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失智症不是老化,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生理性的大腦疾病。
以侯孝賢罹患的阿茲海默症為例,腦中類澱粉蛋白 β(amyloid β)不正常堆積成斑塊,以及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所到之處,就會對大腦的腦細胞產生破壞。腦神經中的免疫細胞「微小膠細胞」(Microglia)及傳訊調節細胞「星狀細胞 」(Astrocyte)因為病變活化而發炎,最終引起腦神經細胞壞死而造成。
其他包含腦中風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或是額葉、顳葉萎縮造成的額顳葉失智症都會讓患者在記憶流失的過程中,面對生活失能的困頓挑戰。
全球有超過 5500 萬人患有癡呆症,70 歲以後每增加 5 歲,失智症盛行率就增加 1 倍,台灣快速走向人口老化國家,也使得失智症照護壓力不斷加大。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預估,到民國 159 年(2070年)失智人口將超過 84 萬人,每 100 位台灣人有 5 位失智者。
不只患者痛苦,BPSD 也讓照護者身心俱疲
每個人的記憶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流失,而失智症則會流失的比較快。記憶的流失並不可怕,怕的是患者執著在大腦退化失調所對應呈現的幻覺、妄想等「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 BPSD),往往是照顧者的最大挑戰,造成家屬沉重負擔。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高盛行率帶來的高社會風險,在台灣並沒有被正視。
在失智過程當中,70% 以上的失智者都或多或少曾經出現過 BPSD,失智症除了記憶退化,還包含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等症狀,更比較嚴重的就會產生一些精神症狀,例如會有視幻覺、聽幻覺、妄想,妄想包括懷疑配偶不忠等可能造成家庭生活和諧的惡性影響。
如果失智者難以釐清現實又執著於這些幻覺,如果又執著於這些和子女之間都很執著,互不相讓,甚至用指責的方式,或氣到用罵的,越罵就會越亂,這時候失智者甚至會把子女照護家屬,例如伴侶、子女等當成壞人對抗甚至拳腳相向。而且,當這些衝突導致病患壓力加重時,會更進一步破壞腦細胞,加劇病程,導致病患和照顧者間關係也愈來愈形成衝突性的惡性循環會越來越困難。
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平均一個失智症患者至少牽涉來自兩個家庭的兩位無償照護員。同時,24.54% 的失智症患者有焦慮症, 30.83% 有憂鬱症。這些精神性症狀有很大的原因,來自和照護者之間不良的互動關係而造成。
未來該如何:?失智症照顧的相愛相殺何解?
失智症者的 BPSD 對患者自己和照顧家人,都造成巨大負擔,兩者之間相愛相殺的關係,也成為失智症治療和照顧的難解問題。照顧者身心俱疲可能加重失智症者因為失能恐慌而併發的憂鬱症、焦慮症等,進一步加重腦部傷害,社會大眾如何正確理解失智症和失智症照護,是人口老化社會必須做好的準備。
在東方社會孝道的價值壓力下,失智症患者子女很難在第一時間就選擇送到安養機構。然而,對於失智者而言,快樂的 24 小時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家屬將患者送到專業、專心的安養機構以分擔照護壓力,不應該被視為不負責任或遺棄。
目前的研究多著重在病患因為生理疾病適應問題而引發的心理疾病,但是較少研究針對失智症照顧者的心理照顧進行研究。因應東方文化的社會特性,給予這些照顧者更多支援與關懷,也是失智症治療的社會需求。
失智症盛行率愈高,醫療機構包含第一線的醫院、第二線的安養機構需求都會提高,未來,供給端的準備是否能跟上需求端的成長,是公共衛生政策相關單位的挑戰。
家裡已經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在有限的資源和支援系統下,應該怎麼面對沈重的照顧壓力?什麼是失智症照顧 5 字訣?怎麼評估要不要送安養機構?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