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Covid-19 讓人們加倍重視企業「如何營運」——哪間公司不顧勞工安危?哪個產業供應斷鍊?哪些社區需與業界一起轉型?這些事件再再突顯 ESG 的重要性。(CNBC)
- 今年初,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重返巴黎氣候協定、訂下 2050 零碳排目標、更以 2 兆美元投資綠能產業。全球永續相關市場連帶上揚。(金融時報)
- ESG 已從歐美蔓延至亞洲,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到台灣都在浪潮下。未來,ESG 不只是企業「有做更好」,而會成為一種必需。(詳見文末晨星訪談)
- 上個月,不缺錢的台積電向銀行簽署「永續連結貸款」,貸下 800 億台幣。這無疑是在「順應國際供應鏈」的做 ESG 時,省下未來聯準會升息的金額,且達到完美廣告效益。(經濟日報)
到底 ESG 機構在做什麼?
越多公司需要 ESG 報告,就越多 ESG 評級機構出現,用著不同度衡量,給各公司打分數。從 2009 到 2019,ESG 標準就增加了至少 360 種。
- 眼前常見的標準,通常是歐洲的 GRI 和美國的 SASB,或專門針對氣候計算的 TCFD 及 CDP。為了簡化,世界經濟論壇 2020 在四大事務所背書下,也釋出一套標準,似乎卻沒能真的幫到各產業。(經濟學人)
- ESG 的細部指標怎麼看,其實各家評鑑機構大相逕庭。(詳見文末 RepRisk 訪談)
- 以 Environment 部分舉例,除了評估「使用綠能的比例」,可能還看一間公司使用的電池「產製過程」是否耗過多能。
- 在計算 Social 部分,若遇到科技業,可能會將其數據隱私問題權重調高來評鑑。
- Governance 部分,若針對歐美公司,可能會計算「女性任管理職」比例,但針對亞洲公司,可能較著重「反貪腐管道」的透明度。
- 就連各大 ESG 評鑑機構,也可能對同一間公司,給出天差地別的評分,重點是看報告的人,要避免透過單一報告得出結論。(MIT Sloan)
為什麼這麼多種指標?
很多聲浪都希望 ESG 能像「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一樣有制式標準,但至少還要 5 到 10 年以上才可能實現。(經濟學人)
- ESG 不像查帳都有紙本證據、且能量化——使用童工和產生碳排都是扣 1 分嗎?對上游布商、和下游服飾品牌扣的權重一樣嗎?
- 今年(2021)歐盟有端出一套囊括各議題的詳盡評估指南,目的是告訴大眾「怎樣叫有做 ESG」,但結果各路人馬開始利益遊說。如東歐國家希望「運送天然氣」也算綠能上的進步。(經濟學人)
- ESG 研究與評級的產業,還處於混沌的「戰國時代」,各間機構、各國家、各世界組織同時都在爭搶話語權。
- 「指標」最終會與時俱進,但重點是 ESG 投資者要「勇於提問」。英國投顧公司 Tribe Impact Capital 形容做「影響力投資」就像做調查新聞,要一直剝開外皮,看核心在發生什麼,越想找簡易指標,其實越容易被蒙蔽。
未來會怎麼樣?
在未來,ESG 指標可望成為「多餘的形容詞」,因為大家會期待表現好的企業,本來就該包含良好 ESG 表現。(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 「做 ESG 」的主軸,在當前比較像在規避風險,而非如許多民眾想像的在「建造更好的世界」。因為企業知道,不理會外部成本,總有一天會被各議題反咬,如因不良社區關係、#MeToo 運動、黑人平權議題...等事件,遭抵制、罷工的公司。(金融時報)
- 擁有超過 50 兆美金的 Climate Action 100+ 是知名的永續投資人團體,常要求企業做 ESG,但《經濟學人》依舊指,這價值 50 兆的投資團隊,也沒有為「企業 ESG 數據披露」帶來太大改變。
這次訪問連線到上海、東京、和蘇黎世,與三家全球知名的 ESG 研究機構——晨星旗下的 Sustainalytics、巴克萊銀行高層獨立出來的 Arabesque、和屢登《經濟學人》的 RepRisk,一同揭開 ESG 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