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敗了嗎?亞太地區國家來說,掌控太平洋海洋霸權的美國是否還有能力,持續將實力輻射到這個地區,是很難忽略的地緣經濟議題。《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特別報導,以美國為主題,從經濟面向評估美國國力,試圖為戰火煙硝四起的現實尋找一些答案。
經濟成長實力:21 世紀成長加速、超越其他富裕國家
1992 年,美國總統的競爭力政策委員會提出看法表示,「從目前的政策和表現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的成長注定要慢於其他主要工業國家。」但是,在這個預測之後,原本被視為將贏過美國的日本陷入經濟長期停止,歐盟的邦聯經濟成長策略失敗,反而是美國在網路科技創新成功的機會下,經歷了多次小型繁榮,而過去 20 年,美國更經歷了富裕大國最快的經濟成長率。
1990年,美國約佔七國集團(G7)已開發國家 GDP 總量的五分之二;2024 年的現在,美國 GDP 佔 G7 總量的一半左右。以人均所得計算,美國的經濟產值,目前比西歐和加拿大高出約 40%,比日本高出 60%,大約是 1990 年時,與這兩個國家差距的兩倍。美國最貧窮的密西西比州平均工資,比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的平均工資還要高。
2020 年 COVID-19 前後,美國的實際經濟成長率為 10%,是其他 G7 國家平均成長率的三倍。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顯示,在包括大型新興市場在內的二十國集團中,美國是唯一一個產出和就業高於疫情前預期的國家。
依據特別報告的經濟學家的看法,美國經濟這種長時間的強勁成長,在「去全球化」的政治經濟結構下,有機會持續下去,主要原因跟制度性的稟賦(本文後續詳述)有關之外,也跟自然資源的稟賦有關,美國擁有相對未老化的人口、相對豐饒的土地,以及頁油岩礦產技術成熟,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藏油國等等。這個結論和《世界不再是平的》的作者彼得則漢(Peter Zeihan)看法一致。
原因一:公共資金對高風險技術研發的持續投資
半導體技術的產業化從美國矽谷開始,即使在台灣、韓國掌握先進半導體製程的 2020 年代,美國仍然掌握半導體下一世代最先進的技術。
1980 年代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透過 MOSIS 計劃,簡化半導體設計、封裝和製造流程,建構學術界、政府和私部門之間的合作,使得半導體技術得以更快投入實際應用。2017 年,中美貿易之爭剛剛白熱化,DARPA 又立即推出 Electronics Resurgence Initiative(ERI) 計劃,強化美國在尖端半導體技術的掌握度;2023年,DARPA 推出了 ERI 2.0 計劃,開發 3D 異構集成(3DHI)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矽以外的材料垂直堆疊組件的晶片。
這個研發技術如果成功,會改變半導體的基本架構,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科技的發展會因此再加速。光是在公私合營的德州電子研究所,DARPA 就為這個領域的研發投資 8.4 億美元(約 271.74 億新台幣)的資金,DARPA 主任史蒂芬妮·湯普金斯 (Stefanie Tompkins) 這樣描述:「在任何時候,我們實際上都在下一大堆賭注。」
歐洲央行前行長(也是義大利前總理)馬裡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今年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說,DARPA 以公共資本支持高風險技術創新的作法,使得美國擁有遠高於其他國家的科技優勢,這是美國持續保持強勢生產力效率的重要原因。
原因二:更高效的勞動生產力,研發投資與設備購買
延續公共投資,私人資本投資的活絡和強勢美元,讓美國的平均勞動力產值遠高於其他國家。2024 年,美國工人平均將創造約 17.1 萬美元(約 553.19 萬新台幣)的產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並考量工時差異(美國工人的假期遠比歐洲少),美國的勞動生產力自 1990 年以來成長了 73%,而歐元區為 39%,英國為 55%,日本為 55%。
從經濟學家的觀點來看,美國工人擁有更多提高效能的工具,不管是實體的設備,還是虛擬的軟體。相對於歐洲等大型經濟體,美國的非住宅資本投入比例高達 17%;美國人更傾向於把錢拿來做商業投資,除以色列和韓國外,美國在研發方面的投資比其他國家都多,約佔 GDP 的 3.5% 。
競爭激烈,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個人,是美國勞動生產力更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每一年有超過 20% 的企業走向倒閉或是新生設立,兩者比例各一半;同一個數字,歐盟約只有 15%。換句話說,在美國,經營不善的企業很快就會倒閉、而透過融資或投資設立新創公司也相對容易。勞工的流動率因此也更高,在任何給定的三個月內,大約有 5% 的員工更換工作。相對弱勢的工會和失業補助的匱乏,讓美國勞工有更高的動力跨州尋找更有利的工作機會。
在一個新陳代謝快速的商業市場,活下來的企業相對利潤實現能力比較高,勞工的產值因此相對更高是很容易理解的。
原因三:為什麼擁有壟斷地位的美國科技巨頭,反而更加速競爭
疑美論的人最常提起的挑戰,即是美國的經濟優勢,在混亂的民主和嚴重的債務下,很快就要面臨衰退。然而,從實質的股市組成和投資人行為來分析,結果卻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