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從疫情爆發開始,全球多數產業受創,直到 2021,許多行業依舊處於衰退局勢,僅有少數產業逆勢成長,其中意外包含「醫美產業」。
- 在美國,打肉毒桿菌彷彿如吃飯一般稀鬆平常,去年一共進行了 440 萬次手術。肉毒成為 2020「最受歡迎」的非侵入性醫美手術。(Insider)
- 在美國,40 %女性每年會定期回診打肉毒。疫情下「進廠維修」的盛況上升 8 %,更有 10 %使用者是初次嘗試注射。
為什麼疫情刺激「肉毒桿菌瘋」?
疫情拉長人們與自己的相處時間,大量的視訊會議、線上課程,也讓人緊盯自己皮膚,誘發「疫情整形潮」。(大西洋)
- 歷經一整年的線上活動,美國人密集審視自己的「不完美」後,肉毒桿菌使用者的平均年齡,已降低至 20 歲。(ABC)
- 在被迫戴口罩、關在家的年代,人們恰巧有「正當理由」巧妙掩蓋動刀傷口,降低了「微調後被發現痕跡」的不安。(詳見文末醫美診所院長訪談)
- 疫情減少許多旅遊、享樂的機會,讓許多人願意將省下的旅費、增添的空閒,投注到「美的享受」上,如醫美、精品、化妝品。
為什麼願意為「變美」挨針?
過度愛美,彷彿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在眾多的肉毒桿菌的使用者中,女性佔了 95 %。
- 社群媒體的「炫耀性」使人們對外表極盡要求。且女性看到社群媒體上的網紅,比起雜誌上的模特兒更容易自卑。
- 科學家統計了全世界自 16 世紀以來的 350 萬本書,發現形容女生角色的詞彙(如雪白的、長雀斑的),描述外貌的比例高於男性(如愛冒險的、調皮的)兩倍。淺移默化下,女性更重視外表。(VOX)
- 肉毒桿菌的使用,反應了抑鬱、焦慮等心理,對外貌沒自信,造就過度依賴醫美手術,甚至成癮。(詳見文末女性研究教授訪談)
- 在男性社經地位多高於女性下,部分女性選擇醫美手術的動機,受到了「社會從眾心理」的影響。(ELLE)
未來將如何?
醫美確實提高了部分族群的自尊、生活質量、和人際關係,但也讓部分的人過度「受外表控制」。年輕人「怕老」的價值觀,可能日益嚴重。
- 人們越來越逃避「老化」。肉毒桿菌使用者的年齡層逐年下降,22 至 40 歲女性的使用人數,遠比 60 歲以上還多。Z 世代年輕人已將「打肉毒」視為預防老化的保養,而非醫美手術。
- 越來越多男性也開始使用肉毒桿菌,佔了目前所有使用者的 10 %,熱潮還被稱為「Brotox」(結合兄弟「bro」與肉毒「botox」)。(衛報)
疫情下,真的有「打肉毒」的微整形風潮嗎?背後動機又是什麼?這次的邀請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社會學及女性研究副教授 Dana Berkowitz、台灣&上海全方位整形外科診所,總院長賴仕原、大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沈彥廷,一起為我們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