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逼迫各產業轉型。不僅民眾開始對支出精打細算,遠距工作風潮,更衝擊快時尚發展,消費者「需求的缺乏」無疑是快時尚品牌的挑戰。
- 疫情下出門機會大幅降低,時尚不再受到關注。紡織業拓展會祕書長黃偉基就說:「在家都穿睡衣,舒適度為王,誰要走在流行尖端」?(風傳媒)
- 「缺乏獨特性」對快時尚造成威脅。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現在不一定會追求「品牌」,但會支持一種「風格」,如「古著」被廣泛接受,甚至成為「有個性」的代名詞。(詳見文末實踐大學系主任訪談)
- 時裝業所製造的碳排量佔全世界 10 %,位居全球第二,僅次石油、天然氣。快時尚的「大量生產」為主要問題,每年有 85 % 的紡織品進入垃圾場。(Insider)
快時尚「捲土重來」的關鍵
「零接觸經濟」興起後,多數販賣行為,都得依靠網路。快時尚早在疫情前,為降低成本「超前部署」電商市場、社群平台,疫情下,產業轉型的陣痛期,比許多其它產業短。
- 社群激發人們「被認同的心理」,在社群上分享穿搭,成為一種炫耀文化,藉此激發消費者「最大限度的需求」。(詳見文末拍拍圈總經理訪談)
- 社群媒體及電商平台完美結合,能更精確、快速的預測消費者偏好。業者先以「精準行銷」確定哪些款式符合下一季潮流,再生產小批量產品,打破以往對快時尚「大量生產」的印象。
- 快時尚崛起的真正關鍵在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價值認同社群體驗」行銷:
- 傳統電商需「有自主意識」的挑選產品,社群卻能以「無目的性」的模式來推銷。如在 Instagram、臉書上,利用「人人皆網紅」的特性做網絡。(詳見文末文末拍拍圈總經理訪談)
- 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已低於對 KOL 的信任。品牌的商業照,對年輕人已不再具吸引力,業者改由 KOL 宣傳,將同件商品做不同穿搭,創造出「獨特性」,如讓 KOL 以特定 hashtag 做活動,並廣送公關品做曝光。(AEQUEM)
未來會如何?
快時尚在台灣時裝業占近 70 %市佔率,但近年永續意識抬頭,快時尚帶來的環境、勞權議題等負面形象,影響了消費者忠誠度。
- 快時尚品牌近年力推二手拍賣、舊衣回收。如 H&M 推出二手平台 Rewear,鼓勵購買、捐贈二手衣,即可獲八折優惠。此舉除了能「回收再製」,同時也製造「再次消費的誘因」。(Contagious)
- 過去快時尚透過「 UGC 行銷 」壯大,未來也將用此改善形象。如社群標籤(hashtag)功能,對推動永續發展也是關鍵, #SustainableFashion 的標籤,已在 Instagram 上被使用千萬次,促使快時尚的革命。(AEQUEM)
在時裝業立足 30 餘年的快時尚,是否能在賺錢及環保之間做平衡?「快時尚」的社會心理又是怎麼形成的?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