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2022 年 2 月俄羅斯進軍烏克蘭,歐盟便制定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要讓俄羅斯沒有資源投入戰爭,制裁對象包含俄羅斯政府高層人員、銀行、政黨、軍事與電子企業,並限制能源與軍需品的國際貿易,試圖將俄羅斯隔絕於全球財經體系之外;同時,在人道考量下,制裁範圍並不包含食物、農業、醫藥衛生等層面,亦即不對一般民生產業或醫院等機構制裁、不限制民生用品的進出口。
在這兩年間,歐盟限制俄羅斯在歐盟市場的經濟活動、禁止俄羅斯出售石油和天然氣至歐盟國家、禁止歐盟國家與俄羅斯中央銀行交易,並且將俄羅斯銀行排除在 SWIFT 體系之外。除此之外,也對普丁及俄羅斯國會議員實施針對性制裁,凍結他們在歐盟財產且限制出境,以確保政府高層無法以自己的財產資助軍需。
然而,在上述制裁下,2023 年俄羅斯的總體經濟卻成長了 4.9 % :俄羅斯石油還是銷售得很好、銀行的金流還是沒有什麼阻礙,普丁仍然不缺錢,俄羅斯軍隊仍然可以繼續打烏克蘭。
為什麼在制裁之下,俄羅斯的經濟反而看起來變得更好了?是制裁的方式沒有效果,還是制裁有漏洞,或者,以上皆是?
因為獨裁,普丁可以任意向國內掠奪資源
普丁面對制裁無法持續資助戰爭的壓力,採取的策略是蠶食自己的國家:既然無法由外獲得,那就向自己國內的產值、國內人民的身上奪取。
作為獨裁政體,俄羅斯政府控制國家 70 % 的經濟產值,普丁因此很容易剝削國內經濟產能支付戰爭所需。俄烏戰爭初始,普丁就對俄羅斯國內各種能夠獲得產值的項目以「暴利稅」(windfall tax)為名,加課高額稅金。例如, 2022 年普丁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和其他國有企業徵收總計高達 1.25 萬億盧布的暴利稅(約等於 134 億美金, 4,231 億臺幣),其後還逐月不斷加徵。隨著戰爭拖延、戰費支出不斷增加,普丁乾脆直接要求俄羅斯銀行和個人購買幾乎毫無價值的國債,開始無差別地從國內企業和人民奪取金錢和財產。
普丁掠奪國內經濟產值以支應政府戰爭需求的模式,之所以可行,和俄羅斯的政治體制歷史有關。就體制而言,獨裁政體使得俄羅斯政府有法律和制度空間,向內直接搜括產值。但更重要的是,從歷史層面來看,俄羅斯從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直到現在,大多都是在極權、獨裁下,使得所謂「戰鬥民族」完全不為此「戰鬥」,已經習慣和默許威權獨裁強人的強迫式剝削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