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摩天大樓背後的權力與風險:全球城市的高度競賽

摩天大樓背後的權力與風險:全球城市的高度競賽

Sep 23, 2024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超高大樓吉達塔的建設在停擺四年多後重新啟動,將成為第一座高達 1000 公尺的摩天大樓,象徵著沙烏地阿拉伯的財務和經濟力量。全球超高建築的潮流,不僅反映了科技進步,更透露出各地政治與文化的深層意圖。

摩天大樓是一種國家展現雄心壯志和鋼鐵實力的象徵。沙烏地阿拉伯想要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並不令人意外。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 2010 年建成的杜拜哈里發塔(Khalifa Tower),高度 828 公尺。隔年,同樣在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就宣布,要興建超越哈里發塔的建築,也是全世界第一棟超過 1,000 公尺的建築吉達塔(Jeddah Tower),並由美國知名建築師事務所 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 Architecture 負責。

然而,就和世界上其他的摩天大樓一樣,吉達塔自 2013 年正式開工以來一直充滿波折。2018 年,主要承包商沙烏地賓拉登集團在國內反腐行動裡中鏢落馬被迫債務重整,吉達塔的建設因此暫停,緊接著的 COVID-19 疫情,讓只完成約三分之一鋼材架構的吉達塔,又在沙漠的風沙中孤獨矗立了 4 年。


去年(2023),吉達塔傳出重啟建設的消息,如果沒有其他摩天大樓競爭,而且一切順利,那麼完工後吉達塔將成為全球最高摩天大樓,170 層樓高的建築,內部將包括豪華公寓、酒店房間和辦公室。在上面可以觀賞全新金融區,同時俯瞰紅海(Red Sea)。

全球最高摩天大樓背後的經濟野心與文化自信:吉達塔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這棟大樓花費約 12 億美元,但相較於沙烏地阿拉伯在相應的基礎設施開發、吸引遊客和重新定位全球舞台定位,林林總總超過 1 兆美元的花費來看,這只是九牛一毛。「這棟類似鋸齒玻璃碎片的塔樓,象徵著王國的力量,」阿勒瓦利德王子這樣說,「它傳遞了一個財務和經濟信息,不容忽視。」

吉達塔是阿勒瓦利德「吉達經濟城(Jeddah Economic City)計畫」中的一部分,他很明確的對全球宣示,要把吉達打造成全球新興的經濟和旅遊樞紐。作為中東和北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年經濟產值超過 2.3 兆美元,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產業仍占據主導地位, 60% 的政府稅收和 75% 的出口收入,都是石油業

沙烏地正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試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2016 年開始的經濟改革計畫,包含推動私有化和市場化改革,是讓沙烏地阿拉伯從吃老本的石油經濟轉向多元經濟的制度性改革,但是沒有基礎建設和私有化市場運作的舞台,經濟改革很難運行。「吉達經濟城計畫」就是打造基礎建設和私有市場運作空間的一個場域,從這個角度來看,吉達塔就不只是為了誇耀的摩天大樓,而是沙烏地阿拉伯的轉型重鎮。不僅是他們國家財力的展示、文化自豪感的表現,還是技術和產業轉型的寄望。

不只沙烏地阿拉伯以摩天大樓為發展的階段性任務,很多城市也在正在進行自己的摩天大樓計畫。

根據高層建築與城市住區議會(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CTBUH)的研究,全世界目前正有 236 棟高於 300 公尺的「超高」建築,其中有 160 棟是在 2014 年以後建築的,另外同時間還有 96 棟正在建設中。四成的現存龐大建築正在建設中,正在快速改變人類世界的天際線和城市面貌。同時,這些建築不僅向天空挑戰,也指向地緣政治和文化趨勢。

虛榮高度與實用空間:超高大樓的現代建築矛盾

還有哪些國家在建造超高建築,為什麼?

中東擁有全球 20% 的超高建築。像沙烏地阿拉伯一樣,阿聯酋也在炫耀石油財富以及近幾年經濟超高增長的成就。阿聯酋目前有 35 棟超高建築;單是在杜拜(Dubai)就有 31 棟,超過任何其他城市。哈里發塔只有 71% 的空間可用,其餘的都是所謂的「虛榮高度」,從最高可居住或使用的樓層到塔頂之間的非功能性高度

亞洲對高度也情有獨鍾,在過去十年建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超高建築。最近新增的是吉隆坡的默迪卡 118(Merdeka 118),於去年完工,高達 679 公尺,名列第二。中國在 1980 年前幾乎沒有摩天大樓,現在卻擁有十大最高建築中的五座。該國擁有比美國更多的人均摩天大樓。約 70% 的在建超高建築位於中國。如果其中的 25 棟完成,將跻身世界前 100 高樓之列。

2023 年剛剛完工的吉隆坡默迪卡 118(Merdeka 118)大樓。(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不只沙烏地阿拉伯以摩天大樓為發展的階段性任務,很多城市也在透過摩天大樓的計畫,傳遞各種經濟上的強硬訊息。根據高層建築與城市住區議會(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CTBUH)的研究,全世界目前正有 236 棟高於 300 公尺的「超高」建築,其中有 160 棟是在 2014 年以後建築的,另外同時間還有 96 棟正在建設中。四成的現存龐大建築是在過去這些龐大的建築改變了天際線和城市面貌。同時,這些建築不僅向天空挑戰,也指向地緣政治和文化趨勢。哪些國家在建造超高建築,為什麼?

中東擁有全球 20% 的超高建築。像沙烏地阿拉伯一樣,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也在炫耀其石油財富和作為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的地位。它擁有 35 棟超高建築;單是在杜拜(Dubai)就有 31 棟,超過任何其他城市。其巨型建築哈里發塔(Burj Khalifa),高 828 公尺,自 2010 年開幕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塔。據報導,哈里發塔只有 71% 的空間可用,其餘的是所謂的「虛榮高度」。

中國的摩天大樓:地方官員為前途而豪賭

亞洲是中東之後第二個摩天大樓愛好者,過去十年打造三分之二以上的超高建築。最近新增的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默迪卡 118(Merdeka 118)大樓,在 2023 年完工,高達 679 公尺,名列全球第二。

最瘋狂的是中國。 1980 年前中國幾乎沒有摩天大樓,現在卻擁有全球十大最高建築中的五座。中國社會對摩天大樓的瘋狂,讓前述 96 棟正在建築中的超高建築,有七成都在中國;其中的 25 棟如果真的完成建設都會擠身到世界前 100 高樓之列;換句話說將有 25% 的摩天大樓在中國

中國的城市向上發展,除了誇耀之外,也有實際原因。一是住房需求,中國人口從 1980 年的 9 億 8 千萬人增加到如今的 14 億人,其中超過 66% 、也就是 9.24 億的人口居住在中國的幾個城市。建築高度有助於城市密度,使通勤距離縮短。另一個理由是費用。相比美國和歐洲,中國的建築和勞動成本相對便宜。

中國摩天大樓最早興建的上海天際線。(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但政治也為城市規劃者提供了額外的動力。經濟學家兼《天空中的城市:打造世界最高摩天大樓的追求》(Cities in the Sky: The Quest to Build the World’s Tallest Skyscrapers)一書的作者賈森·巴爾(Jason Barr)說:「小城市的官員,特別愛建築高樓。」共產黨的地方官員把將摩天大樓視為讓低階城市登上地圖的一種方式,藉此吸引中央政府高層的注意。這種政治環境,讓中國的摩天大樓競賽更像和自己人的比賽,想要向上爬的地方官競相蓋大樓,這些建設案,也為地方政府原本虛弱的財政更雪上加霜。

2021 年,中國政府對建築高度設定了 500 公尺的上限,並禁止人口少於 300 萬的城市建造高於 250 公尺的建築。據推測,安全問題、商業辦公室供應過剩和大量住宅空置是中國政府這一政策的動機。

21 世紀美國摩天大樓:億萬富翁的私人神殿

在過去十年中,僅有 10% 的超高建築出現在摩天大樓的起源地—美國。

摩天大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當時兩個摩天大樓的重要元素:鋼鐵結構技術和電梯的發明同時發展,建築師開始實現建造超高建築的構想。第一座摩天大樓普遍被認為是 1885 年完工的芝加哥「家庭保險大樓」,它只有 10 層樓高,但鋼框架結構開創了現代摩天大樓建築的先河。隨後,隨著鋼材大規模生產技術(如貝塞麥煉鋼法)的發展和成熟,如今動輒 20 層樓以上的城市建築,已經司空見慣,超過 100 層的大樓才有機會突破天際線 。

早期美國的摩天大樓,如紐約的平頂大廈(Flatiron Building) 和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讓「城市天際線」這個概念不只出現,還跟著好萊塢電影全球傳播,變成一個城市(或國家)技術和經濟力量的進步象徵。不過,美國的摩天大樓的設計,在 20 世紀後,逐漸從實用的鋼結構演變為融合藝術裝飾的風格,像是 1931 年的帝國大廈,便結合了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 。

來到 21 世紀的紐約,摩天大樓的建設仍然存在,只是速度相對於地球另一端的亞洲,速度慢很多,風格也很不同。

紐約的天際線,未來將有更多超薄型私人摩天大樓矗立其中。(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例如,中央公園南部被稱為「億萬富翁之路」(Billionaires’ Row),是集中在曼哈頓第 57 街附近一系列超豪華住宅摩天大樓的集合。這些建築以其超高、超薄的設計和極度昂貴的住宅單位而聞名。這些塔樓為全球超級富翁提供獨特的住宅選擇。除了前衛的 21 世紀設計,狹長的比例因此被稱為超薄塔樓(super-skinny skyscrapers)。這些超薄塔樓的建築設計具有一些獨特挑戰,特別是結構穩定性和風力對高層的影響。著名的塔樓包括:

  •     432 Park Avenue:高達 425.5 公尺,擁有以簡約設計為主的豪華住宅。
  •     111 West 57th Street:這座建築高 435.25 公尺,以其超薄結構(寬高比高達 1:24 )成為世界上最薄的摩天大樓之一。
  •     Central Park Tower:全球最高的住宅建築,高達 472.44 公尺。

紐約的土地價格高昂,且人口集中度是美國城市中最高的,摩天大樓的經濟激勵依然存在,但是在法治環境的特徵下, 3,300 頁的區域規劃法規,讓紐約新的建築物審批過程變得複雜而且緩慢

儘管樓層數量正在飆升,但有些國家仍然喜歡保持接近地面。

歐洲只有英國和波蘭擁有超高建築。高層建築與城市住區議會(CTBUH)的 Daniel Safarik 說,摩天大樓在歐洲大陸上常被認為是「粗俗的」。在倫敦和羅馬,新建築不允許阻擋某些地標的視野,使得向上建設變得困難。巴黎則因應對「醜陋」摩天大樓而禁止新建高樓。在 X(即前 Twitter)上,有一位法國人稱 1973 年建成的布魯塔利斯風格的蒙帕納斯大樓(Montparnasse Tower)是自納粹佔領以來對巴黎最大的侮辱。

建築技藝的競技場:用摩天大樓寫新的神話

在設計超高建築時,建築師不得輕率行事。首要任務是確保建築不被風吹倒或毀壞。「風是超高建築設計的決定性因素」,共同設計吉達塔的建築師 Gordon Gill 說。隨著建築越建越高,風力也越來越大。例如,工程師計算出哈里發塔需要能在時速 240 公里的風中屹立,相當於 EP3 級的龍捲風,而 EP4 級以上的龍捲風就能夠摧毀房屋和大型建築物

摩天大樓是建築師技藝的競技場。在每一棟摩天大樓裡,都可以找到建築師用來「迷惑」風的各種形狀。纖薄、錐形、扭曲、圓邊和建築頂部的切口都有幫助,且有內部和外部解決方案。在紐約的 432 Park Ave,有五層雙層樓層是空的,讓風可以通過。台灣的台北 101 有一個重達 728,000 公斤的鋼擺錘,搖擺以抵消風引起的運動。

摩天大樓作為城市的符號,美學設計選擇也至關重要。紐約 Woolworth 大樓(1913-1930 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的銅屋頂和滴水嘴,是要反映其作為「商業大教堂」的地位。美國摩天大樓是一種神話,亞洲和中東的摩天大樓業主也想要寫自己的神話,他們希望在自己國家或城市打造的建築,能代表文化自信以及具體的地方感。

這對建築師來說,是一個挑戰。Gill 說,他咨詢歷史學家以了解相關象徵意義:「在為西安的擬議 Greenland 塔設計外牆時,我喚起了古代秦朝兵馬俑的盔甲。」特拉維夫正在建設的以色列第一座超高建築,其螺旋形狀讓人聯想到聖經卷軸。默迪卡 118 看起來倒像是注射器,但其設計據說靈感來自國父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在 1957 年宣布馬來西亞獨立時手的形狀。

不過,有時候,這樣的設計也會讓人倒胃口。中國政府正在打擊「怪異」建築。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在北京設計的一棟大樓,被暱稱為「巨型褲子」,現在已被禁建。

天際線要再堆疊得更高,還需要更多的工程突破。是電梯技術的創新推動了 1800 年代末期摩天大樓的出現。但參與設計哈里發塔的建築師之一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 對《經濟學人》說,電梯技術已成為限制因素。現有的鋼纜行程距離約為 500 公尺,要到達超高建築的頂部,一部電梯做不到。然而,將多組電梯安置在高而細的建築內,也很困難。

如果建築能夠建得更高,毫無疑問,某些大亨或暴君將想加入「摩天俱樂部」。超高建築是人類智慧和現代化的紀念碑。但最重要的是,正如美國幽默作家梅森·庫利(Mason Cooley)所說:「摩天大樓就是玻璃和鋼鐵的誇耀。」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數位雙生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城市發展方式」

數位雙生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城市發展方式」

藉由來自衛星、無人機和其他感測器的即時數據,城市的數位雙胞胎能有多種應用,如評估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風險、了解城市的交通能力等。

Dezeen

如何成為智慧化超級城市?公私部門協作推共享經濟 2.0

如何成為智慧化超級城市?公私部門協作推共享經濟 2.0

疫情催化共享經濟服務快速崛起,共享經濟 2.0 成為智慧城市及永續發展的關鍵。然而,共享經濟業者遇到政府監管的眾多挑戰,若要讓共享經濟蓬勃發展,怎麼做才能加速公私部門協作的可能?

2022-07-05 10:30:00

除了復興城市,數位雙生如何為文化發展帶來機會?

除了復興城市,數位雙生如何為文化發展帶來機會?

數位雙生(Digital Twin)不僅為醫療、製造業等帶來革命性影響,也為城市發展賦予無限想像,是各國實踐智慧城市重要的一環。除了促進經濟及社會發展外,數位雙生如何為文化保存,帶來更進一步的可能?

2022-06-15 11:3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