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或註冊
歡迎您加入《旭時報》敬請期待更多觀點/ 簡短精準、創新關鍵 /
<%:~nl2br(data.summary)%>
<%:data.subtitl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這位朋友尚未成為旭時報會員請輸入他的 Email 邀請他回應議題
<%:prop.email%>
2021/10/23~2021/10/29
編輯台的話
Covid-19 籠罩下,全台醫院人力緊繃,轉型迫在眉睫。「現代科技」到底能幫上什麼忙?採購巨額的高科技軟、硬體後,真能幫到醫療人員?還是更手忙腳亂?產、官、學界剖析充滿「法規框架」的醫療業,到底該如何轉型?
台灣高齡社會的狀況導致再 3 年,就會造成一萬五千人以上的護理人力缺口,對醫療照護產業造成衝擊。未來 AI 可能分擔部分工作,從預約、報到到監測,都不再需要護理人員經手,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擔。
Oct 26, 2021
今年 8 月獲得美國矽谷雜誌 Startup City 評選為「2021 臺灣十大新創公司」的博想醫學科技,以 AI 演算模型分析動態影像分析,研發輕量心血管檢測技術,有機會在後疫情打下歐美遠距醫療新市場。
Oct 29, 2021
本期與談人
羅文聰
大渡山-東海 AI 中心主任 東海大學 雲創學院院長
李亭亭
護理資訊學會 理事長 陽明交通大學 護理系教授
余金樹
慧誠智醫總經理
石瑜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委員 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院教授
蕭浩明
博想醫學科技技術長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留言連結
隱藏該則留言,從此將不會在顯示此留言
隱藏該發布者的所有留言,日後若想更改 請至個人帳號頁解除隱藏設定
請選擇檢舉此留言的原因
參與深度對談的交流原則:
選擇留言文字給平台的使用範疇(皆註記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