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塑膠可以回收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場騙局,我們都被商人騙了

ISSUE #137

塑膠可以回收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場騙局,我們都被商人騙了

Mar 05, 2024

圖片來源 - Emmanuel Adegboye / EPA-EFE via 達志影像(滿佈塑膠垃圾的垃圾掩埋場)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以石油為原料製造而成的塑膠,一如我們所知,很難自然分解。過去幾十年,石化業者提出回收再利用塑膠的各式方案,各國政府也都提出相應政策。然而,美國氣候完整中心一篇最新的調查報告卻揭示,所謂塑膠可以回收,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場商人的騙局。這是怎麼回事?

2024 年 2 月,美國氣候完整性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Integrity, CCI)發表了一份名為「塑膠回收騙局(The Fraud of Plastic Recycling)」的調查報告,揭露一場世紀大騙局:石油公司與塑膠製造商,這三十餘年來一直都知道,塑膠回收在經濟上或實務上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持續誤導大眾說塑膠可以回收,這使得塑膠垃圾造成的環境危機嚴重加劇。

這場騙局是怎麼被精心打造的?

 

故事的開始:從一次性塑膠到回收活動

在 1950 年代,塑膠製造商為了確保他們的產品市場可以穩定成長,大肆推廣「一次性塑膠」如塑膠購物袋,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當中告訴大眾,塑膠可以直接扔進垃圾掩埋場,或者在焚化爐被燒掉。到了 1980 年代,隨著市政當局開始考慮禁絕塑膠購物袋和其他一次性塑膠產品,這些塑膠製造商就開始推廣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回收。The Guardian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鄧涵云

鄧涵云 / 研究員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