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俄勒岡州今年2月開始,成為美國第一個所有毒品除罪化的州。也就是說,當你身在俄勒岡,身上攜帶海洛因、古柯鹼等毒品,不會被警察逮捕,更不需要進入監獄。
- 會有如此爭議性的結果,是因為俄勒岡在去年(2020)11 月,以超過 58% 選票,通過毒品除罪的公投。等於有 1/3 以上的俄勒岡人決定,不把吸毒者關進監獄。 (Ballotpedia)
-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隨意在街上吸毒。持有海洛因、古柯鹼這類強效毒品的民眾,還是會收到 100 美元的罰款。但若民眾使用政府「康復熱線」,來進行健康評估,就可以免去繳納 100 美元。(The Conversation)
- 在美國其他州,被抓到持有毒品就要入獄 5-7 年以上。但俄勒岡在 2017 年後,州長 Kate Brown 就曾簽訂,將持有毒品視為輕罪,最高僅 1 年監禁或是繳納 6,250 美元罰款 。(FindLaw)
- 撇除文化因素,這讓人不禁想像,俄勒岡人為什麼會認同此事?是否表示,往後俄勒岡的吸毒人口會比現在多呢?
為什麼重要?
會促成公投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每年俄勒岡濫用的藥物量太高,政府花費在毒品起訴、逮捕的成本太過龐大。
- 支持的大多數人口與組織,是曾藥物、毒品成癮的患者與親友,深知治療是對問題最根本的幫助。他們認為,使用毒品藥物應該被視為是一種疾病,而不是犯罪。(NPR)
- 據全美藥物使用調查,近幾年,俄勒岡的止痛藥用量是全美第一,安非他命量第二,古柯鹼、海洛因等毒品使用量都榜上有名。從 2017-2019 年,奧勒岡州在禁毒執法上就花費了 19.5 億美元。(Ballotpedia)
- 吸毒人口太多,而病床太少。公投通過後,俄勒岡州把以往用在禁毒執法的資金,轉移到預防和治療上。希望透過毒品除罪與鼓勵治療,來減少民眾吸毒,並利用「多元化處遇」,讓成癮民眾能更快與社會接軌。(PEW)
- 除罪化並不是沒有罪,只是將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劃分出來。僅有攜帶 1-2 克海洛因等強效毒品的人,才能進入醫療系統、免於罪責,希望透過此舉,將使用者與販毒者區分,進而降低成癮人數。
未來將如何?
儘管實施法案至今約 9 個月,每月涉毒的犯罪率看似下降,但俄勒岡此舉的成敗,仍然是場開創性的大規模社會實驗。
- 受到俄勒岡影響,緬因、麻省、佛蒙特等州的議員,今年也陸續提出毒品除罪的法案,參議員更提出美國國會相關除罪草案。(POLICE1)
- 至今,仍然有許多反對者擔心,有更多青少年因此嘗試毒品。預防青少年吸毒的議題,還需要學校、政府宣導與配合。
- 不僅是青少年,「毒品旅遊」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俄勒岡有可能成為 1980 年代的剛開放毒品合法化的瑞士。(The Conversation 、 Culture trip)
葡萄牙、瑞士等已開放毒品合法化的國家,歷經二十多年,才取得各層面的認可。俄勒岡的公投法案打響號角,但要證明哪一方才是正確的,需要經過社會長期磨合與考驗。毒品除罪,與醫療有什麼關聯?對社會又帶來什麼影響?請看《旭時報》訪談多方專家,為讀者們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