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性別不平等指數,在受評之 170 個國家中,台灣性平表現亮眼,排名第七,為亞洲第一名,可見台灣在性別平權上的落實。
- 然而,台灣女性生理期時常用「我那個來」、「大姨媽來找我」代稱,買衛生棉時店員會詢問是否需要紙袋,在外拿出生理用品也需要遮掩。
- 「月經污名」指的是女性因月經,遭受貶低、偏見、歧視、社會排除,如不敢公開談論月經、拿出生理用品、隱晦代稱月經或衛生棉等。(關鍵評論)
- 月經教育不足,對性器官不了解。
- 台灣女性不知道有多種生理用品可選擇,對於棉條、月亮杯等產品,仍有「用了棉條就不是處女」、「會弄破處女膜」的迷思與「不敢碰陰道」的恐懼。(凱娜)
限制女性的父權規則?
「褲子沾到月經跟咖哩,哪個比較丟臉?」,同樣是沾到東西,被社會氛圍影響會有不同的感受度,而且很多女生對身體的想像都是男生給的,像在伴侶關係被男朋友説「怎麼樣才是個好女生」、「你給我什麼東西,才代表你愛我」。
- 一樣是身體,男生可以裸上身跑步、不修邊幅,女性的身體卻總跟性連結,對女生有各樣的審美要求,包含刮腋毛、穿內衣。對於經期的不適感,女生不但可能被責怪「誰叫你要吃冰」,甚至被鼓勵忍受經痛來感受身體的力量。(閱讀生活誌)
- 傳統觀念犧牲女性生理用品選擇權:棉條雖於 1970 年引入台灣,但衛生署在 1991 年要求棉條廠商需在產品說明書加註「未婚女性請注意小心使用」,且包裝上不得註記「對處女膜絕無傷害」語句。(辣台妹聊性別)
- 此政策雖於 2009 年修正,但長達二十年的警語已形成偏見,女生害怕處女膜被傷害而不敢使用棉條,從「維護處女膜完整」可見父權社會對女體不切實際的想像。
- 新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逸評解釋,處女膜並非「一層膜」而是環繞陰道口有彈性的薄膜組織,中間有孔洞讓經血排出,棉條正常使用下,並不會破壞處女膜。(Yahoo 新聞)
- 瑞典性教育協會在 2015 年推動「處女膜」正名,認為此名稱隱含女性童貞、第一次性行為的意義,強加社會對女生的「處女」期待,帶有性別歧視,而瑞典性教育協會研究指出,超過 50% 女性第一次性行為未流血。
開啟性教育的對話
- 谷慕慕推出月經教育漫畫書《來去子宮!青春期初經寶典~從零開始跟月經相處》,將女性生育的器官擬人化,如卵泡寶寶、卵子公主等,深入淺出教導孩子認識月經。(谷慕慕)
- 谷慕慕共同創辦人陳苑伊分享,陰蒂完整的形狀很像企鵝,在書中就把陰蒂畫成「陰部企鵝總管」,也因著每個人外陰部的不同,每隻企鵝總管都有不同的皮草大衣,讓大家能正面的看待身體,給下一代新的月經觀。
- 谷慕慕從 2022 年開始於 5/28 週末在華山舉辦「月經狂歡節」(月經平均來 5 天、平均週期是 28 天,德國非政府組織 WASH United 將每年 5 月 28 日定為世界月經日),除了遊戲、工作坊、戲劇表演、講座等,更用 VR 演繹出陰道口、陰道冠、子宮、卵巢等器官,男性能藉由「經痛體驗」了解經痛,讓大眾用更健康、開放的心態面對月經。(自由時報)
- 谷慕慕創辦人史文妃笑稱,使用「狂歡」是希望引發大眾好奇「為什麼月經可以『狂歡』?」。當大家對身體越了解、越在意身體感受,就會更願意嘗試新的、讓身體更舒服的生理用品。
- 棉條品牌凱娜的「月經教育計畫」,是到學校與不同年齡層孩童討論月經,並進階探討「落紅迷思」、「處女膜情節」等議題,使女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男生也懂得如何照顧女生。(大陰百科)
- 凱娜創辦人曾穎凡在 2019 年於臉書推出懶人包「她沒有落紅,給我的不是第一次?」,提倡將「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冠」,用科學角度打破處女膜的迷思。
未來該如何?
- 培養長出力量的女孩,知道自己有選擇權。
- 史文妃提及,女生可以去挑戰各種社會框架,為什麼看婦產科、在公共場合講到月經是害羞的?為什麼女生的陰道只能放陰莖?當越來越多人願意站出來討論,就越能共創出同理跟尊重的社會。
- 曾穎凡認為,過去女生被教導「不要太強勢、要溫柔...」,但從生理用品的選擇可意識到「我能自己做決定」,進而衍生到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和伴侶,不被傳統觀念綁架。
- 從「月經平權」走向「月經豐盛」。
- 陳苑伊解釋,月經豐盛不只是接觸多元生理用品,還要有內心的豐盛 - 不再汙名化月經,能有「心花開」的感覺。
生理用品的選擇跟女性自主權有何關係?女生夠了解自己的身體嗎?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