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收入微薄的豪賭:Open AI 之外,岌岌可危的其他 AI 新創

收入微薄的豪賭:Open AI 之外,岌岌可危的其他 AI 新創

May 10, 2024

Open AI 的強勁對手、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需在支出與收入之間取得平衡。(圖面來源:Dado Ruvic via REUTERS/達志影像)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新創募資能量低迷的 2023 年,Open AI 收入創新高,使得 AI 新創成為多數投資人的唯一目標,尤其是科技巨頭花費前所未有的巨額資金投資 AI 新創公司,以避免在生成式 AI 熱潮中落後。然而今年 3 月以來,幾家標誌性 AI 新創公司卻在商業模式未明下屢逢危機。這些收到大筆資金的 AI 新創公司,必須想辦法拉近支出與銷售之間的差距。

發生什麼事?

AI 新創 Inflection 去年(2023)籌集了超過 10 億美元,估值為 40 億美元,主要投資者是微軟(Microsoft)。今年(2024) 3 月,Inflection 的聯合創始人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和卡倫・西蒙彦(Karén Simonyan)將前往微軟,領導新成立的 AI 部門,多名 Inflection 員工也隨之加入微軟。

至於同為聯合創始人的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則留下來,與新任首席執行長肖恩懷特(Sean White)一起努力挽救 Inflection 的剩餘資產。

Inflection 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紐約時報》引述一位投資者的說法,Inflection 在去年 5 月推出 AI 聊天機器人 Pi 後,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除非繼續籌集到巨額資金,否則公司無法繼續研發產品,去跟 Gemini 和 OpenAI 等生成式 AI 同步競爭。 

在新創募資低迷的 2023 年,AI 新創的數量不斷增加,而且持續獲得大規模投資。追蹤新創產業動態的 PitchBook 統計,截至去年 9 月 30 日,籌集最多資金的 10 家生成式 AI 新創,從投資者身上募集了 214 億美元,高於 2022 年的 51 億美元。若把所有 AI 新創總和起來看,投資者已向約 26,000 家 AI 和機器學習新創公司注資 3,300 億美元,這比 2018 年至 2020 年之間,投資者共資助 20,350 家公司的金額多出三分之二。

科技巨頭和投資人在利率高漲下,前仆後繼投向 AI 領域,但多數 AI 新創卻都面臨龐大財務壓力。Inflection 所面臨的經營困境,並不是單一特例。

AI新創面臨財務壓力

Open AI 的強勁對手, Anthropic 的大型語言模型  Claude,是由前 Open AI 研究员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開發。

  • 亞馬遜(Amazon)是 Anthropic 的一大金主。3 月底,亞馬遜投資 27.5 億美元,加上去年 9 月投資的 12.5 億美元,總共 40 億美元,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創投交易
  • 去年,Google 也承諾向 Anthropic 投資 20 億美元,此前 Google 曾確認已持有這家新創公司 10% 的股份。
  • 然而,相較於營運支出,Anthropic 的產品收入十分微薄。兩位熟悉該公司財務狀況的人士表示,儘管 Anthropic 在亞馬遜、Google等公司支持下已籌集超過 70 億美元的資金,每年支出約 20 億美元,但收入僅約 1.5 億至 2 億美元。

提供圖像生成服務的 Stability AI,是另一家財務吃緊的新創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伊瑪德・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宣布辭職,莫斯塔克離開時,正值公司持續陷入困境之際。

《彭博社》報導,Stability AI 在 2022 年籌集了 1.01 億美元,成為獨角獸公司,同年 10 月,更從英特爾(Intel)獲得近 5000 萬美元的資金。但 Stability AI 仍面臨財務壓力,截至去年 10 月,公司每月支出估計為 800 萬美元,但當時仍在職的莫斯塔克在 X 發表貼文(該貼文已刪除)指出,去年 8 月的收入為 120 萬美元,顯示出 Stability AI 入不敷出的處境。

且在莫斯塔克辭職後,建立 Stability AI 原創技術團隊的其中幾位研究人員也辭職了,並且裁員全球員工總數約 10 %。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林莉庭

林莉庭 / 研究員

編譯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馬斯克槓上 OpenAI:AI 開源之爭背後的私人恩怨

馬斯克槓上 OpenAI:AI 開源之爭背後的私人恩怨

「非營利組織」OpenAI 創立於 2015 年,卻由於訓練 AI 需要大量資金,逐漸轉型為一間私人公司,與微軟有密切合作。2 月 29 日,當年的共同創辦人馬斯克控告 OpenAI,指責執行長奧特曼違反非營利的創立初衷,開發 AI 不再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而是為了賺錢,並要求他公開人工智慧的技術。然而,馬斯克的真正目的,或許不是在贏得訴。

2024-03-14 10:25:00

新創如何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注入活水?

新創如何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注入活水?

新創企業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對市場敏銳的觀察,走在產業趨勢的最前端。多數的新創營運,以數位思維出發,甚至以提供數位工具為服務。如此一來,新創仍有數位轉型的需求嗎?還是其實新創就是數位轉型本身?

2022-05-27 11:3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