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疫情對「住家設計」的影響深遠。西班牙流感爆發後,病人擠不進醫院,把家裡臥室改為病房;而流感退去後,床邊的醫藥櫃最後變成了現在的梳妝台。2020 病毒把忙碌的上班族關在家裡 —— 本來就不是設計給人待 24 小時的房子,變成擁擠、吵鬧、缺乏個人隱私的監獄。(荷蘭哨兵報、大西洋)
- 疫情讓住宅的實用需求變得多元,家不只是家,還要「身兼」辦公室、學校、健身房、劇院、酒吧、公園等。建築與心理學專家 Susanka 認為,過去期待房子「越大越好」的心理,逐漸被「是否為多功能」取代。(Silling Architects)
- 網路是隔離社會仍能正常運作的關鍵,「未來住宅」對資安的需求也更嚴苛。遠距工作、上學、看診、線上購物、行動支付......人依賴虛擬環境的程度愈來愈高;聲控系統、電子門鈴被駭,家中 WiFi 被駭導致帳戶被洗劫等,住家資安的等級要求會跟企業一樣高。(世界經濟論壇)
- 「防疫宅」的概念興起,建商積極開發各種防疫住家產品——《健康宅在臺灣》作者劉志鵬指出,「住」的主流發展,將從綠建築、智慧建築,導向健康建築。(詳見文末訪談)
新型態住宅:防疫趨勢
室內設計領域作家 Ogundehin 認為,未來住宅的變化,重點為舒緩疫情、適應新生活。建築師陳宗鵠在《健康住宅設計學》中提出,「好的住宅,應是讓人越住越健康的載體。」在突發病毒傳染已成常態的現代,住宅規劃「如何減少病毒傳染」已成新趨勢。
- 智慧助理設備找到安身之地;房子仰賴科技程度將大幅上升,透過 Alexa、Siri等設備,無接觸的門、燈等都將為主流。美式庭院外,許多如同棄置的「信箱」則會成為消毒裝置,並設置更多包裹收納區。(Asian Paints)
- 住宅建材選擇,會更注重抗菌材質、空氣質量監測、紫外線處理器、天花板上,能照進太陽光的天窗、分離式空調、水源過濾系統等,都是疫情後建築界探討的新議題。(Martket Watch)
- 植物在防疫宅中有新定位;「過濾空氣和水源」聽似需高技術設計,但簡單如濾水壺、種植物也會是一種趨勢。植物除了帶來空氣清淨,烏克蘭建築師 Makhno 也點出,是因疫情讓人更嚮往「吃自己種的食物」,宅內小菜園的設計也會增加。(Dezeen)
- 家電設備的功能也在改變;「服務」特質更重於單一功能性,如空氣清淨機、聲控家具、保全系統,也更注重靜音設備,甚至將出現可感應、消毒的門廊及玄關設計、能防蚊且避免野外生物的花園等。(世界經濟論壇)
新型態住宅:遠距趨勢
封城後,各式會議中都出現孩子哭聲、寵物干擾等「情境」。居家辦公讓「非開放式空間」的渴求提升,也讓室內設計師開始將工作需求、個人隱私、安全......列入規劃。
- 流行超過百年的開放式空間設計,源自於 20 世紀「社會對家的想像」;以歐美普遍的洋房來說,廚房、餐廳往往是打通的,塑造出主婦們「一邊做晚餐,一邊督促孩子作業」、「一邊做早餐,一邊陪先生看報紙」的典型美式生活面貌。但過去兩年,這種美式住宅變成上班族爸媽的惡夢。(大西洋)
- 住屋「需要隔間」不代表人們「嚮往獨居」,相反的,歐美會出現更多「多代同堂」的環境。不只為了上班時,有長輩帶小孩,也因疫情帶走許多長者生命,在能遠距返鄉工作後,多會傾向與長輩住得近一些。(Silling Architects)圖說:歐美許多中產階級住宅的廚房、飯廳為「開放式空間」,是 20 世紀開始,工業社會對「家的想像」。圖片來源:《六人行》劇照。
「被逼著進步」的未來宅?
美國 20 世紀著名建築師 Lloyd Wright 認為,「建築除了承載人類起居,還會是當代社會進步的引擎。」每一個世代住宅設計,都反應著當代社會生活需求;「住宅被逼著進步」的情境。
- WORKTECH Academy 一份白皮書,統整美國房地產專家意見,顯示「彈性化」會是眼前世代建築的重點,尤其在商辦、租屋大樓,除了要方便搬入、搬出,還要有「智能偵測系統」判斷哪個區域沒人,自動省能源。
- 住宅的設計美學,也發生變化;對美的定義,除了外觀視覺美感,還更注重住在裡面的人,眼睛的視野、呼吸的空氣的五感之美。(詳見文末與欣寶智慧環境 CEO 訪談)
- 難道因為疫情,下個世代的房子就會一股腦的變成「防疫宅、消毒宅、共同工作空間」嗎?或許思考「怎麼讓住家更健康」、「房子會呼吸」才是回歸根本。對所謂的「好住宅」,將不再是一窩蜂追逐「越大越好」、「越靠近都會中心、黃金地段越好」的想像了。
台灣的未來宅,有哪些在地趨勢?這次《旭時報》專訪邀請到三位同時具備建築學識,又同時瞭解產業現況的專家,包括欣寶智慧環境執行長-曾婷婷、撰寫《健康宅在臺灣》等多本建築著作的雅緻住宅事業創辦人-劉志鵬、成大建築博士-謝婷婷,一起分享對未來住家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