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美國馬里蘭州一群具宗教信仰的家長,因不認同學校對性別教育的方針,且無從將孩子於其課程「退選」,直接提起訴訟,一狀告到法院。類似的事件,在美國層出不窮。(CBN、TIME)
- 美國加州共和黨籍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就提議推動「聯邦家長權利法案」以確保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更多的控制權(包括校方應先提供書單檢視等)。類似的提案在全美各州輪替上演,保守派的共和黨員,多是打著「父母權利」的旗幟,反對在校園中提及性別、種族等話題。(FOX、CNN)
- 認同類似政策的人們,覺得這在保護「身為家長的權利」且捍衛「學生的自由」,但「學習什麼」究竟是否該全由「父母」做判斷?大人推動的這些法案,究竟有沒有先聆聽兒童們,對自己學習的想法?且「不讓孩子接觸敏感議題」會不會衍生「無知」或甚至對另一面聲音無法接受--「加劇社會分化」等的問題呢?(天下)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政治?
美國教師聯盟主席指出,若不好好教育下一代公民素養,等同讓民主制度漸漸瓦解。當前極化的社會氛圍,已增加人們對公民參與和相關教育的關注,但究竟為什麼要「從小」就談公民教育呢?(Newsweek)
- 幼兒時期是孩子發展自我認識、價值觀的關鍵期,教導他們政治、政府的知識,可幫助其發展其批判性思維,進而培養社會參與和公民責任感,即一個國家建構民主、社會正義的基礎。(Bright Horizons)
- 公民教育不僅記誦事實、數字,而是教導批判性思維、了解參與民主的過程,當人缺乏這類知識,將更容易受到假訊息操縱,甚至對政府運作信任瓦解。民主的未來,取決於具備良好知識、社會參與度高的公民。(OMEP)
生活中,可以怎麼和孩子談政治?
現代的大人在成長過程中,鮮少被教導社會議題,而如今,有什麼範例是能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給下一代「政治教育」的呢?
- 使用繪本、討論社會事件、參觀政府機構...等,都可讓孩子學到如選舉、政黨、公民權利的基礎政治運作知識;而分析政治事件、媒體報導,則可幫助其發展批判性思維,成為有意識、有思想的公民。(Bright Horizons)
- 所謂「保持開放心胸,接納孩子不同聲音」並非說對孩子說的照單全收,而是聽孩子後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是對他最好的決定?不會是大人一味的「我是為你好」;也不是孩子任性的「我說了算」,是尋求過程中互相聆聽討論。(詳見文末 兒福聯盟副主任呂佳育訪談)
- 家長可找些「兩難問題」培養孩子思辨能力。如經典的「火車難題」--當火車撞車時,該撞違反規矩、跑到軌道上的五個小孩,還是乖乖等待的三個小孩?這類問題潛藏一些價值思辨,適合訓練思考。而孩子回答後,可繼續追問其立基的價值觀。(詳見文末 內湖高中老師 周維毅訪談)
未來會如何?
當前近 34% 的兒少常覺得就算說了意見,大人也不聽;31% 的兒少曾因表達意見受罰。接下來,若父母願意聽孩子意見,他們會更積極的願意表達想法,且想要培育孩子參與公共事務,與大人態度有很大關聯。(兒福聯盟、詳見文末 兒福聯盟副主任呂佳育訪談)
- 從孩子奶粉漲價,到歷史課綱制定,無一不跟政治有關,與其矇起孩子雙眼說「別管」,倒不如培養其「政治腦袋」。家長可以多分享自己的觀點,但也需尊重孩子觀點,留意二分法的思考陷阱。(care.com)
儘管公民教育的邏輯都懂,但遇上敏感話題時,還是容易和孩子起衝突嗎?一起來聽聽,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林佳範、兒童福利聯盟組會研發組副主任-呂佳育、內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周維毅,分享前線實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