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事?
追蹤病毒足跡該怎麼做?病毒不選國籍,不分政治體制;因此,對各國——尤其民主體制的政府來說,Covid-19 不僅帶來的公衛問題,也帶來治理難題。
- 病毒透過社交活動傳染。這場全球疫病,與過去歷史上其它疫病的最大差異,在於「人類掌握病毒足跡的科技能力」發生了大躍進。
- 政府要掌握病毒足跡,就要掌握民眾的手機定位。在「防疫的公共利益」和「個人的隱私權益」兩難下,政府「該嚴加控管,封城、查足跡、限制出入」還是「該讓民眾自由決定」,變成一道難解的政治題。
- 疫情下,以色列派出情報單位追蹤確診者、香港讓入境者戴上追蹤環、韓國政府追蹤信用卡紀錄;連歷來以捍衛隱私權聞名的德、法政府,都曾試圖要求 Apple、Google 改寫程式,好讓政府管理民眾社交資料。(經濟學人)
- 看似難解的困境,英國和台灣卻因政治社會上的特殊條件,發展出不同的路徑,為數位民主的公衛監管尺度找出路徑。
英國:永遠對公權力保持質疑
英國《金融時報》一則 20 分鐘的網路情境劇,驚悚傳達民主社會的不安——「為了防止病毒入侵,要犧牲多少自由?」
想像以下情境 :「妳在一個封城的國度,沒有正當理由下出門,將面臨罰款最高 40 萬台幣的罰鍰。有天妳必須離開先生、孩子出門一趟,但不巧,當天是妳所在社區新一波疫情的起始日。警調單位事後找上門,詢問妳『足跡』與『動機』並開罰,且搬出數據來『證明你的罪行』:
- 妳當天出門刻意不帶手機,但警方透過鄰居門上的 Ring( Amazon 旗下能攝影的智慧防盜門鈴)掌握妳的出入時間。
- 妳的電動車定位透露妳赴外縣市,而社交距離 APP 顯示妳花了一小時近距離接觸一名男性。
- 妳與該男性交談時,Apple Watch 紀錄的心跳特別快。且妳出門前已點擊這位男性的 FB 數十次。
- 到家後妳呼叫 Alexa( Amazon 旗下類似 Siri 的語音助理)開啟半小時淋浴,這比妳平常洗澡多了 3 倍的時間。
但其實,妳那天是在疫情下遭家暴,深知已癱瘓的醫院不是最佳去處,於是出門尋求諮商、並存錄證據。妳遂默默收下罰鍰,不敢在家門口說出實情。」—— (改編自《金融時報》劇本)
或許英國社會對政府抱持不信任的傳統,促成政府公衛體系最後推出「NHS Covid-19 APP」,後來也成為各國仿效範本。
- 透過藍芽和 GPS 定位,NHS APP 能追蹤出與確診者有過 15 分鐘以上、兩公尺範圍內的接觸者,並進一步引導使用者前往附近「檢驗站」,接著透過 APP 回傳檢驗結果;但同時,使用者的定位數據並不會傳給政府。至 2021 已累積超過 2 千 5 百萬人次下載。
- 英國社會「極重視個人隱私」、「視民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傳統,讓 NHS 在剛誕生時受到強烈質疑。《經濟學人》認為此作法是「未被醫學驗證的發明」,因「不夠精準、過度精準」都可能造成「攤瘓資源、過度安逸」;再加上 GPS 不準、藍牙穿透車門等干擾因素,恐讓資源浪費在假線索上。
- 在經過一年多驗證後,牛津大學發布研究認為,NHS APP 有效減少至少 20 萬例感染數,平均每多 1 %的下載數,確診數就下降 0.8 %。讓 NHS APP 成為「被醫學驗證的發明」。《 MIT 科技評論》也認同 APP 的防疫獲得科學驗證,具民主社會的使用正當性。
台灣:自己的防疫 APP 自己做
台灣今年 5 月疫情爆發後,有效協助防疫的數位工具,並非政府所創,而是由民間組織 g0v 社群上「討論出來」的服務;在防疫與隱私的兩難上,台灣特殊的公民社會動能,嘗試走出一條新的路。
- 衛福部委託台灣 AI 實驗室開發了「臺灣社交距離 APP」,使用情境和英國的 NHS APP 類似,但在疫情爆發後並沒有發揮顯著「防疫功效」。不過在開放授權碼的架構下 ,今年初 g0v 參與優化「臺灣社交距離 APP」,加上後來推出的「1922 實聯制」成為台灣兩大數位防疫工具。
- 三級警戒後,民眾維持基本生活下,仍然需到店消費,消費足跡成為追蹤病毒足跡、快速阻斷傳染鏈的關鍵。「1922 實聯制」的設計,讓民眾能方便遵守留個資的規範;同時兼顧無需揭露個資的隱私保障。
- 「臺灣社交距離 APP」和「1922 實聯制」由 g0v 的平台,讓民眾線上集思廣益,設計出自己要用的防疫工具,最後再由政府參與外包開發、公布採用。這種「自己來」的文化 ,和公民團體自發性參與的傳統下, 台灣發展出「由下而上公民共治」的第三條路。
疫情後的民主政治挑戰
政府如何運用數位工具治理,存在巨大問題。獨裁國家用科技監控人民不是新聞,然而,疫情是第一次讓民主政府有「大規模追蹤公民」的正當性。在 Covid-19 的例外情境後,這類問題勢必將成為民主政體的挑戰。
- 政府監管的手可以伸多遠?並非民主政府就懂得「適可而止」。德、法都曾要求 Apple 改寫程式碼,以便中央管理手機數據,但 Apple、Google 因隱私規範,堅持使用者可匿名、資訊只儲存在個人裝置,這讓英、法、德等國初期在追蹤足跡遇到難度,也對「矽谷碼農的決定權,比民選政府還大」感到惱怒。(經濟學人)
- 英國的 NHS APP 能推動,有個首要原因是「不依賴科技大廠」,以類似台灣健保的公保資料庫,為 NHS 提供可運作數據基礎。英國政府法律顧問 Andrew Dyson 認為,NHS 後來能被廣泛接受還有個機運上因素:「英國出現一波慘烈的疫情高峰」。(詳見文末《旭時報》深度專訪)
- 長期參與 g0v 的侯宜秀律師解析,台灣最後推出的數位追蹤工具,複製了歐洲「不揭露行蹤,又能知道自己是否接觸過染疫者」的模式,屬於民眾自發性參與,較能平衡「隱私」與「防疫」兩端的需求。(詳見文末《旭時報》深度專訪)
數位的世界誰說了算?
或許「使用數據與否」的決策權不在政府、也不在科技廠,而該回歸人民。「隱私與公衛」的權衡,也不是二選一這麼簡單,而是探討——如何讓法令和監督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