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上一篇〈為什麼 ESG 評分百百種?〉的專欄裡,我們提到疫情促使 ESG 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但這股美好的潮流,卻引起國際媒體質疑——會不會其中有企業只是將 ESG 當成 「行銷標籤」?(彭博社)
- 攤開世界前十大 ESG 基金,可以發現裡頭有許多「因 ESG 標籤被投資的科技大廠」如 Google、阿里巴巴等,而它們 ESG 做得好,首要條件是「有財力、人力做出碳排揭露報告」。(經濟學人)
- 擁有超過 50 兆資金的國際投資聯盟「氣候行動 100+」要求大企業在 ESG 議題上革新,但《經濟學人》指,連他們也沒辦法為「企業 ESG 數據披露」帶來太大改變,遑論後續的 ESG 績效改進。
為什麼做 ESG 遇到困難?
或許企業不是不願為地球盡心力。國際環團 Stand.earth 氣候運動主任 Gary Cook 指,其實大企業如微軟、Google 等設定了相當激進的目標,也正在為此苦惱。(紐約時報)
- 所謂「企業」的運作模式,已經長年被設計成「獲利導向、照顧股東權益」的機構,突然要大、小公司開始顧及「整個世界」,恐怕商業模式不能繼續生存。(金融時報)
- 中小企業想執行時,尤其會遇上許多難題。以做「環境」領域舉例,一家成衣廠需要從鈕扣、拉鍊、布料、包裝袋、貨運車...等去計算,所有材料產多少碳(詳見文末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訪談)
- 在當前 ESG 指標依舊混亂的時代,需法治監管,讓產業有統一度量衡。台灣社會在此領域,也需花更多時間,擁抱公民參與,做立法程序討論。(詳見文末 立法委員,蘇巧慧訪談)
那可以怎麼做 ESG?
若要不只是「喊口號」,除了企業可以立下具體目標,也可多運用科學方法、數據協助、以及更公開透明的方式執行。(詳見文末 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施立成訪談)
- 有獲利的企業不可能一夕放棄既有商業模式,建議可配置如 10 %資源,用試驗計畫「測試新的商業模式」,找到機會再慢慢轉型,將更穩健。(詳見文末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訪談)
- 以食品業來說,豆類食品會產生許多豆渣,而非洲豬瘟時廚餘不能餵豬,但豆渣經處理可成飼料添加劑,等同把問題變商機。
- 以金融業來說,企業現在找銀行貸款會被看 ESG 表現,這從股東價值、員工或客戶體驗等角度看,都使產業更永續。(詳見文末 勤業風險諮詢副總,許梅君訪談)
- 當民眾每個行動都可以被量化、認可時,就可以看到更多人加入。以環保署一個「奉茶行動」 APP 來說,讓民眾知道哪裡可裝水後,能看到自己的行動等於種了多少樹、減輕多少碳排。(詳見文末 台灣數位政委,唐鳳訪談)
未來會如何?
國際組織 CDP(碳揭露計畫)影響力長 Nicolette Bartlett 指,企業越來越難「漂綠」,因法規會跟進、投資者意識越進步,也將要求企業揭露越多。英、美、瑞士、紐西蘭等當局也針對 ESG 領域,準備立法等監管動作。(經濟學人)
- 就碳排領域來說,台灣狀況算需「緊急跟上」的程度,眼下因國際供應鏈要求才不得不做。接下來「碳」在全球更會成為另一種貨幣,排碳變像是種「負債」。
- 利用 ESG 革新,企業可藉此做數位轉型。以中衛環保舉例,本來只做廢棄物運送,現在也納入「雲端資料治理」,可做到分類、監控、存放等完整流程管控。
對於新興的 ESG 潮流,到底是有做就該嘉獎?還是哪裡盤根錯節,該打掉重練?中、小企業可以怎麼做?民眾又能怎麼參與?來看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施立成、唐鳳政委、蘇巧慧立委、勤業風險諮詢副理許梅君、和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從產、官、學面向,一起討論時代可能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