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隨著各國加速「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加速全球氫經濟的發展,期望透過能源轉型,實現脫碳途徑。延續先前《旭時報》報導的全球氫經濟發展趨勢,我們回到自身來看,台灣在全球氫能價值鏈中,究竟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台灣準備好跟上全球氫經濟發展了嗎?
- 早在 20 年前,台灣就已經開始發展氫能源,儘管中間曾經因為政策改變,沉寂一段時間,但在這十年間,台灣學術研究單位仍持續開發,氫能研發能量不錯,也孕育出了不錯的廠商,如氫能燃料電池測試設備商群翌能源、投入燃料電池的中興電工等。(見文末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曾重仁訪談)
- 美國天然氣製氫燃料電池發電大廠 Bloom Energy 的元件中,有 60% 是來自台灣廠商,包括高力熱處理、保來得、宏進金屬、康舒等。
- 台灣在 2008 年,就有能力製造出燃料電池的核心元件,長期累積下來的氫能製造經驗具有優勢,能在全球氫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見文末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周哲平訪談)
台灣氫經濟發展的下一步?
國發會在今年三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規劃,到 2050 年,氫在零碳電力應用中,將占 9 到 12 %,同時將氫納入無碳燃料供應體系。這項正向的氫能政策宣示,激勵了長期默默耕耘的台灣氫能產業,對於未來台灣氫能發展充滿期待。究竟台灣要發展氫經濟還需要什麼?
- 「由上而下」的政策帶動:
- 日本、歐洲都是有能源轉型架構的,從 top-down(由上而下),先想好要怎麼轉型、如何應用、認證標準、獎勵、培育人才等。(見文末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訪談)
- 透過公部門和私部門創投的投資,鼓勵氫能源、氫科技的創業活動,像是美國就是對於氫能源新創不斷投資,台灣政府應該要能拋磚引玉,支持創業活動。(見文末 鐙鋒綠能科技創辦人/副總經理周哲平訪談)
- 跨部門法令制定與推動:
- 許多國家有完整的氫能基本戰略目標,並隨著使用狀況逐步修改。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戰略計畫,並且完善所需法規、投入資源,才能夠讓大眾認識氫能、順利使用氫能。(見文末 立法委員趙天麟訪談)
- 氫能發展需牽涉到非常多公部門,技術、環保、政策等。借鏡已開發氫能的國家,都是有專門的大部門做橫向的整合,由政府最高部門來做主導。(見文末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訪談)
- 產業持續與國際接軌:
- 台灣在電解產氫、儲氫、運輸領域,技術相對是落後,都有人在做研究,但是沒有工業級的技術。要在產氫、儲氫上有發展,需要借重國外的技術合作。(見文末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曾重仁訪談)
《旭時報》專訪長期觀察台灣氫能發展的意見領袖,從學界、業界、政界等多面向,盤點台灣氫能產業在全球氫經濟的利基點,深入探討台灣產業發展現況、未來氫經濟發展需解決的挑戰,做好全球邁入氫經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