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在萬眾矚目的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首日,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成為中外嘉賓關注的焦點。現場發布了上海領銜的中國港口群與歐洲、美洲、大洋洲主要港口共建綠色航運走廊的一系列合作成果,全球港航產業鏈逐「綠」而行,協力搭建跨越大洋的零碳橋梁,加快航運業可持續發展。
為順應航運業綠色轉型大趨勢,在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漢堡港務局聯合中遠海運集運、上港集團宣布共建「綠色航運走廊」,拉開了中國與歐洲港口之間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的序幕。在今年的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現場,中歐之間的綠色航運合作網絡進一步織密,呈現「多點開花、廣泛覆蓋」的積極態勢。
其中,上海港分別與西班牙巴塞羅那港、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共建綠色滾裝航運走廊,青島港分別與德國漢堡港、威廉港共建綠色航運走廊,浙江省海港集團和法國HAROPA港口聯盟共建綠色航運走廊。
「『上海港-漢堡港綠色航運走廊』的建立,是兩港在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重要舉措,更將為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新的標桿。」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走廊成立一年來,各方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多項積極成效,包括兩港已實現常態化岸電服務能力、兩港均具備綠色燃料加注能力和持續加強綠色港口技術領域的知識共享等,未來走廊全體伙伴將通過戰略性的先行先試,攜手打造亞歐航線中的減排示范航運走廊。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海港集裝箱泊位岸電覆蓋率達100%,綠電比例升至16%,並已具備LNG和綠色甲醇常態化加注的能力;漢堡港同樣實現集裝箱泊位岸電覆蓋率100%,且可提供100%綠電,並計劃今年首次開展甲醇加注作業。中遠海運集運已在上海港-漢堡港航線部署了AEU3/AEU7 兩條定期歐洲航線,並積極實施IMO碳強度指標要求,為航運行業提供低碳航運運營實踐。
此外,兩港還積極引入港航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方共襄盛舉,發揮各自優勢加快去碳化進程,傳播和擴大綠色航運走廊效益。目前,已有包括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等龍頭企業和專業機構加盟,形成了往來兩港船舶篩選、高頻到港船舶深度分析等專業研究成果,進一步充實走廊建設力量。
當天發布的《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合作伙伴關系年度進展報告》(簡稱《進展報告》)顯示,目前該綠色走廊已成立了四個各司其職的工作小組(能源保障工作組、承運人工作組、港口工作組以及指標與評價工作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
其中,上海港、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已實現集裝箱泊位岸電100%覆蓋,減少船舶靠岸時的排放,改善當地社區的空氣質量;中遠海運集運、馬士基和達飛海運已經在走廊上部署了具備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能力的船舶。
當天,會上還發布了《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包括穩步推進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推動綠色低碳船舶發展、打造(近)零碳港口、提升綠色燃料供給能力、分享綠色航運最佳實踐等舉措。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推動更多承運人在走廊上部署甲醇和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推動港口方繼續加強岸電和清潔燃料加注服務能力,為走廊後續目標實現做好准備。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還攜手墨爾本港務局共同發起上海港-墨爾本港綠色航運走廊聯合倡議,共同探索實施降低航運活動環境影響的具體措施,重點聚焦脫碳轉型與生態友好實踐,包括采用清潔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推行最佳實踐方案,以期最大限度減少生態足跡。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4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