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全球競逐氫經濟大餅,台灣跟上了嗎?

全球競逐氫經濟大餅,台灣跟上了嗎?

May 13, 2022

當各國積極發展氫經濟時, 台灣也在今年宣示將氫能視為「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之一。究竟台灣在全球氫能產業鏈中,能扮演什麼角色?台灣在發展氫經濟的路上,還有哪些待克服的挑戰?

# 台灣氫能廠商優勢是製造 # 但台灣氫能應用需要政策激勵 # 由上而下帶動才會快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Unsplash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此次與談人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趙天麟

趙天麟

立法委員/台灣氫能促進會發起人

莊皓鈞

莊皓鈞

鐙鋒綠能科技營運總監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發生什麼事?

隨著各國加速「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加速全球氫經濟的發展,期望透過能源轉型,實現脫碳途徑。延續先前《旭時報》報導的全球氫經濟發展趨勢,我們回到自身來看,台灣在全球氫能價值鏈中,究竟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台灣準備好跟上全球氫經濟發展了嗎?

  • 早在 20 年前,台灣就已經開始發展氫能源,儘管中間曾經因為政策改變,沉寂一段時間,但在這十年間,台灣學術研究單位仍持續開發,氫能研發能量不錯,也孕育出了不錯的廠商,如氫能燃料電池測試設備商群翌能源、投入燃料電池的中興電工等。(見文末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曾重仁訪談)
  • 美國天然氣製氫燃料電池發電大廠 Bloom Energy 的元件中,有 60% 是來自台灣廠商,包括高力熱處理保來得宏進金屬康舒等。
  • 台灣在 2008 年,就有能力製造出燃料電池的核心元件,長期累積下來的氫能製造經驗具有優勢,能在全球氫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見文末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周哲平訪談)


台灣氫經濟發展的下一步?

國發會在今年三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規劃,到 2050 年,氫在零碳電力應用中,將占 9 到 12 %,同時將氫納入無碳燃料供應體系。這項正向的氫能政策宣示,激勵了長期默默耕耘的台灣氫能產業,對於未來台灣氫能發展充滿期待。究竟台灣要發展氫經濟還需要什麼?

  • 「由上而下」的政策帶動:
    • 日本、歐洲都是有能源轉型架構的,從 top-down(由上而下),先想好要怎麼轉型、如何應用、認證標準、獎勵、培育人才等。(見文末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訪談)
    • 透過公部門和私部門創投的投資,鼓勵氫能源、氫科技的創業活動,像是美國就是對於氫能源新創不斷投資,台灣政府應該要能拋磚引玉,支持創業活動。(見文末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周哲平訪談)
  • 跨部門法令制定與推動:
    • 許多國家有完整的氫能基本戰略目標,並隨著使用狀況逐步修改。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戰略計畫,並且完善所需法規、投入資源,才能夠讓大眾認識氫能、順利使用氫能。(見文末 立法委員趙天麟訪談)
    • 氫能發展需牽涉到非常多公部門,技術、環保、政策等。借鏡已開發氫能的國家,都是有專門的大部門做橫向的整合,由政府最高部門來做主導。(見文末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訪談)
  • 產業持續與國際接軌:
    • 台灣在電解產氫、儲氫、運輸領域,技術相對是落後,都有人在做研究,但是沒有工業級的技術。要在產氫、儲氫上有發展,需要借重國外的技術合作。(見文末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曾重仁訪談)

《旭時報》專訪長期觀察台灣氫能發展的意見領袖,從學界、業界、政界等多面向,盤點台灣氫能產業在全球氫經濟的利基點,深入探討台灣產業發展現況、未來氫經濟發展需解決的挑戰,做好全球邁入氫經濟的準備。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從氫能生態鏈上來看,可以有哪些應用範疇?優勢是什麼?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氫能生態鏈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範疇:產氫、儲存、運輸和輸送、應用,應用又分為大家所熟知的燃料電池發電、也能拿來燃燒,可以應用在發電機裡,不管是內燃機引擎或是像台電的氣渦輪機發電,只要裡面的元件重新設計過,氫都可以應用的。

在這幾個領域中,台灣過去做得最多的就是燃料電池,或是燃料電池所需要的動力模組,例如燃料電池與鋰電池搭配的複合動力模組,用在摩托車、船上,其他領域台灣做得較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就是因為用電需求在每個時段有高低不同,為穩定電力供應,再生能源供應有一定的上限,例如再生能源供電不超過總電力供應的 50~60%。那在某些時段再生能源比較多、需求端卻沒這麼大的時候,這些多出來的再生能源就需要找到其他出路,電解產氫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出路,把再生能源用氫的方式儲存下來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用氫儲存的好處是,可以長時間、大量的儲存。現在談到儲能,大家比較熟悉的是鋰電池,鋰電池的好處是,反應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台灣發展氫能以來,現況如何?機會點是什麼? 10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在20年前,台灣其實對氫能源蠻注重的。當時美國總統小布希正在推動美國的國家氫能政策,台灣也蠻多學研單位投入相關技術研發。後來在2009~2013年,朱棣文擔任美國能源部長的時候,對於氫沒有那麼支持,所以美國在政策上就緩下來,連帶影響台灣在政策面也沒那麼支持,因此近十年來,台灣氫能相關大的計畫比較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但是這十年間,台灣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單位還是持續開發相關技術。台灣在氫能研發能量算不錯,特別是上游材料的技術,但是下游系統面就相對比較少。很多做系統的廠商都到國外或中國去了,少數留在台灣。像是做氫能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的廠商─群翌能源就發展的不錯,在燃料測試設備耕耘了十多年,員工數達 170 位左右,算是有規模的公司。另外像是中興電工,十幾年前開始投入綠能,成立燃料電池的部門,剛開始也有跟中央大學合作,長期耕耘下來,剛好世界潮流起來,佔到先機,今年預計在氫能業務營收上看好幾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我想我可能不會用機會點來看這個問題,過去一年以來開始很多人討論氫能,是與全球討論減碳、正負 2℃ 有關,全球都有共識要把化石燃料拿掉,減少碳排。現在全球穩定的能源來源包括煤炭、天然氣、石油、核能,再生能源則是屬於相對不可控的能源。這四種穩定能源中,除了核能以外,其他都是帶著碳排的。所以當各國在談論淨零規劃時,都積極尋找乾淨且穩定的新能源。目前除了氫能,沒有其他的了,代表氫能勢必會變成重要的能源種類。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舉例來說,未來若台灣不進口煤炭,發展需要的能源怎麼辦?氫能在未來,勢必會成為重要能源版圖中的一塊,全世界現在的結論也是這樣。這是一個趨勢,以後大家會大量用氫能源,已經不是選擇要不要,而是必然會走到氫能源,差別只是在於怎麼走?如何布局與規劃?就像再生能源是沒有回頭路的,必須要去做太陽能、風力。台灣若不做再生能源,怎麼做到減排?這是 must (必須)。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綜合來說,台灣在氫能製造與技術研發都有優勢。在 2008 年,台灣就有能力製造出燃料電池的核心元件。台灣的氫能發電與製氫的材料,早在 2000 年學術單位就開始研究。在我博士論文中有統計過,國科會在燃料電池相關研究從 2000 年開始攀升,到 2006 年到達高峰,接近 每年180 件,其實是開始要商業化了,當時國際上的燃料電池公司也是那時候興起。但為何之後掉下來?因為政策上有調整,從燃料電池轉到鋰電池。

當時的科研計畫培育出了很多人才,多是參與氫能燃料電池研究的碩博士生,這些人才有加入新創的,也有後來成為這產業的新創公司老闆,包括我自己都是。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氫能產業發展會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有沒有市場支撐,另一個是否有新的利基市場。台灣現在比較有市場支撐的就是製造業,海外有市場,我們提供製造。台灣其實在海外市場,例如大陸、美、歐,都有很好的外銷產值。但未來,我們需要參與國際專案、與國際團隊合作,因為台灣的市場還是相對小,需要進入國際的供應鏈,機會才會大。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趙天麟

趙天麟

立法委員/台灣氫能促進會發起人

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完整,電動車相關供應鏈也非常完整,因此台灣在氫能車製造上也深具潛力。台灣廠商有靈活應變的特性,對全世界氫能車需求,能根據不同客戶進行不同調整,應是非常大的優勢。 因此,政府應該盡速完善相關法規,並大力支持台灣廠商合作生產氫能車, 以達成自產自銷且可外銷的規模,趕上全世界的氫經濟,也幫助台灣快速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從氫的生產、製造、到消費都是商機,從中其實可以找到非常多「未來的護國神山 」,政府應該有完整的氫能戰略,讓台灣在氫經濟上面能盡情發揮。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國內還有其他幾家隱型冠軍,燃料電池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低溫型燃料電池,另一類是高溫型燃料電池。低溫型電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台灣氫能產業的挑戰為何?如何克服?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台灣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是完整,但是真正擁有氫能系統整合技術的公司規模相對比較小,不能說技術不好,而是因為沒有一個目標市場去做大,這樣是很難發展的。以太陽能發展為例,中國大陸的內需市場就可以讓太陽能做到很便宜,但是台灣市場不夠大,成本很難有競爭力,技術相對來說投入的人就不多。人才可以去半導體、儲能等其他產業,不見得會想投入氫能產業。當沒有足夠的應用的時候,公司賺不了錢,就培養不出足夠的人才。

氫能是新的能源,價格也比較高,在沒有強力的需求帶動下,公司會不知道怎麼去發展應用。所以像工研院、核能所等都有在做新技術,但是很少公司拿去做應用。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從 2000 到 2016 年,台灣各政府單位如經濟部技術處、能源局、原能會、台電都有投入與燃料電池相關的經費,在 2008 年是高峰,有很多示範案例出現,也是台灣氫能公司新創的高峰。但很可惜持續性不夠,廠商開始往海外找機會,例如台灣廠商群翌生產燃料電池測試設備,昰成功的案例。比較不成功的案例,像是燃料電池機車,早期也投入好幾百台,但是交通載具的 cycle(生命週期)比較長,至少五到十年,要做轉型需要長時間。在缺乏市場誘因下,這應用發展就中斷了。當時政策的補貼昰針對製造商,但是缺乏買方的補貼。在大陸昰政策上有補貼使用端,美國則是透過清潔能源法,提供企業 30% 的稅收抵免(tax credit),來激勵氫能與燃料電池採購。我想這是之後政策面可以誘發市場的方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台灣的技術要發展,要透過參與國外專案,成為供應鏈的一份子,以市場養技術,規模才可能變大。透過整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從國外發展氫能源的軌跡來看,台灣可發展的氫能應用有哪些? 5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莊皓鈞

莊皓鈞

鐙鋒綠能科技營運總監

台灣如何從以氫能為基礎的微電網發電結合產業優勢,例如電動摩托車,是我們在思考的。如果直接發展氫電動摩托車,會遇到氫氣供給和氫配送基礎建設的問題。所以在應用上,我們選擇以氫能做充電站或充電車,做為互補的能源補充方案。看重的是電不易拉到的地方,可以用燃料電池可移動的特性做補充。現在台灣電動摩托車的發展是世界有目共睹,這是我們覺得可以結合台灣特色切入的方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一個氫回收應用,是有鑒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很強,氫的使用也多,將廢氫回收純化進入製程使用,可以減少生產端的供給並降低排碳。我想這是我們可以切入的方向,會是台灣優勢。

同時,也可以思考台灣有哪些產業是需要轉型的,如何讓黑金企業變綠金企業?例如鋼鐵、石化業、電力發電,可以預見未來,石化業要轉到氫能,沒有污染排放,需要國內外的研發,來創造這個可能性。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氫能可以走到不同的部門,例如化工、移動載具、電力、熱能等部門。氫氣過去都是用在化學品,氫氣來源多昰天然氣重組,所以化工產品的副產物就有氫氣,但這類的氫都帶有碳排放。現在全球講的氫是綠氫,都是電解來的,跟過去製造技術的氫氣相比較貴,但優勢是不帶碳排放。假設煉油廠必須要達到每年減碳排 15~20%,這時候製程所用的氫氣就可以用比較乾淨的氫氣,這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應用市場。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一個應用就是汽車,過去用柴油、汽油,現在日本、歐洲把氫用在汽車。大部分都會用在 heavy-duty (重型)的移動載具,如砂石車等重卡,或是輪船、火車、飛機。這些都還很難被電氣化的應用,因為這一些應用才是排碳大戶,也比較難被電氣化,因為帶太多電池很難跑得遠、也跑不動。由於台灣欠缺做這類移動載具的品牌廠,所以比較難主導電動卡車、電動卡車的應用。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還可能的應用是電力領域,利用氫氣燃料電池發電,但是遇到狀況是台灣的電相對便宜,氫氣發電的費用可能是現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目前台灣氫能在各領域發展是否已完備?有哪些部分是需要國外資源? 8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台灣在電解產氫、儲氫、運輸領域,技術相對是落後,都有人在做研究,但是沒有工業級的技術。要在產氫、儲氫上有發展,需要借重國外的技術合作。產氫領域有英國廠商 ITM Power,是做電解產氫裝置的廠商,是世界領先的。高溫型電池的逆反應也可以做電解,這領域的世界領導廠商有 Bloom Energy、德國的 Sunfire,台灣在這領域的技術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有液態氫技術,可以把氫的體積變得更小,節省運輸空間,氫氣要變成液體需要溫度到達零下 253℃,技術難度高。全世界的液態氫儲存槽領導廠商有德國的Linde,日本有一些廠商是用 Linde(林德集團)的液態氫,台灣在這方面的技術較缺乏。台灣的聯華和林德有技術合作,亞東則是法國液空集團(Air Liquide)與遠東集團合資的廠商,都是跟國外的技術合作。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在原材料上是需要國外資源的,另外是應用端的需求。因為台灣沒有真正做應用端,所以對應用端的要求並不清楚。我們現在就是缺微笑兩端的東西,例如我們知道氫能可應用在卡車,但還不了解燃料電池應用在卡車上需要注意什麼?可以應用的材料是什麼?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台灣的製造能力很強,但是需要跟國外的先進技術整合,像是系統整合技術,縮短學習曲線的時間。以我們公司為例,我過去有與加拿大燃料電池生產商 Ballard Power Systems 合作,以及丹麥的 Advent 公司,做先進技術交流。中興電工,也是投資美國 H2PT 與加拿大 Ballard Power Systems 的先進技術,投資達上億元。另外錫力與鐙鋒,都是經歷過台灣上一波投入燃料電池示範場域,累積經驗後,往外發展。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趙天麟

趙天麟

立法委員/台灣氫能促進會發起人

台灣是全球少數擁有非常完整氫能供應鏈的國家,這歸功於我國製造業跟科技業的深厚實力。從製氫、儲藏、運送及應用之上下游原料、零組件到產品,我們均有相關供應商。然而,一方面宥於我國氫能使用尚未全面,市場仍不大,目前多數產品與技術,若不是外銷,則為小規模實驗階段

另一方面,我國再生能源比例仍不大,還不足以供應國內使用,更不用說製造綠氫加以應用。若要發揮一定減少碳排的效果,仍有很大進步空間。目前台灣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圖規畫中,再生能源佔比將提升至 60% 到 70%,屆時儲氫設備以及氫能發電將有很大的市場與空間。在此之前,若需使用綠氫,則仍需由國外進口。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儲氫領域中有幾種不同技術,例如氫氣壓縮。高壓氫的儲存技術很多國家都有,如歐洲、日本、美國、中國。To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台灣在政策上是否準備好迎接氫經濟的來臨? 7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從 2021 年總統宣示要 2050 淨零排放後,政府就開始組成很多小組在檢討各種淨零路徑,氫能就不斷被提出來,在政策上也把氫能納入。就我了解,未來政策面的支持會蠻多的,希望是真的。因為這幾年來,還是有人會對氫能有疑慮,但從 IEA 報告和國際上幾個國家的政策來看,要做到淨零卻沒有氫能,是非常困難,我想政府應該是有體認到這點。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中國、日本、歐洲都是有一套能源轉型架構的,從 top-down(由上而下)先想好要怎麼轉型、如何應用、認證標準、獎勵、培育人才等,這是一連串配合的。再來是,氫能要發展是牽涉到非常多公部門,技術、環保、政策等等,所以這些已開發氫能的國家,在推動的時候,都是有專門的大部門做橫向的整合,由政府最高部門來做主導。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過去台灣在投入太陽能、鋰電池的資源較多,相對也比較多政策推動。但今年就氫能源來說,我們有很明顯感到不同,相信最近台灣的淨零減排目標,以及去年年底起各國在淨零排碳所設定的目標,會讓各單位更關注在氫能的投入,這是好事。

過去關注氫能源與現在相比,層級不一樣。過去把氫能源當作是新能源來源的一種,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一樣,都歸在新能源,由能源局管理。現在是不僅是把氫當做新能源,而是能源的載體。從投資的現況來看,現在金額都比之前來得大,原因就是大家都看好這個發展。所以政府很重要的是要設定好 roadmap,就像是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都有政策 roadmap,台灣今年設定好這個大方向,是好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趙天麟

趙天麟

立法委員/台灣氫能促進會發起人

最大的挑戰仍是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戰略計畫,並且完善所需法規 ,甚至需要投入資源,才能夠讓大家認識氫能,並能順利使用氫能。許多國家有完整的氫能基本戰略目標,並隨著使用狀況逐步修改。而我國目前並無相關規劃,需急起直追。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過去能源局在 2013 年左右,有氫能燃料電池示範運轉推動計畫,三年支持了三億,推動了幾十個案子,主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就您觀察,台灣在邁入氫經濟之際,要面臨的經濟面的挑戰為何? 7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我想主要挑戰是,氫在電解過程中會損失一些效率,目前電解最高的效率是 70% 左右,氫再轉到發電端,效率大概在 60% 左右,所以這樣下來效率大概在 40% 左右。有人會認為這跟鋰電池相比差很多,但是我想問題不只是從這個方向看,因為再生能源過剩的時候,如果都用鋰電池來儲存,當規模一大,成本會太高。而且鋰電池也有自放電的問題,也不適合放 3 或 6 個月長時間大量放置。但是用氫,可以長時間大量儲存。所以在看氫儲能的時候,要去考量的是,如果再生能源不用就是浪費掉了,能夠從 0 到 40% 的效率,都是好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如果用經濟面來看氫能源發展,過去很多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是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我們會抱怨火力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但當我們在決定電費一度三塊錢的時候,其實是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也沒有考慮到氣候改變帶來的天災,或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另外,歐盟現在有邊境碳稅的規定,若我們沒有跟上,廠商可能會因此失去商務競爭力、造成產品訂單流失,這其實是很宏觀的經濟問題。我們不能夠只是單純從「這技術很貴」來討論這個議題,而是去思考,如果不做,連帶的影響會有哪一些...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哲平

周哲平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

如果要讓氫能變成主流市場的應用,例如把汽油車變成氫能車,這其實會有很大的挑戰。社會面是大家有沒有錢做這種轉換?現在氫是比較貴,要馬上所有人都轉換有困難。技術變遷,要從利基市場開始應用起,例如氫燃料電池可以用在物流的搬運,需要長時間、高動力的搬運。巴士也可能有機會,前提是營運成本要能夠符合這個條件。早期氫能摩托車為什麼會失敗?就是價錢太高,而且加氫設備投入也很貴。所以在發展上,選市場、選擇解決的問題很重要,讓這個技術慢慢被接受。這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帶動...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莊皓鈞

莊皓鈞

鐙鋒綠能科技營運總監

淨零碳排的政策其實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我們要達到淨零排碳,比較像走日、韓模式,沒法像美國,走以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模式為主,台灣在再生能源供給上還是比較少的,這是台灣產業競爭力的隱憂。我們要思考如何有新的綠能或排碳解決方案,來發展產業?氫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風和光有間歇性供給的問題...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廠商為了訂單、達到客戶要求,就必須要使用綠電,在電力交易平台上也可以看到綠電的交易價格逐漸上升,「綠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從社會層面來看,要推動氫能,社會大眾能否接受也是一項挑戰?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曾重仁

曾重仁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

工程界的人對氫能熟悉,氫能的危險性其實跟所有的工業氣體一樣,就像家家戶戶都有瓦斯,可是大家都不會擔心瓦斯。之所以會對氫能有疑慮,是因為大眾對氫不熟悉。如果能夠透過活動介紹,讓大家對氫熟悉,就可以把一些不是很正確的印象調整過來。但我想這部份透過宣導,應該不會是主要的障礙。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致源

陳致源

群翌能源總經理

現在還是有很多民眾對氫能源不了解,比較多負面的印象,最多的可能就是氫氣的危險性問題。大眾還需要有一點時間去了解、去習慣,讓氫能有天會變成像是家用的瓦斯,車用的汽油等,其實只要做好管控,還是可以被安全地使用。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趙天麟

趙天麟

立法委員/台灣氫能促進會發起人

根據我們之前與地方政府溝通的經驗,對於「氫能不安全」的刻板印象仍存在,這一點,也是將來推廣氫能需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淨零目標迫在眉睫,帶動全球氫經濟來臨?

淨零目標迫在眉睫,帶動全球氫經濟來臨?

國際能源署(IEA)預估,2030 年將是全球氫經濟的起飛期。當前,各國更將發展氫能源視為「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之一。事實上早在過去 20 年,各國陸續為氫能源找尋市場應用與建立基礎架構,全球氫經濟將如預期到來?

2022-05-11 11:30:00

毀滅武器與潔淨能源都是它!台灣該如何掌握氫能商機?

毀滅武器與潔淨能源都是它!台灣該如何掌握氫能商機?

氫能被國際能源總署(IEA)列為達成淨零碳排的主要能源來源,多數國人卻不甚了解氫能的來源。其實氫能技術已發展多年且取得容易,台灣相關產業鏈完整度在全球名列前茅。隨著各國布局腳步加快,台灣現在該思考如何留住現有優勢,進一步掌握氫能商機?

2022-03-22 15:46:00

 台積製程也在用 全球瘋氫能,但台灣要「綠氫」還有得等

台積製程也在用 全球瘋氫能,但台灣要「綠氫」還有得等

氫能雖被視為減碳關鍵技術,但其技術與成本仍待優化,目前各國正積極投入研發。台灣受限於產業類型,氫氣應用場景並不多,發電廠也尚未有氫氣混少規劃,未來必須積極突破困境才有發展空間。

天下

韓國企業大規模投資氫能相關業務

韓國企業大規模投資氫能相關業務

現代汽車、韓華、GS、斗山和曉星集團正在帶動企業對氫能的投資。韓國政府計劃在 10 年內培育 500 家專業公司,以加快氫能經濟的發展。

BusinessKorea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