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沒有進展的 COP27?「損害賠償基金」是玩真的還假的?

ISSUE #077

沒有進展的 COP27?「損害賠償基金」是玩真的還假的?

Dec 28, 2022

questionquestion

COP27 在國際局勢不穩、全球通膨等背景下舉行,13 天的氣候談判幾乎沒有新進展,甚至因為遲遲沒有結論而延後閉幕,最後在「延長賽」中成立了「損害賠償基金」,但缺乏細節。到底這些先進國家是玩真的?還是假的?

此次與談人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發生什麼事?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影響著各國氣候以及環境相關政策的修訂。不過 2022 年於埃及舉辦的 COP27,在俄烏戰爭、中美關係緊繃等背景下開幕,讓談判充滿變數,且引發的各種爭議受大眾關注。

  • COP 有談判延後的慣例,從 11 月 6 日 COP27 開幕就延後超過一小時,凸顯本屆氣候談判的困難。開幕前不久,談判代表才確定將「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首次納入議程,這關乎貧窮國家氣候災害補償的重要機制,是 20 多年來大會沒能正式討論的議題。(環境資訊中心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在會中指出,全球氣溫、溫室氣體排放依然增加中,地球正在快速接近臨界點,使氣候混亂變得不可逆轉,我們正腳踩加速器,通往氣候地獄的高速道路上。 (United Nations)
  • 今年在綠區還首次設立了「抗議區」,提供不同發聲平台。諷刺的是,會議主辦國埃及卻禁止公共遊行示威,並限制許多 NGO 參會,使此次會議產生諸多爭議。 (New York Times)
  • 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認為,在埃及舉辦的 COP27 成為領導者「漂綠」機會,公民社會發聲的機會極其有限,而選擇不參加(Guardian)。


COP27 無進展?

COP27 普遍被認為雷聲大雨點小,13 天的談判沒有太多進展,結論也毫無新意,僅在延長的最後一日成立了損害賠償基金,卻無實質內容,因此被批評為是場失敗的談判。

  • 經濟學人評論,COP27 中有超過百位的各國領袖聚集,卻仍高談不可能達到的攝氏 1.5 度的溫控目標。現在全球政府應該面對四大殘酷現實,修正行動方針,包括減排需要更多錢、各國不可能瞬間捨棄化石燃料、各界必須更努力適應氣候變遷;最後,既然地球一定會過熱,就必須考慮用更激進的方法來降溫。
  • 氣候賠償不僅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訴求核心,也是氣候倡議人士的關注焦點,呼籲富裕國家建立明確的融資制度。 然而,在協議初稿中未見相關具體賠償細節。文件中只提到會關注與損失和損害相關的龐大財務成本。 (UNEP Finance Initiative)
  • 氣候峰會為了鼓勵各國減碳,藉由「自主減碳承諾」,要求各國自訂減碳責任,且每五年要檢視減碳支票是否兌現。2022 年是滿五年的自主檢視期限,但在 COP27 中鮮少國家回應自主檢視行動,刻意漠視暖化越發加劇的現實;甚至有國家發言要求不再談升溫天花板。 (聯合新聞網)


台灣未來的行動?

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國,因此在許多國際組織和活動上無法直接參與,而是透過外圍組織或觀察員身分和國際互動,每年的 COP 會議都有台灣企業和學者參與觀察,讓台灣在因應氣候變遷的全球行動上不缺席。

  • 政大外交系兼任教授李河清與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洪昇邦皆認為,台灣民眾普遍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參與程度不足,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媒體的報導方式讓閱聽者無感,另一方面多數人仍然保有賺錢至上的心態,把氣候環境議題的關心順位排在後頭。
  • 李河清建議,台灣可以在氣候議題上提供實質的協助。
    • 對許多因氣候變遷受難的國家而言,台灣給予友邦實質協助,如為貝里斯蓋的淹水預警系統,讓對方真正感到受用,比起看得見、卻難得到的聯合國資金,更讓對方感念。 (遠見雜誌)
  • 隨著再生能源供電占比逐步提高,加速建構更具韌性的分散式能源系統是 COP27 熱門話題之一,台灣廠商可扮演解決方案提供者。
    • 台達電提出的儲能解決方案具有跳機救援、削峰填谷和解決供電瓶頸等功能,因地制宜協助電網穩定,透過金門和蘭嶼兩個島嶼實際案例向國際分享,如何借科技之力來提升電網韌性。 (科技新報)
  • 台灣人均排放在全球名列前茅,應負起高碳排國家責任,加強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深入友邦氣候變遷與調適深度與規模,並密切關注是否會被課徵碳費或碳關稅。此外,本次決議的金融體系改革,研擬新的商業模式與融資機制,台灣也必須重視及跟上國際改革方向。(ETtoday)

COP27 在各國領袖的談判卡關下,氣候行動仍原地踏步,損害賠償基金還推遲至明年討論後續。以下《旭時報》訪談今年赴埃及參與 COP27 的政大外交系教授李河清,以及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洪昇邦,探討本次 COP27 的意義以及台灣如何參與國際間的氣候議題。

什麼是 COP?

「COP」全名為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是指締約方大會。「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則是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締約方大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氣候峰會之一。COP 每年召開一次,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最高決策會議,由 197 個締約國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遷。

在埃及舉辦的 COP27 成為領導者「漂綠」機會,

什麼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工作小組於 2015 年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成立,其任務為擬定具一致性的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協助投資者與決策者瞭解組織重大風險,並更準確評估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工作小組中 32 名成員來自全球不同組織,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大型非金融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
工作小組依據組織營運核心的四大元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建立 TCFD 架構,並將氣候相關風險(Climate-related Risks)區分為低碳經濟相關的「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s)」與氣候變遷影響相關的「實體風險(Physical Risks)」,並列出氣候相關機會(Climate-related Opportunities),以協助組織評估及揭露與業務活動最直接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彭光偉

彭光偉 / 時事分析員

時事分析員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審訂

member level
《旭時報》付費訂閱「56折早鳥價」!

每日只要3元,為自己預訂2024年「科技 + 人文」的國際趨勢洞察
(早鳥期間:現在-2024/03/31)

完整付費內容將於2024/4月隆重上線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如果世紀末升溫無法有效控制在預期範圍內,人類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1 20:10:19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如果仔細去看條文,公約裡面是先說升溫幅度要控制在攝氏 2 度,第二句才是說盡全力達成控制升溫不超過攝氏 1.5 度,所以 1.5 度是個理想的境界,如果真的要達成這個目標,全球國家平均要減掉 45% 的排碳量,從科學評估來看,這是非常困難的。

2022-12-22 15:40:1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如果氣候政策沒有繼續進展下去,會發生非常多事情。首先,糧食的減產就會非常嚴重,國際間糧食分配不均,可能就會導致戰爭。第二就是疾病會變多,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在氣候變遷之下,有很多疾病會復辟,或是發生在不該發生的地區,處理起來就會非常棘手。再來就是生物多樣性被破壞,至於被破壞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到目前是完全無法預測的,這是最可怕的部分,你看到了危機,但是卻不知道影響層面會有多巨大。

2022-12-22 09:19:0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氣候變遷有一個特性,它的時間尺度比較遲緩,需要做長期的政策規劃,所謂長期是指至少 25 年,但是通常
2022-12-22 15:41: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推動台灣碳定價制定時有什麼樣的困境?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1 20:17:41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最大的困難還是政治上的因素。正確的事情不見得會被執行,這就是政治。我們可以嘗試去遊說,台灣碳定價如果沒有到一噸 2,000 元(台幣),台灣產業就難以轉型,但是這 2,000 元,現在的產業能不能接受?或是政治人物能不能接受?這是有很大落差的。推動過程中比較困難的就是如何去轉變這些利害關係人的想法,我們沒辦法像童貝里直接跳出來說非要如何,中間是有很多說服的過程,極具挑戰。

2022-12-22 15:44:4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也一直在跟企業溝通,也跟工總有很好的橋樑。企業現在不願意繳錢的最大原因是他們看不到改變,他看不到
2022-12-22 09:38:1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您覺得台灣人民對氣候議題的參與上是否足夠或是具有明顯意識?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1 20:20:17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我覺得要回到時間尺度的問題,如果你說明天有豪暴雨、會有土石流,一般人是會有感受的。但是你說過去一百年,地表溫度上升 0.74 度,很多人會很無感,畢竟一天可能溫差就有好幾度了,這是有落差的...

2022-12-22 15:44:0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以我們的標準當然是不夠,我們會希望大家都是氣候大使,都能關心氣候議題。最重要的還是觀念,目前多數人還是賺錢至上,才不管氣候如何,所有氣候議題和環保議題,只要在經濟利益之前全部都要排除掉,這是大部分台灣人現在的想法...

2022-12-22 15:43:5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媒體在報導氣候變遷議題的時候,應該更貼近閱聽者的生活經驗。像是把氣候變遷轉成空汙和公共衛生健康的影響
2022-12-22 09:39:0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因為各國領袖談判遲遲未能得出結論,使 COP27 延後一天閉幕。可以從什麼角度切入觀察 COP27?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2 15:33:40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如果從「減緩」的角度來看,去年把每個國家的自定貢獻 (nation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 加在一起,這種碳排狀況會導致全球世紀末增溫幅度在攝氏 2.4 度到 2.7 度左右,跟巴黎協定所規定的不管是攝氏 1.5 度、2 度、或是 2050 的淨零排放都差距甚遠,因此去年 COP26 就特別要求今年要提供新的版本。但是 COP27 主辦國埃及,會議 11 月要開,但埃及的 NDC 是 7 月才提出來。如果看減緩的話,力道很不足...

2022-12-22 15:34: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以結論來講的話就是扣分,其實並沒有得到太大的結論。國際組織 CAT (climate action tracker) 會記錄每次 COP 的影響力,COP26 之後,所有國家的承諾加起來可以控制世紀末升溫在攝氏 2.4-2.8 度,COP27 之後他們又做了一次計算,大概還停留在升溫攝氏 2.5 度左右,看得出來,是沒有太多實質承諾的...

2022-12-22 15:37: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今年非洲國家參加 COP27 是史無前例的多,但整個會議開得冗長,而且大家不願意積極表態。就算是給非
2022-12-22 09:41:0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COP27 的結論中提出了「損害賠償基金」,但是卻沒有實質內容,先進國家真的願意給錢嗎?是否虛晃一招?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2 15:37:25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大會裡面有公開指責美國,說你們去補助戰爭的錢,真的不成比例。氣候變遷迫在眉睫,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但你們卻把大筆的資金花在補助戰爭,這一點在談判的對話裡面出現好幾次。民主國家有政黨輪替的問題,會造成對國際公約遵守的改變,就像過去布希退出《京都議定書》、川普退出《巴黎協定》。

2022-12-22 15:38:3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兩、三年之內應該不會有一個實質的進展,或是比較確切的結論,外界普遍認為要到 COP29 才會討論出比較具體的方案,但我們當然是希望越早實行越好。以綠色和平組織的角度來看,我們剛希望他能夠做到最好,富有國家可以提出更多金融上的承諾,我們也希望他能夠持續運作下去,而非單次性的。

2022-12-22 15:39:0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其次就是氣候公約規定的很多事情,也不見得每一筆都會完全履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氣候調適上面,已開發國
2022-12-22 07:30:1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已經走到 COP27 了,有哪些議題已經看到長足進步?哪些面向還需要加強? 2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2 15:39:21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比較正向的變化就是,世界對於氣候變遷這個議題的共識性越來越好,前幾年有些國家還是會拒絕承認氣候變遷是真的,甚至認為是假議題、是陰謀論,當大家都意識到氣候變遷正在發生,就要來解決問題,從這角度來看是個進步...

2022-12-22 15:39:5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不足的地方還很多,氣候補償基金還未達到共識,願意拿出來的錢也不夠多,再生能源發展不夠快,對石油產業的
2022-12-22 09:11:2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這幾年有不少人批評 COP 會議淪為漂綠大會,沒有端出實質牛肉和具體行動,您認為呢?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2 15:41:34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如果是看 NDC 的話,各國都已經交出來了,我覺得還可以,只是目前的減量目標力道不夠。漂綠要從企業去看會更明顯,這事情是存在的,只是看要漂到什麼階段。至少大家已經有共識該往「綠」的方向走,只是有些人是做假的。不過也不能因為少數漂綠而去抹煞有在做事的人。

2022-12-22 09:24:2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COP27 之前就已經有非常多的質疑,包括可口可樂的贊助,包括石油石化業的贊助,這些對我們而言的確就是漂綠,但如果今天 COP 是漂綠,我們就取消 COP,這是不是好事?當然不是,因為現在 COP是唯一一個能夠讓全球領袖對氣候變遷議題坐下來談的會議。我們應該從失序中改善並且找出有價值的部分,所以我不會完全否定 COP 的價值和意義。

2022-12-22 09:25: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有沒有漂綠可以去檢視他的目標,不能只說 2050 淨零,中程計畫是什麼,比如說 2025 年要達到哪
2022-12-22 09:24:4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您覺得台灣可以用什麼樣的管道或方式參與 COP? 或是表達在氣候議題上和國際社會共同行動的決心? 5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22 15:42:17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台灣可以提供比較實質的協助,像是我們長期做得很好的農耕隊、醫療隊,但我覺得應該還要針對氣候變遷來成立組織,我們很多邦交國是島國,這些國家在氣候議題上需要有很多調適,台灣的防災經驗在東南亞是很不錯的...

2022-12-22 15:42:5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洪昇邦

洪昇邦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

台灣並不是 COP 的締約成員,因此不會被 COP 的決議影響,也不會有強制的要求。但是台灣要參與 COP 也很容易,就是跟上 COP 的標準。COP 的標準包括 2030 年減碳 43% 以上,這點台灣就還沒跟上,因為台灣目前的目標是 2030 年減碳 20%,聽說有要調整,但是要上調到 43% 的機率應該也不高...

2022-12-22 15:43:0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李河清

李河清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我們在 APEC 也有專門防災小組,所以在防災、備災、減災是有很多經驗可以輸出的,所以除了農耕、醫療
2022-12-22 09:26:2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