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新創如何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注入活水?

新創如何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注入活水?

May 27, 2022

新創企業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對市場敏銳的觀察,走在產業趨勢的最前端。多數的新創營運,以數位思維出發,甚至以提供數位工具為服務。如此一來,新創仍有數位轉型的需求嗎?還是其實新創就是數位轉型本身?

# 面對數位轉型浪潮,新創扮演什麼角色? # 不僅是供給方也是需求方 # 可能用低成本數位化嗎?

王縈緹

王縈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Pexel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此次與談人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發生什麼事?

隨著數位化的普及,產業迎來了更多發展的空間,再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許多實體通路被迫線上化。在後疫時代,「數位」儼然已成為驅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

  • 根據勤業眾信研究指出,企業的數位化程度每提高 1%,其生產力就可增加 0.7%。可見,數位轉型不再只是一種商業「選擇」,而是大、中、小企業都「必然」面對的課題。


新創有數位轉型的需求嗎?

新創對市場敏銳高、能彈性應變、思維新穎,並為產業提供跨領域的創新服務,如:人工智慧應用、智慧健康醫療、金融科技、電商、區塊鏈等等。也因應能快速掌握趨勢變化,新創使用數位工具的比例較高。那麼新創公司還有數位轉型的需求嗎?

  • 時代變遷的速度,總趕不上科技進化的腳步,即便是提供數位工具、輔導企業轉型的資訊服務業者,也有數位轉型的需求。因應市場需求不斷的變動,以及服務的產業非常多元,資訊服務業者必須能做出敏捷的調整,讓數位轉型結合最新的「產業知識」。(詳見文末 DTA 數位媒體總監林欣曄訪談)

    • 很多新創所提供的數位服務是與時俱進的,其中定期訓練員工對數位技能的掌握度,以及提升對數位資訊的了解,也是數位轉型必經的部份。
    • 雖然相對高資本的企業,新創亦屬小而美,但利用數位轉型搭配新創的新穎創意,有機會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降低成本、讓流程更有效率,最終達到提高與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力。
  • 新創企業是一個不斷摸索與嘗試的過程,因此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轉型,如台灣軟體新創獨角獸《玩美移動》,為解決母公司《訊連》所推出的圖像編輯軟體,難以在手機、平板上找到機會,便透過 AR 擴增實境、AI 人工智慧的照相技術等,打造全新的商業領域,成功聚焦在美妝和時尚領域。(詳見文末 TA台灣創速執行合夥人顧及然訪談)


數位轉型只能高成本投入嗎?

新創有著無限的創意,但資金不足往往是共同難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 比起高成本投入,對於中小企業及新創公司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更是成功的關鍵,如原本利用 AI 分析影音內容廣告的《Viscovery》,在發現影像市場的成本過高後,將合作對象改鎖定為中小型零售業,以相同的技術背景,轉為提供 AI 影像辨識結帳,以量取勝、頻繁接案,最終成功切入零售業,協助提升結帳效率與購物體驗。(詳見文末 DTA 數位媒體總監林欣曄訪談)
  • 數位轉型包含了許多面向,培養數位人才的及改變為數位 mindset ,才是最耗時耗力的。相對而言,數位工具的使用較於簡單,可做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詳見文末 勤業新創事業服務團隊負責人張鼎聲訪談)
  • 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種工具,但絕不是所有工具都能解決問題。企業對「數據技術」的投資,可視為是踏入數位化的起點,幫助領導者更了解市場趨勢、分析客戶期望,明確知道公司方向後,才能選擇對的工具,進而從小的痛點改善起。(Forbes


未來會如何?

新創不見得是產業的巨頭,但絕對是創新的先鋒。有許多創新產品及產業顧問服務多來自新創公司,因此新創公司不僅是數位轉型的需求方,更兼具著供給方的角色,其本身也可能是帶動數位轉型的領頭羊。

  • 對於新創來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與其改善自己的弱點,不如強化自己的優點,而弱點則尋求合作對象來補足,未來會以「打群架」為趨勢,由大企業提供「資源」給予機會、小企業提供「技術」帶動轉型,以互助的方式發揮 1+1>2 的力量。
  • 研華近年積極啟動轉型並與新創合作,策略投資處投資代表—劉蔚廷表示:「與共創夥伴的合作上,不僅由研華協助提供資源,新創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在營運調整彈性,及市場第一線變化敏感度,都相對更高。」雙方各司其職,互補專長放大各自的優勢,共同開拓產業新道路。(中時
  • 數位轉型也是促使台灣企業搭建與國際之間的交流管道。在 5 月 24-27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舉辦的亞洲指標新創平台 InnoVEX,吸引全球新創團隊來台尋找商機。同時間舉辦的「InnoVEX 2022  論壇」,邀集海內外產業與學術界專家,現場發表 5G、AI、電動車及運動科技等最新趨勢。
  • 在 InnoVEX 2022 系列論壇中,由《旭時報》承辦的「串連 ESG 與數位轉型」論壇,深入探討如何重新定位台灣,成為全球創新產業供應鏈的關鍵樞紐,加速 ESG 轉型Anchor Taiwan 創辦人邱懷萱在《旭時報》分享,遠東新世紀與美國新創 LanzaTech 合作研發「碳廢氣布」,導入碳捕捉技術抓住廢氣,並回收再製,結合數位化,推動碳排僅次於石化業的紡織業擁抱 ESG,不僅讓美國新創成功與亞洲市場接軌, 也使台灣企業有機會與 Zara、Lululemon 等等國際服飾品牌合作。(Greenbiz
  • 數位轉型不僅是帶動產業升級,更進一步實現智慧城市。在論壇中,威摩科技(WeMo Scooter)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分享,WeMo 不僅提供共享機車服務,更進階提供「WeMo Nexus 交通解決方案」,以物聯網應用科技,將企業、交通運輸公司等整合在以 ESG 為核心的生態系統,有效增加企業利潤與效能。同時透過蒐集城市的龐大環境數據與智慧分析,打造如移動式空氣品質預測平台等應用,實現智慧城市。

新創怎麼帶著有別於傳統企業的創新精神,讓做出更獨樹一幟的數位轉型?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新創的特質為創新思維、彈性,那麼還有數位轉型的必要性嗎?通常是哪個產業的新創會有此需求?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數位轉型的需求是永不間斷且與時俱進的。首先,數位轉型是全球趨勢,再加上疫情的衝擊,以出口為主的台灣近乎任何產業都有這樣的需求。第二、對「小而美」的新創來說,盡量降低成本是很重要的,雖然無法用高資本與大企業做競爭,但可透過對市場敏銳的觀察,用數位轉型來改變商業模式以降低成本,並配合市場的需求作敏捷的調整。

舉例來說,製造業的新創會希望透過數位工具,優化客戶開發系統、加速內部流程管理的效率等,這些技術上需要持續精進之處,對於技術型新創是一個投入的機會點。且即使是本來就提供數位技術的資服新創,都仍一直在面臨轉型的需求,他們的挑戰不在於熟悉數位工具的使用,而是了解服務對象的 domain know-how(產業知識),利用數位工具結合 domain know-how,正是資服新創數位轉型的重點,由此也可說明並不是只要引進數位工具做到數位化就是數位轉型,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產業的特性,且數位工具推陳出新的速度極快,員工訓練和組織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轉型部分。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我認為新創需要轉型的需求及可能性較小,新創的定義大多是立足在提供新類型的服務或技術,以台灣目前來說我們稱之的新創企業大部分都於近 10 年內成立,最久也不會超過 15 年,也因此數位化的程度相較於傳統公司高出許多。

當然面對市場趨勢的快速變動,新創在數位組織及數位營運上,是一直不斷的在與時俱進的,比傳統企業更具彈性,在數位管理上的決策也相對快速,舉例來說許多新創早在疫情前就已使用多樣數位工具,如:Slack、雲端、Teams、Google Workspace 等等,甚至有很多早已是遠距作業的模式,因此在面對疫情時的陣痛期相對較不受影響,也能維持營運不中斷。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要先確定何謂新創?現在很多人會以 Bytedance、Stripe、OpenSea 等獨角獸作為代表,但實際上,這些企業是比較典型的「數位新創」企業,但新創並不侷限在「數位」這件事上,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新創企業就是天生數位化的企業,否則就沒有探討這個題目的必要了。此外,新創企業相較於一般企業的優勢就是靈活、彈性、沒有既定包袱與框架,所以無論是否一開始就是以數位工具作為發展基礎,都能夠快速的根據實際需求採取較符合市場需求的運作方式,只不過在資金、人才等資源上會比較拮据,沒辦法採取豪華的手段來進行數位化工作。

普遍而言,台灣的新創企業主要以...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服務創新為主(41%),其次分別為產品創新(26%)、商業模式創新(20%),純粹技術創新的只有13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數位轉型一定得高成本投入嗎?對於資金較於不足的新創,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不可否認某種程度來說,數位轉型確實需要相當成本的投入,但是並不代表高資金就一定會成功,最重要還是在於「找到成功的方法」,對新創來說如何用較低的成本,連結到成功的途徑,比起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更為關鍵,如:研發AI辨識結帳系統的 Viscovery,在初期原本是瞄準用 AI 分析影音內容的關聯廣告,並以騰訊、搜狐這樣的大型中國影音平台為客群,但發現中國投入這方面資金相當多,影相市場近乎是產業巨頭才有發展的機會,因此 Viscovery 在不放棄原本技術的前提下,嘗試調轉方向,服務對象從大型企業轉為與中小型企業合作,從頻繁接案開始練兵,慢慢找到自己的優勢,於是最後成功切入零售產業,協助他們採用AI辨識結帳系統。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數位轉型涵蓋很大的面向,除了大家都聽過的數位工具,最重要的層面其實是「數位人才的培養」,以及「數位 mindset 的建立」,也是數位轉型過程中最花時間也最難溝通的項目,若要以低成本、少量性的投入,可以從簡單的「數位工具」進行著手,如:數據技術, 建立資料庫等等,藉由使用數位工具為轉型的切入點,慢慢的企業也能從中累積數位 mindset。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同樣以《完美移動》為例,早在專案孵化階段,《訊連》就已經陸續投入了 3000 萬美元(約 9 億台幣)的資金來發展,這已經遠超出一般台灣新創企業在早期階段可以拿到的資金。美國矽谷新創企業在種子期(Seed Stage)可以獲得的平均募資金額為 470 萬美元(約 1.4 億台幣),歐盟則為 179 萬美元(約 5370 萬台幣),相較之下,台灣新創在早期階段很少能夠獲得如此鉅資,僅有少數新創像是《Appier 沛星》首輪獲得 600 萬美元資金、《gogoro》早期就獲得王雪紅和尹衍樑約 1000 萬美元的注資,資金不足的確是台灣新創的共同難題。

有鑑於此,《TA台灣創速》自 2016 年成立起,就專注於早期階段的新創企業投資與輔導,並成功讓這些新創企業的估值成長了十倍...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基金投資回報倍數(TVPI)也高達三倍,也充分顯示台灣新創企業的創意、技術、潛力不輸國外新創團隊,證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通常新創的規模都不大,若單打獨鬥的成效有限,以共創、合作的方式是否能有助於提升成效?該如何擬定方針加速轉型腳步?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台灣過去在市場上很常出現減法競爭的情況,也就是公司為了訂單而自砍利潤、削價競爭,這並不利於產業的發展,但現在在業界我們形容這是一個「打群架」的時代,新創的規模通常較小、資源較少,與其要改善弱點不如強化優點,若以站在巨人肩膀的方式,不足的部分尋求合適的合作對象來補足,對雙方都有益處,截長補短、資源共享。

例如 Frontier 臺灣通用紡織透過「Frontier 數位紡織雲平台」,以及舉辦「數位紡織高峰會」等年度活動,邀集海內外知名的數位紡織技術與電商龍頭,來推動紡織業數位生態系的建立。DTA 研究認為「生態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新創可藉此提高自己的產業地位,同時協助整體產業的發展。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數位化並非一夕之間,要從上面佈達轉型到下層執行指令,這是一個漸進式且漫長的過程,因此若組織內有一群人帶著數位的 mindset,漸進式的影響其他人,會讓轉型比較有機會。如:國泰金控積極投入金融科技創新應用領域,成立了數位數據技科暨發展中心「數數發中心」,以各 Business Unit 或事業群需求出發,由數數發中心尋找集團數位轉型的外在合作夥伴,這就是一個很好透過外部創新而進行數位轉型例子。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新創企業是一個不斷摸索與嘗試的過程,所以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轉型,不僅僅侷限在數位轉型,除了少數得天獨厚的新創企業像是 gogoro、APPIER、玩美移動.... 之外,大部分新創企業都是缺人、缺錢、缺資源,所以,我還是比較鼓勵新創企業要善加利用加速器這類機構,一方面能獲得初期啟動資金,一方面能獲得各行各業創業導師的輔導,能夠更安全有效的走過早期階段,並進入成熟期的資金募集階段。

此外...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根據 KPMG 的新創白皮書顯示,2021 年全球新創募資金額創下 6210 億美元的新高,其中來自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新創該如何怎麼找出轉型重點,可先著墨的方向為何?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可從小處、較於緊急的痛點著手,尤其以越小越好,越容易解決的問題為優先,能夠比較有效且快速的看到成果,也會加強業主對數位轉型的信心,且應先了解自己的問題為何,再搭配適合的數位工具找出解方,若是一律盲從數位工具分析的結果來下決策,反而會影響公司運作的靈活度、被工具限制住。例如有些 AI 公司在做完一個題目後,緊接著到另一領域去做嘗試,導致眾人對於新創公司往往有「一直在試錯」的刻板印象;相對的若採取的策略是透過選定題目、深入投資,再針對用戶需求做產品深化、技術優化,來建立使用案例,協助一兩個大企業建立實際應用案例、營運案例後,自然會產生口碑效應。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對新創企業而言,每一步都是在驗證構想是否可行,都是在嘗試如何讓自己生存下來,所以在面對市場的變動及競爭,都要比一般成熟企業更加敏捷。廣泛而言,數位轉型是一個結合數位科技與既存營運模式的過程,從營運流程、價值主張、顧客體驗、數位文化,到徹底轉型成為一個極為靈敏,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為核心,且不斷更新、持續轉型的組織。

這幾年因為中美貿易戰、COVID-19 疫情、通貨膨脹等多重因素的交錯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動與挑戰,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數位成熟度對於組織來說的重要性,如果新創企業沒有掌握這個大趨勢,就很難在這波大環境的變動下存活。

所謂掌握大趨勢又區分為兩個面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一、抓住機遇發展出能夠協助傳統產業、企業邁向數位轉型的技術與商品,像是 91APP、Appier 沛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新創做轉型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為何?如何打破這樣的僵局?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新創雖然有技術,但服務的對象是否具備轉型的思維、動機,並願意投入資金,會是新創需要突破的困難點,讓企業決策者的觀念從 Why 為何要做,轉變到想知道 How怎麼做,讓企業理解數位轉型的重要,會是多數新創面臨的第一項難題。再者,尤其是資服的新創,當服務的產業相當多元時,必須了解每個市場以及企業本身會遇到的痛點,需要根據合作對象的需求來新增產業知識,因此有些資服業者會先以選擇鎖定某個領域為策略,除了積極參與政府計畫,更好的方式是透過供需媒合 SIG,來找到著手的方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所謂轉型困難就在於充滿不確定性,以及需要一批勇敢嘗試失敗的人,無論是對傳統企業還是新創企業都是一樣的,其實,新創就是一個不斷摸索與嘗試的過程,所以,比較難以一般企業的「轉型」角度來看,這也是為什麼新創企業要不斷反覆執行 PMF(Product Market Fit)以及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驗證,目的就是為了找出具體可行的 Value Proposition (商業模式畫布的價值主張)。

換個角度來看,在確認商業模式之前,新創其實是一直在做轉型,以近期剛誕生的台灣軟體新創獨角獸《玩美移動》來看...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創立七年全系列 APP 下載量突破 10 億次、公司估值達 14 億美元,原本也只是母公司《訊連》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面對數位浪潮,什麼樣特質的新創公司可以扮演助力的關鍵角色?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資服業者在數位轉型上是很重要的供給方,確實是很適合當領頭羊,當他們提供好的工具使用、好的顧問服務時,可讓產業理解數位轉型是有其道理存在,進而去帶動整個產業更了解轉型的方向。

除了資服業者外,新創公司的優勢在於創意及彈性,所謂「能轉身」的新創,代表不因襲於固有做法,而且願意去擁抱各種可能性,數位轉型其實就是在提供這樣的可能性。我們建議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與其改善缺點、不如強化優點,其他可透過合作夥伴來補足。只要有一個成功轉型的案例出現,也會順勢激發該領域內其他企業想跟進的念頭。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有一部份的新創公司以,提供新穎的數位工具為主要服務,雖然許多科技大廠也有相關的研發,但相較之下新創公司因為初期開發成本較低,因此有機會在定價策略也會比大公司更有優勢,也更有彈性。對於較大型的企業來說在一開始做數位轉型時,若有機會使用新創公司的產品,可以先少量的試用並取得較高的應用彈性及成本優勢。例如:智慧製造相關的新創公司— Smart Tag 智慧貼紙、偲倢科技等,他們利用 AIoT 的裝置搭配 AI 模組,監控機台狀況或是提升檢測效率及減少人工成本,這些由新創開發的數位工具都有助於工業、製造業等傳產,踏入數位化的第一步。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有太多領域可以提供新創企業發展成為數位轉型的領頭羊,大部分新創企業對於數位科技並不陌生,甚至具備豐富的技術與經驗,尤其在面對疫情挑戰下,更能夠充分發揮新創優勢,以去年 2021 X-PITCH 大賽為例,冠軍隊伍就是一位旅居美國台灣人創辦的《IronYun 鐵雲》AI 視頻監控軟體平台,透過肢體動作的影像辨識與分析,能夠預先針對肢體行為進行安全判斷,已經成功被美國國防部、Amazon、迪士尼 ESPN、福士汽車、NVIDIA、Acer、台達電等導入使用。

第二名的《Dayta AI》智慧零售新創,提供雲端視頻分析解決方案予購物中心、零售店和餐廳,客戶包括新世界發展、太古地產、新鴻基地產、華懋集團、時代廣場、LVMH、Prada等。

另一個例子是新加坡的《X0PA AI》人才招聘 SaaS 平台,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聘雇效率、降低人員流動率,主要服務企業、政府及教育機構,客戶包括微軟、NVIDIA、英特爾、甲骨文、SAP 等,被 IDC 公認為亞太區人工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四家創新公司之一。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新創如何發揮現有優勢,帶動市場產業轉型?帶著新穎精神,做出更獨樹一幟的數位轉型?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林欣曄

林欣曄

寶島聯播網主持人 / 數位資安作家

新創很大的優勢在於「敏銳的嗅覺」,許多新創創辦人都會利用其本身經驗所具備的產業背景知識、對市場現況與問題的了解,並能夠掌握全球經濟環境新的趨勢,結合數位工具的應用,在適當的時機做機敏的調整,並觀察到其他條可以發展的道路。

例如:福爾摩沙氣候智慧服務公司,運用其原本對於生物環境工程的專業知識,搭上了許多大企業都正在關注的 ESG 永續發展議題,用數位工具替企業做碳盤查,提供減碳的諮詢顧問服務等,即為一個有成功潛力的案例。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鼎聲

張鼎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新創的優點在於有很多很好的新技術以及新應用,但缺點在於對產業的知識較不足,因此必須透過企業做實際的驗證。但對於規模及資源都較小的新創來說,自己做驗證是具有相當困難度的,若可以由客戶,或是系統廠商(SI公司)與大企業一同相輔相成的做協作,由新創提供服務,幫助企業數位轉型;企業也給予新創機會,驗證技術在市場的機制如何,如此一來會是很好的互助模式。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顧及然

顧及然

XCEL NEXT創投&TA台灣創速 執行合夥人

據 CB Insight 2021 年的統計,全球有 1066 支獨角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企業)遍佈 38 個國家,顯示全球新創生態圈已從美國為核心,逐步擴散至中國、印度、英國、以色列等,成為各國產業創新的動力來源之一。舉例,美國太空總署(NASA)旗下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所開發的火星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就運用了新創企業 Beyond Limits 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協助好奇號在火星進行了 3000 多個日子的分析與判斷工作。不但如此,該公司的 AI 技術系統更跨足到能源產業,協助 BP 石油集團優化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決策方案,開發出石油配方建議系統、石油製程操作檢引系統等 SaaS 產品,成功改變美國、日本、台灣等地石油公司的研發工作。

此外,台灣新創企業...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iStaging 愛實境》更是領先全球的 AR 擴增實境及 VR 虛擬實境內容平台,透過 AI 運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InnoVEX 2022 獎千萬,選拔全球頂尖 ICT 新創團隊

InnoVEX 2022 獎千萬,選拔全球頂尖 ICT 新創團隊

延續去年全球創投的豐收,做為亞洲指標性的 ICT 新創交流平台 InnoVEX,即將在 2022 年五月重新回歸,線上與實體同步舉辦競賽活動與論壇,為台灣、國際的新創團隊與創投,提供接軌國際市場的機會。

2022-04-20 17:59:00

新創如何擁抱 ESG,創出商機?

新創如何擁抱 ESG,創出商機?

當 ESG 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 DNA 時,新創如何擁抱ESG、創新商機?

2022-05-06 17:23:00

Anchor Taiwan 邱懷萱:新創站上巨人肩膀的絕佳時刻

Anchor Taiwan 邱懷萱:新創站上巨人肩膀的絕佳時刻

由世界前 30 大超級玩家主導的新世界,台灣的機會在哪裡?新創可以不管優勢,從零開始打掉重練,也可以選擇衡量台灣優勢,站上巨人肩膀,靈活應用後,一起跟上全球經濟創新加速引擎。

2021-10-07 11:00:00

第一間餐飲科技加速器,扶田資本如何用科技改造台灣餐飲業?

第一間餐飲科技加速器,扶田資本如何用科技改造台灣餐飲業?

台灣作為餐飲大國,也是科技強國,在食品餐飲科技的創新投資熱潮中有什麼機會?

科技報橘

數據洞察驅動在地旅遊聚落數位轉型,疫情下創新生機

數據洞察驅動在地旅遊聚落數位轉型,疫情下創新生機

疫情海嘯席捲而來,旅行業者苦思生存之際,以國外旅遊為主力的雄獅旅遊集團早在 17 年前布局數位平台欣傳媒,利用平台數據洞察的行銷力即刻轉型、發展國內精緻旅遊,帶動在地文化聚落數位化,創出生機。

2021-11-05 10:38: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