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失智者精神行為大亂使家屬身心俱疲,只能送往安養機構?

失智者精神行為大亂使家屬身心俱疲,只能送往安養機構?

Jan 10, 2024

圖片來源 - pixabay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金馬 60 完美落幕,唯一遺憾是重量級導演侯孝賢因罹患失智症之一的阿茲海默症,從此回歸家庭休養,影迷只能透過舊作無限懷想。根據衛福部預估, 8 年後國內將有 50 萬失智症患者,沈重的照護安養問題,台灣準備好了嗎?

此次與談人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發生什麼事?

失智症不是老化,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生理性的大腦疾病。

  • 以侯孝賢罹患的阿茲海默症為例,腦中類澱粉蛋白 β(amyloid β)不正常堆積成斑塊,以及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所到之處,就會對大腦的腦細胞產生破壞。腦神經中的免疫細胞「微小膠細胞」(Microglia)及傳訊調節細胞「星狀細胞 」(Astrocyte)因為病變活化而發炎,最終引起腦神經細胞壞死而造成。

  • 其他包含腦中風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或是額葉、顳葉萎縮造成的額顳葉失智症都會讓患者在記憶流失的過程中,面對生活失能的困頓挑戰。

  • 全球有超過 5500 萬人患有癡呆症,70 歲以後每增加 5 歲,失智症盛行率就增加 1 倍,台灣快速走向人口老化國家,也使得失智症照護壓力不斷加大。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預估,到民國 159 年(2070年)失智人口將超過 84 萬人,每 100 位台灣人有 5 位失智者

(圖片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失智症協會預估,2070年每100人中就有5位失智者。(圖片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不只患者痛苦,BPSD 也讓照護者身心俱疲

每個人的記憶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流失,而失智症則會流失的比較快。記憶的流失並不可怕,怕的是患者執著在大腦退化失調所對應呈現的幻覺、妄想等「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 BPSD),往往是照顧者的最大挑戰,造成家屬沉重負擔。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高盛行率帶來的高社會風險,在台灣並沒有被正視。

  • 在失智過程當中,70% 以上的失智者都或多或少曾經出現過 BPSD,失智症除了記憶退化,還包含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等症狀,更比較嚴重的就會產生一些精神症狀,例如會有視幻覺、聽幻覺、妄想,妄想包括懷疑配偶不忠等可能造成家庭生活和諧的惡性影響。

  • 如果失智者難以釐清現實又執著於這些幻覺,如果又執著於這些和子女之間都很執著,互不相讓,甚至用指責的方式,或氣到用罵的,越罵就會越亂,這時候失智者甚至會把子女照護家屬,例如伴侶、子女等當成壞人對抗甚至拳腳相向。而且,當這些衝突導致病患壓力加重時,會更進一步破壞腦細胞,加劇病程,導致病患和照顧者間關係也愈來愈形成衝突性的惡性循環會越來越困難。

  • 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平均一個失智症患者至少牽涉來自兩個家庭的兩位無償照護員。同時,24.54% 的失智症患者有焦慮症, 30.83% 有憂鬱症。這些精神性症狀有很大的原因,來自和照護者之間不良的互動關係而造成。

未來該如何:?失智症照顧的相愛相殺何解?

失智症者的 BPSD 對患者自己和照顧家人,都造成巨大負擔,兩者之間相愛相殺的關係,也成為失智症治療和照顧的難解問題。照顧者身心俱疲可能加重失智症者因為失能恐慌而併發的憂鬱症、焦慮症等,進一步加重腦部傷害,社會大眾如何正確理解失智症和失智症照護,是人口老化社會必須做好的準備。

  • 在東方社會孝道的價值壓力下,失智症患者子女很難在第一時間就選擇送到安養機構。然而,對於失智者而言,快樂的 24 小時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家屬將患者送到專業、專心的安養機構以分擔照護壓力,不應該被視為不負責任或遺棄

  • 目前的研究多著重在病患因為生理疾病適應問題而引發的心理疾病,但是較少研究針對失智症照顧者的心理照顧進行研究。因應東方文化的社會特性,給予這些照顧者更多支援與關懷,也是失智症治療的社會需求。

  • 失智症盛行率愈高,醫療機構包含第一線的醫院、第二線的安養機構需求都會提高,未來,供給端的準備是否能跟上需求端的成長,是公共衛生政策相關單位的挑戰。

家裡已經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在有限的資源和支援系統下,應該怎麼面對沈重的照顧壓力?什麼是失智症照顧 5 字訣?怎麼評估要不要送安養機構?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張玉櫻

張玉櫻 / 特約記者

採訪寫作

王筱君

王筱君 / 主編

審訂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為什麼失智症患者會出現 BPSD?比例有多高? 5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09 23:48:02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失智症本身並不是精神病,最主要是大腦出了問題,其病理成因是腦中類澱粉蛋白 β(amyloid β)不正常堆積成斑塊,以及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所到之處,就會對大腦的腦細胞產生破壞,進而影響腦部功能。

2024-01-10 09:05:3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類澱粉蛋白一開始會沉澱在大腦的海馬迴細胞,細胞就會被破壞,大腦每個部位有不同的功能,海馬迴細胞和記憶有關,特別是短暫的記憶(幾個小時到幾天),因此患者容易記不得最近的事情。

2024-01-09 23:46:4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類澱粉蛋白再擴散到大腦前額葉,這和人們的邏輯思考、判斷、執行、決策能力有關,當前額葉被破壞,患者會整個性格大變,做事變得沒有章法,比較難控制,情緒也容易失控;當情緒調節中樞被破壞的時候,就會有莫名的焦慮、焦躁、憂鬱,如果感官的功能再被破壞的話,就容易出現幻覺、幻聽、妄想等 BPSD 的症狀。

2024-01-09 23:47:0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在失智的過程當中,70% 以上的失智者都或多或少曾經出現過 BPSD ,最主要是因為大腦本來要執行的功能,連結網絡出了問題,自然就會出現失調的行為。剛開始可能是對時間不認得,再來對地不認得,接下來當永久記憶庫被破壞時,就會變成對人的認知都出了問題,甚至包含自己的家人,例如將兒子錯認成先生,這代表大腦已退化到以前年輕時的記憶,更嚴重時連孩子都不認得了。

2024-01-09 23:47:3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形成 BPSD 的原因是大腦退化關係。人的大腦包含額葉,從生物的演化,額葉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原始慾望的控制、規則的遵守。失智症因為病程的關係,會逐漸讓額葉的功能下降,就會產生很多行為問題,產生 BPSD 的失智者,比例都蠻高的,高達 70% 以上,只是有嚴重程度上的差別

2024-01-09 23:48:2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BPSD 的症狀包含哪些? 9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0:03:44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失智症除了記憶退化,還包含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等BPSD症狀。此外還有:

迷路:外出不知如何返家。

遊走:在家裡及鄰近社區四處走動。

日落症候群:傍晚或天色昏暗時出現混亂激動不安。

睡眠障礙:日夜顛倒,白天思??睡、晚上精神卻異常亢奮躁動。

不適當性行為:例如在公共區域脫衣或不當的觸摸他人。

病態收集:約有 1/3 的患者出現此症狀,收集內容不特定。

過食行為:忘記已吃過東西,或不停的吃東西。

行動力問題:精神活動力轉弱,或出現言語、情緒、肢體攻擊。

被偷妄想:找不到東西就認為被偷了。

被害妄想:懷疑別人透過任何方式想要害自己。

嫉妒妄想:懷疑配偶有外遇。

被遺棄妄想:認為家人丟下他不管或家人不見了。

視幻覺:看到去世的親人或看到動物居多。

聽幻覺:多半是模糊的聲音,或是聽到親人的聲音。

錯認現象:錯認家、錯認他人、錯認配偶或親人,錯認看到的或聽到的是跟自己有關、錯認鏡中的自己。

2024-01-10 09:06:1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像是案例 1 失智的 A 老太太平常白天都好好的,但到了黃昏傍晚時刻,血糖降低了,便開始出現「日落症候群」(sundown syndrome),包括譫妄、BPSD,就連很照顧她的先生,她都把家中的外勞錯認為是她先生勾搭上其他的女人,大罵先生是老不修,這就是典型的 BPSD 的症狀。

2024-01-09 23:58:2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而案例 2 的 B 老太太原本是家教很嚴格的人,從小爸爸就規定女生不可在外面過夜,天黑前就要回到家。結果她現在發現天黑了怎麼還沒有回家?就跟她兒子說:「我們趕快回家!」其實她是在兒子的家,她將兒子錯認成她的弟弟,趕快催著兒子和她一起回家,這也是 BPSD 的症狀。

2024-01-09 23:58: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案例 3 的 L 先生原本是個彬彬君子,但失智後,性慾變得很強,對另一半索求很多,或是騷擾照顧他的外勞或其他人,整個人完全變了樣。關鍵原因是衝動控制的問題,大多是因為額葉的功能變差了,還有老人家老了變得像小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是因為額葉變差的關係,其實小孩的額葉控制也不好,原因就是在這裡。

2024-01-10 00:01:1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比較輕微的,可能有遊走的情況,晚上睡不著起來在家中到處遊走,或是想要衝出去;比較嚴重的就會產生一些精神症狀,例如會有視幻覺、聽幻覺、妄想,妄想包括懷疑配偶不忠,例如常有 80 多歲的失智者,懷疑配偶在外面勾引男人(或女人),嚴重的可能會發生傷害或命案,因為忌妒心變得很強。

2024-01-10 09:06:4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妄想,因為記性不好,擺在哪裡或藏在哪裡的東西找不到,產生被偷的妄想,常有這類的案例發生,失智者都會認為東西是媳婦或是外勞偷的,甚至會打他們,比較不會懷疑自己的子女,而是懷疑外人,即使原本的關係都很好,但因退化的關係而產生妄想。

2024-01-10 00:02:0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些狀況有可能會惡化,和「日落症候群」(sundown syndrome)有關係。由於失智者五官的感覺變得不是那麼靈敏,所以對於時序的變化、生物的節奏會變差。


2024-01-10 00:02: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因為腦功能退化關係,有時候也會形成比較短暫時間譫妄的狀況,就會伴隨很多比較恐怖的幻覺,所以有些老人家說看到神鬼,或是看到以前死掉的人來找他,或是有媒體報導老人家碰到魔神仔回不來,這跟譫妄都有相關,有可能在夢境的環節中跑出去,說他碰到誰,或是在外面吃草或吃土,類似這些神怪故事的狀況,通常都是跟失智和譫妄現象有關。

2024-01-10 00:03: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當額葉功能變差,約束力變差的時候,很多原始慾望就會出現,例如喜歡吃甜食;或者是記憶力不好,明明剛剛才吃過,感覺沒有吃,又想吃,所以有些失智者會一直索食,沒有滿足他的慾望的時候還會生氣。

2024-01-10 00:03:4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若失智症患者出現 BPSD 時,照顧家屬該怎麼做? 7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9:07:10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要解決這些問題,通常可以先用非藥物的方式來處理,建議 5 個字的口訣:「定靜安慮得」。正如《大學》所云:「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024-01-10 09:07:3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失智者的心沒有辦法安定下來,為什麼呢?其實失智症者雖然失去了許多記憶,但長年累積的經驗及能力並未完全消失,尤其是喜怒哀樂等情感俱在,剛開始的時候,他自己可以感受到記憶力已經在退化,接下來對於能否面面俱到地處理事情就沒有那麼有把握,日常生活中必須面對各種不方便,心裡常會感到不安,於是開始變得很焦慮、很恐慌。

2024-01-10 08:18:3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NG 的做法:

如果失智者和子女之間都很執著,互不相讓,甚至用指責的方式:「跟你講過多少遍了,這明明就是我們家,要帶你到哪裡去?」或氣到用罵的,但越罵就會越亂,這時候失智者甚至會把子女當成壞人,或認為被別人附身了,或是陌生人闖進家裡來。

2024-01-10 09:07:5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而且當壓力加重的時候,會更破壞腦細胞,腦細胞的連結網會更受傷,失智的病程會更加重,而且會加深罵他的人的負面印象,可能只記得罵他的人的壞,以前的好都不記得了,所以在照顧方面會越來越困難。

2024-01-10 08:19:3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可以這麼做:

對於失智者的不安,尤其在傍晚黃昏的時候,或是睡覺一兩個小時突然醒來的時候,失智者的時間、空間定向感會變得更亂,因此會出現驚恐害怕的情況,第一要務就要先把他的心安定下來,把整個人、事、時、地、物都安定下來

2024-01-10 08:20:0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建議可以這麼說:「爸爸(或媽媽),我是某某(用過去慣用的稱呼),你怎麼了?我們正在家裡呢!現在是半夜 2 點(帶他看看窗戶外的夜色,用大一點的日曆、時鐘指給他看)。你剛剛睡覺醒來,是想要上廁所嗎?還是要做什麼事呢?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把整個狀況釐清了,失智者應該就會慢慢的搞清楚,再乖乖去上床睡覺。

2024-01-10 08:20:3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樣就處理好了,也不需要給藥,這是最簡單而直接的方法,就是「定靜安慮得」,把整個時間和空間靜下來、專注下來、安定下來之後,才會有比較周詳的思慮,才能真正得到清楚而智慧的判斷。

2024-01-10 08:20:4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對於失智症者「失去」的部分,與突然出現的 BPSD,要如何解決與改善? 5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9:10:27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在和失智者的互動上,原則上不要一直批評他、責罵他,不要只看到他「不能」、失去的部分,要去看他「能」的部分,設法繼續維持他的生活方式及習慣。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指令清楚明確,避免把失智長輩當小孩。

2024-01-10 08:22:4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案例 C 老先生以前有老伴作伴,從來不會覺得害怕,但自從老伴走後,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家,他自己一個人總是感到驚恐。有一天他說看到家裡一堆蛇,原來是天色暗下來,失智者的感官開始變弱,家裡因為很久沒有清理打掃,許多電線纏繞,失智者把這些彎曲纏繞的電線當作蛇。志工去幫他把家裡打掃清潔之後,就再也沒有聽到他說家中有蛇了,這就是 BPSD 的狀況。

2024-01-10 08:23:0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實很多行為背後是有原因的,要幫失智者好好把心安定下來,去理解他,不要為他行為的不恰當就指責他、怪他、產生爭執,這只會加重失智者症狀的惡化。

2024-01-10 08:23: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實慈濟有很多七、八十歲的環保志工,他們的年紀都已經超過了平均失能的年齡,甚至超過台灣的平均壽命,但現在他們仍然每天很快樂地在做環保志工,因為他們發現即使自己已經一大把年紀了,還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所以他們都做得很歡喜、很快樂,他們知道自己「還有能力」做志工。

2024-01-10 08:23:4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時候有一個重點 5 字口訣:「STE2P」這對失智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Smile:微笑

Thanks:謝謝

Eye contact:眼神接觸

Embracing the moment:擁抱當下

Patience:耐心

2024-01-10 08:24:2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BPSD 造成家屬身心俱疲,把失智者送去安養機構錯了嗎? 3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8:26:12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對家屬來講,比較大的困難在於失智者的行為干擾常常會讓家屬跟鄰居或是社區居民產生一些衝突,太常發生的話就沒辦法忍受。此外,通常發生時間會合併日落症候群,很多是在晚上發生,照顧者可能白天上班,晚上要睡覺時失智者又開始亂,這下根本就不用睡了,白天也沒有精神去上班。所以要去調整這兩個問題才有機會讓 BPSD 的失智者有比較好的照顧,以及留在原生家庭的機會。

2024-01-10 08:25: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當然有時也要看家庭的支持性,若家屬人力單薄,無法照顧好失智老人,照顧品質也不會很好,雖有心,但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目標,才去考慮送失智者到適當的處所做全日型的照護,不論是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其實對於老人家來講也不失為當時最佳的處置。

2024-01-10 08:25:5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有些家庭可能家屬有很多人、也有請外勞,他們有那個能力的話,讓失智者留在家中熟悉的環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去評判家屬有沒有心,很多人都懷抱著這樣的道德束縛,反而會造成家屬更大的壓力

2024-01-10 08:26:1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以台灣現況而言,可以善用哪些日間照顧機構? 2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8:27:14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其實社區周遭有許多「日照中心」(day care center),醫院的精神科還有老人日間病房,這些地方有專業的照服員,病房還有護理人員、社工師等等,對家屬來講其實也是相當程度的喘息,可以讓失智者接受比較正式的治療、正規長照協助。對於老人家而言,快樂的 24 小時,跟很痛苦的和家人爭吵同樣是 24 小時,應該讓他快樂一點。

2024-01-10 08:26:5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些地方都會專門為老人設計一些活動、學習,比較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且和同儕互動,比較有共同的話題。在日間病房如果有症狀,還可接受治療,所以這類型資源運用在 BPSD 的老人是蠻重要的。當然很嚴重、很緊急的時候,還是要經由急性病房幫他緩解之後再回到日間病房,家人才能有持續和失智者一起生活的條件。

2024-01-10 08:27: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針對 BPSD ,在醫療和照顧上有哪些對應之策? 20 則對談comments 2024-01-10 08:41:48
李嘉富

李嘉富

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

非藥物方式:

多聽聽他,把細節講一講,試著去理解他為何這麼害怕,可能是看到影子以為看到鬼。有時候在失智者的現實感還可以被拉回來的情況下,可以透過非藥物的方式來改善,例如前述的「定靜安慮得」就是很好的方法。

2024-01-10 08:33:2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此外,新北市政府設計一個「社會處方箋」,建議預防延緩失能失智有幾個方法:「健康吃、安心睡、快樂三動(運動、動腦、良好的人際互動)」

2024-01-10 08:34:0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安心睡的部分,目前已知當人們晚上睡覺時,如果能夠熟睡,大腦細胞就可以縮小,縮小後,腦細胞和腦細胞之間的縫隙就會變大,這時候血流和腦脊髓液會滲透到細胞和細胞之間,把當天所代謝出來的毒蛋白清洗掉;可是當人們沒有得到足夠好的睡眠時,清洗的動作就沒辦法做,這時候毒蛋白就卡住,會使腦細胞產生損傷,增加失智的風險,所以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2024-01-10 08:34:5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健康吃包含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這些飲食方式對於心血管、腦部、失智,實證上面都是比較有幫助的飲食;還有一些含有 Omega-3、EPA 含量比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飲食,對於血管的發炎、情緒的舒緩也都可以獲得改善。

2024-01-10 08:36:5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快樂三動:運動、動腦、良好的人際互動,除了運動處方箋之外,還有認知促進處方、身心靈環保處方、靜觀感恩處方,這是近幾年來創建的課程,教導失智者和家屬怎樣才能夠透過正念、減壓、靜觀、感恩的方式來讓身心靈得到安定。這對憂鬱症也很有幫助,現在已經知道憂鬱症患者是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比起非憂鬱症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達兩倍之多!

2024-01-10 08:35:1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藥物方式:

如果單純是失智的個案,大部分年紀比較大,藥物的使用其實越少越單純越好,因為大部分的藥物反而會增加失智者的負擔,可是有些藥物和營養品是需要的。因為在檢測評估失智症的過程當中有幾個檢查是必須做的,第一個通常會先抽血,有些老人家吃得很簡單,抽血會發現老人家的營養不夠,常見維他命 B12 缺乏、葉酸缺乏,也會導致失智症的症狀發生;甚至發現發炎指數也上升,這些可以去處理的、可以逆轉的原因,就把它處理掉,症狀就會獲得改善。

2024-01-10 09:09:3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第二個會做的檢查是腦部的核磁共振,可能會發現是水腦、腦部腫瘤、血管型(血管循環不好)小中風過,就會開立一些促進腦部血流循環、保護腦血管的藥物,這樣也能讓失智的症狀稍微緩和。

2024-01-10 08:36:2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當這些可逆轉的原因都去除掉後,最後就剩下可能是阿茲海默症退化性的因素,根據健保規定,使用符合用在失智症藥物,例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通常這些藥物在實證方面發現除了讓記憶比較不會退化的太快之外,對 BPSD 也有緩和作用。

2024-01-10 08:36: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上述提到的「安心睡」,安眠藥其實不是最好的解方,建議使用調節血清素的藥物,能夠讓長輩不論是情緒、自律神經都可以比較安定下來,而且血清素對於腦細胞也有保護的作用,會讓神經自然活化起來。

2024-01-10 08:38:0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打造友善的環境:

營造出適合失智者與照顧者的環境,無論是物理和社會環境,都能無障礙且安全的使用。這包含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上的友善,前者包括標示簡單且清楚、地板及標示不反光、燈光適當的控制、清楚的立體空間關係;後者以合適的服務方式、容易的操作介面、適切的情境和氛圍為主。

2024-01-10 08:38:2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藍祚鴻

藍祚鴻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

碰到家人疑似有失智情況時,趕快尋求醫療協助,醫師可給予藥物和非藥物的建議,以及行為方面的調整。如果做完這些之後有效果的話,應該他的症狀就會有明顯的改善;甚至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做急性的住院治療,盡量將狀態調整好。

2024-01-10 08:38:5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過去很多研究認為失智者使用精神藥物可能會增加死亡率,但是完全不用也會有問題,有些時候還是要審時度勢,有幫助的藥物還是要使用,不能完全把它當成毒蛇猛獸。用藥的原則在於不能「只」使用藥物,要同時配合生活作息的改變,曾經看過患者用藥量很重了,但他還是白天睡覺,晚上起來吵鬧,最主要的原因是白天沒有讓他保持清醒,變成日夜顛倒,就會產生更嚴重的 BPSD 現象。

2024-01-10 08:39: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所以在給藥的時候通常會建議家屬,如果有外勞或是照顧的家人,一定要花 3~7 天的時間把失智者的作息慢慢調回來,白天不要讓他接近床,能夠坐著就不要躺著,能夠站著就不要坐著,床只當作是晚上睡覺的工具。一開始他一定會很生氣,因為本來就已經習慣累了就躺著睡覺,但是要堅持熬過這 7 天,把他的日夜作息調回來,再配合上藥物,通常 BPSD 的症狀就會減輕,得到改善。

2024-01-10 08:40:0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用藥的原則首先是根據症狀來選擇藥物,第二個要根據失智者身體的狀況來給予藥物,因為老人家可能不會只有失智症,很可能有其他慢性疾病,例如血壓、血糖、血脂等問題,所以在用藥上面就會盡量避免使用有這些副作用的藥物。

2024-01-10 08:40:2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此外,會參考他目前使用的藥物,盡量減少藥物的交互作用,舉例來講,失智方面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像是貼片、乙醯膽鹼,會抑制心律,有時候會有心臟節律問題的副作用,如果病人本來心臟節律就有問題,用藥可能就要做取捨或是減量使用。

2024-01-10 08:40:4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有些失智症藥物有很嚴重的副作用,可能會有腸胃道症狀、造成食慾下降,可能要減量或是換藥。至於抗精神病藥物會使用,但通常是合併使用,劑量會比較低,有些像是妄想、幻覺是根深蒂固的,不用這類藥物的話,恐怕不太容易好轉。

2024-01-10 08:40:5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最近有一些研究以及臨床發現,可能有一些抗憂鬱劑、褪黑激素的藥物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對於病人日夜週期調適到正常以及減少日落症候群,乃至於 BPSD 都是有幫助的。

2024-01-10 08:41:0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老人家用藥的最大原則跟年輕人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著重在症狀治療,而不是要求它痊癒,因為大腦退化了,不太可能讓大腦再重新長起來,所以它的用藥是動態的,盡量不要用處方箋的方式,否則處方箋一開就是長期,醫生比較不容易掌握一些細微的變化。盡量還是希望老人家定期回診,醫生隨時根據他的情況做動態的調整。

2024-01-10 08:41:2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此外,可以使用魚油、維他命 E 等營養補充品,或是吃一些核果類,以及維持運動習慣,都有證據認為可能是有效果的,可以延緩退化的發生。還有家中的日期、時鐘用大一點的,這都是可以為失智者設計的。

2024-01-10 08:41:4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日本新創 QUANDO 優化遠端通訊,化解高齡化、缺工危機

日本新創 QUANDO 優化遠端通訊,化解高齡化、缺工危機

出生於日本北九州的下岡純一郎,家鄉為鋼鐵工業重鎮,他看到人口高齡化、技術斷層、訊息傳播效率低等問題,開發出智能通訊系統,讓遠端與現場工程師溝通更順利,達到有效的協作方式?

2022-10-28 11:30:00

人口老化只會造成國家危機嗎?如何讓銀髮族改寫經濟?

人口老化只會造成國家危機嗎?如何讓銀髮族改寫經濟?

多數人提到「社會高齡化」時,總會連結到青年負擔重、總體生產力下降。但是這些究竟是真實現況,還是長久以來的刻版印象?或許現況並沒有我們想得這麼糟。

2022-04-05 10:0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