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發生的事?
Covid-19 疫情推升遠距與數位轉型,「無接觸」商業模式的各種創新工具也因此快速演變,「電動垂直起降機」近期也成為市場焦點;雖然載貨無人機的商用還在掙扎、但載人的空中飛車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在資本市場熱鬧上場。
- 載貨無人機到今天還無法克服安全降落的「最後 2 公尺」瓶頸, Amazon 在英國的 Prime Air 團隊因此陷入縮編裁員苦戰;Google 的 Wing 則是在荒涼的澳洲小鎮洛根市,以收縮繩索裝置在七公尺高處垂降貨物,據說已經成功送貨超過 100,000 次。 (TechOrange)
- 無人機的另一個挑戰,是怎麼樣在空中規劃出「路」和相應的交通秩序,Wing 的繩索策略在澳洲成功,但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都會區仍然難上路;Wing 目前最「積極」的拓點計畫,也侷限在每平方公里 300 人的低密度城市。(數位時代)
- 貨機還沒能安全降落,載人的空中計程車卻已經在資本市場炒得火熱,美國加州「電動垂直升降機 eVTOL 」新創 Joby Aviation 今年(2021)8 月以特殊目的收購(SPAC)方式上市, 一樣在加州的 Archer Aviation、英國的 Vertical Aerospace、德國的 Lilium Air Mobility 也都紛紛以 SPAC 方式掛牌。
- 資本市場的熱衷,可能和各國政府把 eVTOL 視為「戰略性」產業有關;美國國會今年 (2021) 3月在參眾兩院通過法案,要求美國交通部和相關管理機構必須合作確保美國保持領先地位、英國政府在更早就成立公基金贊助研發;台灣交通部也已經成立研究小組(見下方《旭時報》採訪)。(eVTOL)
哪些公司正在開發 eVTOL?
1886 年德國賓士製造第一台商用汽車,20年後,1908年福特T行車問世汽車才開始平民化普及;空中飛車 eVTOL 要幾年時間才能進入普及時代?回顧汽車業在上個世紀帶來的產業革命,航太大廠、新創公司和汽車製造商,都不敢在 eVTOL 的競爭中缺席 。(TNW)
- 最受矚目的加州新創 Joby Aviation 去年才收購 Uber 旗下空中計程車部門,根據 Joby Aviation 官網宣稱,他們預計 2024 年於美國推出載客服務,再向全球全面擴張。(Joby Aviation)
- 德國的 Lilium 在今年與巴西航空公司 Azul 合作形成戰略聯盟,預計在 2025 年在巴西推出載客服務,進軍美洲市場。Lilium 在 9 月時展示最新 eVTOL 試飛影片,利用嵌入式小型風扇來達到運行時噪音降低、飛行距離更遠的效果。(Lilium)
- 傳統航空大廠波音也沒閒著,波音與新創 SparkCognition 合作,透過區塊鏈技術建立 eVTOL 的交通管理系統,彌補現在無人機航空運輸管理空缺,串連政府和 eVTOL 營運商。(COMMERCAIL UAV NEWS)
- 除了航太大廠互相競爭,飛機製造商 Volocopter 完成小型尺寸的旋翼槳無人直升機試飛,並在杜拜進行試飛;汽車製造商本田在 9 月 30 日也公佈其正致力於 2025 年的飛行測試,正式踏足 eVTOL 領域。
政府最積極的新創領域:低地制空權
eVTOL 要成為新一代交通趨勢,面臨著眾多挑戰,即使技術問題全部解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和管理技術沒有跟上,也很難實現;不過,不同於其他產業新創,eVTOL 的成熟意味更小規模掌握低地制空權,因此各國政府態度相對積極。
- eVTOL 的交通管理模式與現有法規完全不同,引入自主駕駛技術後,將不再適用管制員與飛行員交通管制方式,人們在空中交通的角色將從決策者、駕駛員 ... 等逐漸退為後端輔佐、監控以及系統維護者。
- 因此,很多 eVTOL 新創的研發計劃中,都看得到政府身影;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就跟剛上市的 Joby Aviation 合作收集飛行器性能和聲學數據,作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法規和政策的修訂依據。(NASA)
- 美國因各州政府制定規範不同,各州政府有意將一些非人口稠密的農業地區做外包實驗,只要通過 FA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飛安與技術查核,便可由民間建設與代管空域使用以及飛航交通管理授權。(Eve Urban Air Mobility)
- 在東方社會,空域航權更受到各國政府民航局主導監控管理,因此政府態度更高程度決定亞洲國家發展 eVTOL的步調。新加坡 2018 年開始與歐洲航空安全署(EASA)合作,以歐盟的規範來建立新加坡規範,進一步發展新加坡空中交通系統。(eVTOL)
- 台灣交通部成立「無人機產業科技小組」,修訂無人機在交通領域的發展策略與路徑圖,將從以往空中攝影、邊坡檢測,不斷累積經驗與改進,可望在未來推進到物流運送、空中載客的實用化。(交通部運研所)
資本市場對eVTOL過度樂觀?
政府和資本市場都緊盯 eVTOL 發展,看重eVTOL哪些商業價值?距離「空中飛車」的實現,到底還多遠?
- 目前 eVTOL 主要應用於在時效要求高於對成本考量的緊急物資運輸需求上。與直升機相比,eVTOL 採電能驅動,比傳統燃油更安全、噪音更低、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且節能環保;與其他無人機相比,eVTOL 擁有更長航程的飛行能力,應用範圍較廣。(TNW)
- 相較於路面而言,航空是三維空間,與目的地點對點之間距離較近。相對的在時間效益上,未來在航線規劃上也能選擇較短距離,來節省一定程度的時間成本,可帶動整體出行需求的提升。
- 相較於改建現有的公路, eVTOL 更可以有效輔助現今交通堵塞問題。英國新創公司 Vertical Aerospace CEO Cervenka 認為,「eVTOL 可望成為解決全球交通需求的重要樞紐。」(衛報)
- 然而,空中飛車要真的啟航載人,恐怕不如資本市場這麼樂觀;技術面大約還要10年以上才能突破,交通管制面,以現有標準,要過通航驗證,可靠度至少要達到 10 萬分之一的失事率檢測。
這是否又是資本市場一次過度樂觀的募資吹捧?本次《旭時報》專訪邀請三位於了解航太學識與產業面向的專家,包括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研究員-符玉梅、成大無人載具發展中心主任-賴維祥、經緯航太副總-謝岡,來分享對於 eVTOL 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