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疫情爆發至今,受創的各產業,逐漸找到生存新法則,但帶給人心裡的「隱形創傷」,許多都還沒調適過來,尤其顯現於不擅偽裝的孩子身上。
- Google 2021 的「回顧年度搜尋趨勢」顯示,「身心健康」一詞的熱度創新高。可見在多國施打疫苗、疫情趨緩下,身心議題依舊是全人類關注焦點。(Google Trend)
- 疫情間孩子出現焦慮、躁鬱、人際問題、等生活退化情形的比例,大幅增加,受影響的心理,直接反應到生活上的不協調。(旭時報)。
協助調適的三大心法
疫情間,孩子是否出現「過動、情緒不穩、生活能力退化」等問題?先別急著規劃「放電行程」,因為這些歷程,根源可能是孩子需要找回心靈平靜,了解其內心想法,才是根治的第一步。以下提供 3 種「心」嘗試——
- 引導孩子分享每日正、負向情緒,並用「開放性句子」,如「當下你是怎麼想的呢」、「媽媽想再聽你多說點」等,從旁協助全面思考,也避免大人的第一反應影響孩子真實想法。(詳見文末 臨床心理師謝玉蓮訪談)
- 即便孩子還小,與其解釋世界正在經歷的事,能避免其「用恐懼填補想像」。以簡單語言、生動繪本、或謹慎篩選過的媒體訊息,好好解釋「疫情是怎麼一回事」,並一起討論內心感受、想法,可高效率降低孩子對未知的焦慮。(詳見文末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訪談)
- 對於遠距上課的環境的轉變,「營造學習環境」將有助孩子應對遠距上課的不穩定性。如:打造一個安靜、整潔桌面、自己空間的角落,讓孩子暸解「坐在這個位子,就是靜下心上課的時間」。(職能治療部落格)
有可能,需要的是「放鬆」
疫情對親子關係不全然是負面影響,當家長找回生活平衡,可利用時間增加互動,創造「親子共學」等不同體驗。
- 深度投入親職教養的家長,通常對自己表現要求高、也對孩子不適切行為耐受度低。這時,首先需要的是給自己留白、喘息的空間。(詳見文末 臨床心理師謝玉蓮訪談)
- 居家防疫期間,其實不必過度著重孩子的學習,可適時增加生活趣味,如:共同備餐、共同決定行程等。一起準備「許多備案」也能降低孩子面對突發狀況的失落感。
- 協助孩子建立全新生活時,可放低標準,如:不必強求孩子 50 分鐘的視訊課程都全神貫注,可以允許其走動、趴下休息 10 分鐘等,增加身心彈性。
未來會如何?
從抗疫,到與疫共存的現在,一路有很多不確定性,未來也還有漫漫長路,各界都在尋找「新平衡」,親職生活也不例外。
- 對於疫情帶給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不必過度恐慌,因為人具有調適能力,當「某部分被剝奪」時,可能就會激發其它潛能。就像不排除因社會長期戴口罩,小朋友靠聽覺學習語言的知覺,將更敏銳的可能。(詳見文末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訪談)
究竟疫情下「適應不良」會不會對小孩有長期影響?疫情過後,症狀是否又能自動緩解?請看《旭時報》與多名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