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科技巨頭能打造出「電玩界的 Netflix 」嗎?

科技巨頭能打造出「電玩界的 Netflix 」嗎?

Oct 05, 2021

在近 10 年前,iTunes、Spotify 普及後,我們漸漸不再買 CD 片、不再下載音樂到隨身聽;在 5 年多前,Netflix 燒進台灣後,我們也漸漸不再租 DVD;那 10 年後,人們會不會也漸漸不再下載遊戲程式、不再瘋搶 PS5?

# 當電動也能串流 # 不用再買電玩光碟 # 不用再下載電玩程式 # 隨點即玩的世界真的會實現嗎

盧以玹

盧以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Unsplash,經《旭時報》編輯合成,未經授權請勿翻印。

questionquestion

此次與談人

Kai Huang

Kai Huang

美國電玩產業
數位行銷經理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發生什麼事?

疫情增加人們關在家打電動的時間,也增加全球電玩產業營收。這兩年,電玩業掀起一陣「串流化的群雄割據戰」。在電玩之前,串流對娛樂展業的影響,從影視業養出超年輕科技巨頭 Netflix 能窺知一二。如今串流趨勢吹向電玩業。

  • 電玩市場商機巨大,全球 78 億人口中 28 億為電玩用戶,佔 35 %人口市場;儘管「雲端串流電動」目前佔比極小,但從 Netflix 崛起的路徑看,串流電玩將在不久的未來,後來居上。(娛樂軟體協會Nasdaq
  • 電玩業產業很早就受網路衝擊,自人手一台手機,手遊便以純軟體 Freemium 形式,大幅侵略「需購買裝置和遊戲片」的主機遊戲市場。手遊市佔逐年上升,傳統主機遊戲面臨轉型挑戰。(Grand View Research
  • 主機遊戲轉向雲端串流,不只是「將遊戲從遊戲 CD 片變成網路載點」,而是如何做到如手遊一般「隨時隨地玩、不用下載就能連線對戰」。
  • 相對影音串流,電玩的串流化,還需串連各地玩家即時反應,技術要求更高;而 5G 建設愈來愈成熟,也是電玩業串流化的訊號。
  • 技術要求含量高,也吸引科技巨頭靠攏,近三年紛紛推出電玩串流服務,如 Google 的 Stadia、Amazon 的 Luna、NVIDIA 的 GeForce Now、微軟的 Xbox Cloud Gaming。

什麼是「主機遊戲」?

依據遊戲的載體,可以簡易將遊戲歸類為:手機遊戲、電腦主機遊戲、以及需器具的主機遊戲(如 Xbox、PlayStation 等)。

通常開發「手機遊戲」所需的成本較低,而開發「電腦、需一台主機的遊戲」成本較高。主機遊戲不僅特效做得精緻,遊戲內的劇情、關卡、畫面...等,都經過精細安排,而做得傑出的作品會被稱為「3A 大作」,其公司的出品,會讓粉絲如期待電影一樣,等待數年。本文所探討「需做串流轉型的遊戲開發商」均指「販賣主機遊戲」的業者,而非在手機上製作「快遊戲」的商家。

主機遊戲


科技巨頭能越過「超級 IP 護城河」?

掌握技術優勢的 Google、Amazon、微軟對串流電玩市場虎視眈眈,準備再攻下一城。然而要在電玩產業立足,並不是技術夠強就可以;另一個更難克服的挑戰是——好的內容故事

  • 和影視製作一樣,主機遊戲商在產品問世前,需投入高昂製作成本、承擔難以預測風險。一款遊戲,需耗費遊戲開發商至少 2 年,養團隊設計故事、角色、視覺...等。故事是否能獲消費者青睞,要在上市才知道,「一戰定生死」後慘賠的案例也不少。
  • 如果一開始就掌握消費者喜歡的好故事、好角色,便能降低失敗風險,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產權)因此成為串流電玩業的成功基本要件。


在上一場「影視串流」的戰役,贏家非具科技優勢的巨頭,是具內容優勢的 Netflix 和 Disney

  • 目前幾間科技大廠的遊戲串流平台,收費在每月 300 台幣上下。理論上,能讓消費者用更少錢,玩更多遊戲;平台商能穩定賺訂閱費;而遊戲開發商能穩定得到授權費,達三贏局面。
  • 然而,平台業者掌握通路,隨時調整訂閱費拆成比例的優勢,可能讓遊戲開發商不願意輕易合作。目前還沒有科技巨頭,能買斷遊戲開發商(如 EA、暴雪、Ubisoft 等)的火紅大作,對遊戲開發商來說,長久租售版權是更有利的模式
  • 目前為止幾乎「贏家全拿」的雲端供應商,能否跨入電玩這個深水區,外界看法不一。


未來的電玩業長什麼樣子呢?

遊戲產業的創新在於串流化,而當前的串流電玩世界,從開發商、平台商、到科技巨頭都還在摸索,是個「戰國時代」,各有競合

  • 當前遊戲產業處於「還沒崛起的 Netflix」時代,串流體驗的畫質解析度、指令反應速度等,比不上玩一台真實機台,要在 CDN 技術更進步、家家有 5G 後,產業才能往串流走。
  • 微軟 Xbox 團隊形容,未來的電玩世界,是讓人能在任何地方玩、和任何朋友一起玩。一個不限地點、不限人數、不論有沒有一台 Xbox 都能隨時加入,一起享受的世界。


電玩界的未來,究竟會是「如 Netflix 一樣大」的平台做寡頭獨佔,還是依舊「群雄割據」,就要看科技巨頭下一步如何做整合資源了。但肯定的是,專心做遊戲的傳統商家,市場將不再被壓縮,盜版遊戲和手機上不精緻的「快遊戲」才會式微。

這次邀請到美國著名遊戲行銷公司 Liquid+Arcade 的前數位行銷經理 Kai Huang、和職業電競冠軍隊伍 TXO 的教練 CK 希克,一起看在產業和賽事的最前線,對未來電玩想像。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會覺得眼前「科技大廠開始做電玩平台」的趨勢,是在「吞噬」傳統電玩業嗎? 2 則對談comments 2y
Kai Huang

Kai Huang

美國電玩產業
數位行銷經理

其實,從「串流遊戲平台」的概念問世開始,這就一直被視作一種遊戲發行商的「新機會」,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在實體光碟片、數位下載遊戲外,全新的一個收入管道,像 Stadia 跟 Luna 上面的遊戲,其實都不是「限定在他們平台」才能玩的,比如 Stadia 上可以看到 SEGA 的一些遊戲,那這些遊戲,其實依舊也能直接去買實體版的。除此之外,這也是一個讓「過氣遊戲復甦、延長壽命」的機會,而就我所知,即便這些老遊戲已經不在熱門排行上,只要能在串流平台上上架,就能拿到一份收入。當然,如果遊戲商能和串流平台簽約,也能得到這些科技廠免費幫他們打廣告;第二是關於「可觸及性」...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在有串流平台後,所有想玩遊戲的消費者,即便是想消彌通勤、出差等零碎時間,帶上手機或平板就可以玩,不用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你在矽谷的朋友中,本來就會玩電玩的人,現在有開始用 Stadia 或 Luna 等平台嗎? 1 則對談comments 2y
Kai Huang

Kai Huang

美國電玩產業
數位行銷經理

目前的確是沒有,我覺得要突然轉到一個新的平台玩的確很難,而用這種 cloud 平台也是有不同的使用情境,比如因為它不用下載,所以在通勤、等車的時時候玩很方便,等等這類的情境。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如果你是遊戲設計師,想到「未來可能要把遊戲上架到 Google 和 Amazon 的平台」,而不是自己經營自己的遊戲,會感到擔憂嗎? 1 則對談comments 2y
Kai Huang

Kai Huang

美國電玩產業
數位行銷經理

是我的話會滿開心可以把自己的遊戲上架到雲端平台上的,因為隨著遊戲發佈後,時間過越久,可能遊戲聲量會越小,越難得到營收,如果是綁在一個串流平台上,可能還會被訂閱戶翻出來玩。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熱愛打遊戲的人,甚至熱情到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以此為職業的,私底下還會想玩別款遊戲嗎?假使會的話,也會對「像 Netflix 一樣的遊戲平台」這種未來想像有興趣嗎? 1 則對談comments 2y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私底下也會打電動,這是一定會的。休假的時候也不會完全不想看到電動,因為放假時沒有壓力,面對電玩心境也不一樣。畢竟我們都是對這塊領域有熱情才聚集在這裡,沒有熱情早就退役了。

當然也肯定會對這種未來想像有興趣!這就像在問一個愛看電影的人,如果有一家平台有所有的「好電影」會不會想去訂閱這種平台的會員來用?那當然會想的!但回到根本就是要看,這個平台到底多大?內容到底做得如何?這才是我們愛好遊戲的人,真正想知道的,我們不會去拒絕新的平台,只會看「遊戲到底做得如何」,因為內容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很多愛電玩的人跟你一樣,偏愛「多人電腦遊戲」,如《傳說對決》等,那你們過往會對「單人電腦遊戲」有興趣嗎?如曾火紅的《仙劍奇俠傳》等單機遊戲? 1 則對談comments 2y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有!像台灣的「雙劍」——《仙劍奇俠傳》、《軒轅劍》都有玩。我從小時候玩的《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到後來有《魔獸世界》、《FIFA》、《楓之谷》、《天堂》......等,那些多人的遊戲紅進台灣,我也都有玩過。

我自己覺得,真正愛玩遊戲的人,只要好玩,都會想去嘗試。雖然肯定有比較偏愛的,但我們不會去排斥其它類型的遊戲,主要是看遊戲的內容、劇情、畫質、玩法來決定喜好。舉例來說,最近我們家 TXO 選手就有在玩最新的《魔物獵人》,也會很享受自己沈浸在遊戲裡的氛圍,那這就跟他享受跟朋友一起玩的情境不一樣。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偏好玩「主機」(如 Xbox、PlayStation)的受眾,會不會很少會橫跨到「多人連線」的電玩呢? 1 則對談comments 2y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我覺得這很看玩家性格。而且我自己的觀察是,發現台灣、韓國比較多人喜歡競技類型的遊戲,就是打遊戲一定要拼一個輸贏的,但日本那邊,可能就比較多是喜歡「自己玩起來開心」的,像《神魔之塔》等,收藏卡牌、轉蛋等「蒐集類」的遊戲。當然也有不受限、都愛玩的,但總體而言,我覺得關鍵比較是看玩家的性格。

如果談到的是,以我們「靠遊戲為生」的人,尤其我過往是遊戲業出身的,那就不能把自己限縮在「只想玩某一類」的遊戲,因為要去了解遊戲產業的全面。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你們產業內的人,也都在 Steam 上買遊戲嗎?還是專業人士會傾向買實體的呢? 1 則對談comments 2y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PC 遊戲最大的平台是 Steam(手遊的話就是 iOS 跟 Android),任何遊戲類型在 Steam 上面都有賣,像這類平台,已經算是在幫助所謂的「獨立遊戲」,但也像是壟斷了所有手遊之外的遊戲,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了,連有自家平台的 PS4,也有把一些遊戲放上 Steam 去賣。現在通路大多都已經走向網路、線上化了,很少有人在買實體的,除非是有在蒐集的人。

通常我們大部分都是在 Steam 上面買東西,因為大部分的主機遊戲,都也可以到線上商城上去買。而且 Steam 也可以試玩,下載後,開始玩的兩小時內不喜歡,可以無條件退款,比起跑出門買、帶回家玩小心拆封、退貨時帶發票、信用卡到現場......等,這樣線上買,對玩家更方便。會想實體的時候,主要是因為它可能有附贈品、周邊、等有收藏價值的東西,我們才會去買。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如果像 Steam 這種線上平台,以後變成像 Netflix 一樣「訂閱制」,會對你們有吸引力嗎? 3 則對談comments 2y
希克 CK

希克 CK

職業電競
TXO 戰隊教練

在我看來,要做到像 Netflix 這樣的訂閱制,在商業模式上難度很高、非常高。首先,要是很「大咖」的角色來做,因為不只是要整合到很多的資源,最後還要有能力像 Netflix 一樣能自己產製內容,但目前 Steam 是「半自動式的」,就是遊戲商做好後,送審、上架等流程,都是遊戲商要自己主動申請,不像 Netflix 是去買已經拍好的片子的版權,或自己請團隊去拍攝後放上去。所以要這樣經營,對人力等各方面都是考驗。第二,要看收費的部分...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跟 Netflix 一樣,每個月付個四、五百塊,就可以想玩什麼就玩什麼,那這種公司一定會倒,因為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雲端計算將如何改變遊戲世界?

雲端計算將如何改變遊戲世界?

當「隨處」、「隨地」成為影音娛樂的主流,電玩的世界也會跟上這股旋風嗎?

Nasdaq

以「人」為中心的遊戲時代

以「人」為中心的遊戲時代

微軟要把 Xbox 搬到雲端上了嗎?這是否代表未來可以邊搭高鐵、邊打連線遊戲?

微軟

2020 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

2020 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

影片、遊戲等線上串流需求,現在將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勤業眾信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