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數位航海時代,世界各地科技巨頭們紛紛出航,與銀行組成聯隊,攻佔新大陸,提供金融商品給自己的鐵粉。
- 在台灣...科技業者與銀行合作,利用營業數據,協助銀行借錢給「典型信用數據」不合格的拒絕放款戶。
- 在美國...電商平台 Amazon 2011 就與美國銀行合作,近年也與高盛洽談,向世界各地賣家推出「邀請制」貸款,即透過數據判斷賣家可信後,發出邀請。2019 在美就提供超過 10 億美元貸款。(CNBC、鉅亨網)
- 在中國...阿里巴巴與京東商城兩大電商,也做貸款。京東集團在 2013 推出京保貝,阿里集團在 2010 推出阿里小貸、更在 2016 跨足金融業,直接成立純網銀的「網商銀行」,推出「網商貸」給賣家。(中國前瞻產業學院)
科技巨頭圖什麼?
對科技巨頭來說,貸款給商家的重點不是利息收入,而是幫助有潛力擴張、但無法借到錢的賣家,獲得資金以擴大生意,隨之平台也賺更多。(CNBC)
- Amazon 從賣家成功賣出商品中抽成,和向賣家收取商品倉儲、包裝、運送的費用。同樣提供信用貸款給商家的 PayPal 和 Square,則是向商家收取每筆交易的手續費。(彭博)
- 科技通勤巨頭 Uber 也與 GoBank 合作,發行簽帳金融卡給司機,但 Uber 並非想涉足金融業,只是想招募更多司機、希望能一天撥款多次,提高司機現金週轉率,但許多司機沒有銀行帳戶,Uber 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The Financial Brand)
除了貸款,「保險」也讓科技巨頭食指大動......
在東南亞,以叫車 APP 起家的 Grab,延伸了餐廳與超市快送,而這些服務都可用 Grab Pay 付款。在東南亞 8 國,Grab 擁有 1.87 億用戶。(商業週刊)
- Grab 的非金融服務早已深入民眾日常,可用大量數據評估信用風險。遂於 2018 成立金融集團 Grab Financial Group。
- 東南亞國家有六成人口,因銀行不願服務,只能尋地下金融。Grab 想提供簡單又負擔得起的金融服務。如 Grab 司機可「逐日投保」醫療險,從每日車資扣除保費;乘客也能在叫車時「一鍵購買」約台幣 6 元的旅平險。(Tech in Asia)
科技巨頭與金融業的關係?
比爾蓋茲在 1994 年就說——金融行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發生在銀行(banking is necessary, but banks are not), 這句話掀起了第一個金融科技漣漪。
- 金融行為的本質是「資料」與「資本」的交易。過去,貸款的資金、條件......這些資本掌握在金融業者手裡;現在,能決定資本去向的數據,逐漸落入科技公司手中。掌握越多資料,就越有主導權,《科技導讀》稱之為「資料吞食金融」。
- 在台灣,科技業跨足金融業還在「學步階段」。近年雖透過修法和監理沙盒,讓科技與金融有交融,但金融環境仍嚴格。但可以肯定的是「數據石油」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 在中國,阿里巴巴除了借錢給賣家,也透過 open API,成為數據供應商,對所有的銀行銷售大量數據;在東南亞, Grab 也計劃將自家的信用評分機制,賣給其它金融機構。(Tech in Asia)
科技巨頭如今集數據與資金於一身,擁有極大主導權,不免令人好奇,下個世代,會與銀行重新找到一個生態平衡的競合關係?還是最終掌握金融大數據、及風險控制秘訣,進而取代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