩潰。
- 透過分散式系統的特性,數位轉型以循序漸進、切割小範圍一次轉換一小部分的作法才能成功。南山人壽慘痛的經驗,正是因為缺乏分散式逐步轉換的概念,用舊的思維在做新的事情,企圖「一次到位」才會導致崩潰性的錯誤。
- 特別是在台灣這種監管嚴格的市場推動數位轉型,保險業更要有效應用創新模式,最好的模式,是逐步導入或新舊系統同步運作。
保險金融新創都怎麼做?
保險科技創新在 Covid-19 疫情肆虐期間,漸形成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尤其歐美地區,保險業務中的各環節裡,都有各自針對不同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法的新創團隊。
- 近兩年亞洲保險科技的重點轉向新產品的快速設計、定價與核保,也因亞洲保險科技起步較晚,所以轉換新的「平台式核心系統」也是業者一大重點工作。(Business Times)
- 2021 年歐洲保險管顧公司 Oxbow Partners 選出 25 個最能協助保險業者加速轉型的保險科技公司,範疇包含銷售獲客、核保定價、營運管理、理賠與詐欺等的支援服務。
- 來自香港的 OneDegree 在香港是家沒有業務員的純網路保險公司,在海外則是協助保險公司建置符合「數據石油開採原則」的平台式核心系統。
- 來自德國 的 Omni:us 利用 AI 人智慧技術取代傳統理賠流程繁複的工人智慧,保險公司不用再被誤會收錢收很快、理賠動作慢。
21 世紀數據石油世代的保險大象們要能華麗的轉身,關鍵是擁有足夠靈活的新思維與平台式系統,並將自己「碎片化」後,參與到整個生態系中,與同業、其他產業業者、及科技新創公司跨界合作,一起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