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的現況下,多數家長、教師越來越重視教育品質,親子課程與服務的設計心法逐漸被重視。(天下雜誌)
- 在台灣經濟剛起飛的年代,許多小孩是「鑰匙兒童」,家長忙於工作,孩子對父母「陪伴」的記憶較少。而當這些孩子長大後,為人父母,便希望增加親子相處時間。(詳見文末 小人小學創辦人暨 Niceday 事業部總監陳子倢訪談)
- 「小人小學」是個談家庭關係的自媒體品牌,以陪伴親子共同練習情緒、關係為出發,設計學習場域、學習教材,更做親子間的溝通橋樑。
- 在當前很多企業主打家庭用戶的受眾之下,產品或服務都希望站在父母的思維,設計出寓教於樂的體驗。此時,陳子捷整合「企劃」與「訓練」,打造出以親子共學為主軸的教育顧問公司,切中時下所需。以下是兩種教程範例:
- 為企業客戶打造教育場域:協助台北 101 將觀景台設計成結合 108 課綱的學童體驗場域,並訓練其內部員工運用環境教材與孩子溝通。
- 為城、鄉家庭打造課外遊程:以「留一個禮物 / 點子給南澳」為題,帶都市孩子下鄉住,與完全不同的同齡學生一起學習。既結合 108 課綱,又帶動地方培力。
如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小人小學的目標,是讓家長可以更認識他的孩子,孩子也更認識自己。並把所有生活場景,都化為學習場域。對不同地域的孩子,也有不同教程設計心法:
- 都市教程:都市的父母較重視「共學時間」,會希望透過體驗陪伴孩子。帶著每個家庭,在如水族館、農場等不同場所,先培養對萬物的觀點,再談談家庭、父母本身、以及哪裡可以「親子一起學習」。
- 郊區教程:當父母抽不出空,可以先從孩子身上,養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並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在宜花東地區,女性平均 25 歲已生完第一胎,陳子倢的團隊希望讓當地女孩對長大後的身份有不同想像,遂帶著她們,去職場認識不同領域的女性典範。
用商業模式運轉,影響力加乘
人們談教育總怕太商業化,但是正規的商業化營運,才能讓「好服務、好產品」存活下來。
- 陳子倢半年多前,帶著「讓親子體驗生態圈更完善」的初衷,加入親子體驗預訂平台 Niceday。希望以數據力,優化教育遊程產業,包括了解不同經濟條件家長的需求、協助各地教育廠商行銷曝光...等,有助於推廣並整合親子體驗的相關資源。
- Niceday 目前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合作,協助地方創生團隊用孩子的角度,設計遊程。基金會作為遊程供應商,Niceday 為通路商,優化親子體驗服務的同時,也在促進教育在地方的「正向循環」。
台灣,已經到了「不只追求溫飽,更追求活得好」的時代。一起透過《旭時報》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小人小學創辦人暨 Niceday 事業部總監陳子倢的訪談,來了解如何藉由連結土地與人的橋樑,讓父母與孩子攜手,和自己溝通、彼此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