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貝特朗・巴德爾(Bertrand Badré),前世界銀行董事總經理,是「像橘子的藍永續基金(Blue like an Orange Sustainable Capital)」執行長兼創辦人,也是《金融能否拯救世界?(Can Finance Save the World?)》的作者。另一位作者肖逸夫(Yves Tiberghien),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榮譽院長和政治學教授,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訪問學者。
(發自巴黎/溫哥華)當今的經濟前景呈現自相矛盾的情況。以科技和能源為首的全球市場,正對短期利潤高漲感到興高采烈,同時,上個月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春季會議氣氛,卻明顯沉悶。這兩個通常發表平淡言論的全球機構,發出了強烈警告,認為有關經濟分裂的風險正日益增加。
「在近 200 個國家主權為基礎的地緣政治體系中,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還是能夠順利運作。」上述的想法,向來體現了一定程度的理想主義。或者這更像是某種傲慢的狂想。畢竟,這種怪異的依存,在 1930 年代就曾崩潰過,而且由此產生的分裂情況,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曾經,一度重建的全球經濟體系
但理想主義並未消亡,(二戰)隨後,全球體系展開重建,奠基於一套經過協議的規則、共享的國際機構、一定程度的互相容忍,以及危機管理。從一開始,安全方面的考量,就被盡可能地與經濟區隔,這在 1990 年代變得尤其重要,因為當時有一些採用不同政體制度的國家,開始融入全球經濟。
然而,如今這個依存體系的基礎正迅速崩塌,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似乎已經陷入倒退。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首席副總裁吉塔・戈皮納斯(Gita Gopinath)最近所解釋的那樣,經濟分裂可能對貿易產生深遠影響,例如效率降低、增加全球總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這種經濟分裂的情況還可能減少流向南半球的資本,破壞全球公共財(包括氣候行動)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