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旅出現三大挑戰
報復性旅遊,看似對觀光產業帶來一線曙光,但若商家抓不住機會,轉機只會成為危機。2019 國旅消費額超過 3,900 億,但當 2020 疫情開始, 消費瞬間跌破 3,500 億。很明顯,台灣人並沒有把「出國度假的時間、金錢」轉移到國內旅遊。(經濟日報)
- 走馬看花的行程,除了帶來稍縱即逝的「短經濟」外,更多的是破壞、喧囂,對地方的永續發展毫無幫助。
- 「網美文化」興起,也讓打卡 PO 文成為旅行不可或缺的部分。「打卡式景點」缺乏與地方深度連結,無法吸引遊客二次回流,一次性的消費,很難真正振興經濟。
- 在政府過度「補助」下,國人追求「便宜又大碗」的心理,難以被導正。低成本的跟團旅行,仍算當前趨勢,民眾真正停留的時間過少,不夠重視文化的價值。(詳見文末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訪談)
旅行…難道不只是打卡?
很多人說,旅行是種「內在革命」,因為當旅行結束,對世界的認識有所不同。能獲得什麼樣的「體驗」,極其重要。
- 15 世紀時,在強權霸爭的殖民時代,各派為擴張領土,不斷周遊列國。「政商聯姻」為目的的旅行居多。
- 現代旅遊的概念,起源於 17 世紀。西、北歐的年輕貴族,帶動了環遊歐洲的風氣 ,目的是為了吸收歷史、藝術和文化遺產,這被視為一種「完美的教育方式」。(Europeana)
- 以台灣來說,自工業時代,經濟大幅起飛,今年 GNP 已超過 3 萬 3 千美元。隨經濟發展,旅行慢慢轉往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行政院主計總處)
「文化體驗」成為旅遊王道
讓地方文化「生生不息」的關鍵,在於地方創生。國旅的需求正在改變,踩點旅遊已成為過去式。
- 行政院將 2019 年命名為「地方創生元年」,希望將民眾的旅遊習慣導回台灣,找回土根性意識。
- 地方盤點出自己的資源,找出獨特的「產業 DNA」後,連結在地、給予消費者心靈層面回饋,才有助於發展回流客。
- 將住宿融入體驗:花蓮「夜宿布洛灣山月村」,以回饋太魯閣部落為理念,做出如部落的村莊,搭配原民美食,推廣傳統。(東森)
- 青年回鄉:高雄旗山「台青蕉樂團」利用當地特有的香蕉,結合搖滾音樂文化,創作土產歌曲,帶出創新的特色。
- 農村再生:嘉義縣新港基金會的「新港客廳計畫」,教導銀髮族「食農課程」,讓種菜成為趣事,不僅回饋地方社福系統,也做出當地特色農產品。
未來會如何?
總有一天疫情終會過去,旅遊人口外流依舊會回到常態,未來,國旅的發展將以「入境的外國客」為主要市場。
- 各地業者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導入科技、做數位轉型,甚至用區塊鏈做出產品履歷…等。
- 「一鄉一特色」將成為顯學。適度抵制補助政策,會是保住本國人市場的關鍵。(詳見文末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訪談)
地方創生要如何在熱潮過後,永續發展呢?要怎麼不消費文化,而是呈現地方的本質?讓我們以深度對談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