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科技的提升讓消費者在通路上擁有更多的選擇,在美國,有 73% 的消費者使用全通路購物,如:網路平台、實體店面等等,更有 60% 的千禧一代希望,在不同通路購買同品牌產品時,能擁有一樣的優惠、一樣的服務,也就是所謂「 虛實整合 OMO(online merge offline)」 在整合所有渠道資源後,強調的「一致性」體驗,到底市場需求發展出 OMO 的過程中,消費者的心裡在想什麼?
- 為何線上與線下「一致性」的服務正是消費者需要的?過去各通路獨立銷售的狀態下,在海量的優惠資訊中,貨比三家已是消費常態,無論使用何種通路,購物過程中所追求的「安全感」便是發展出 OMO 的主因之一,通路的整合讓消費者不需再害怕吃虧、買貴,也可避免多方比價的耗時過程。
- 百百種的通路中,門市店員不可能掌握如此龐大的資訊量,人手一機的全民數位化世代,使用全通路的消費者更傾向自己先進行資料搜集,通常會認為自己比銷售人員更了解優惠資訊,並希望對銷售來源的獲得握有更多的控制權。(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從推播廣告、點擊連結至官網、到實體店試穿,參與社群抽獎等行為,每一步都是顧客體驗的流程,即使最終並無購買,但仍與品牌維持互動聯繫,決策過程中的體驗已帶來足夠的價值及滿足感,比起物體的擁有權,現今更重視「心理擁有權 psychological ownership」。(詳見文末 政大企管系副教授 白佩玉訪談)
顧客體驗至關重要的三大原因
全通路的零售模式主要特徵以「拉近客戶及購物體驗為中心」,消費者在每一路的購物旅程都將更需要創新的感受,重視通路、品牌與人之間的交流關係,最重要的旨在從線上與線下的整合之中,得到更完整的顧客體驗。(麥肯錫)
- 提升品牌差異化:網路資訊的爆炸,大同小異的產品充斥在各通路,雖然商品的選購是被動的,但服務的呈現卻可以是主動的,尤其以亞洲「顧客至上」的文化,服務態度、人情味的展現已成為企業體銷售的一部分,「顧客體驗的好壞」也是影響消費者下決策的因素之一。(詳見文末艾肯斯創意行銷 鄭仁瑋訪談)
- 讓喜愛轉為依賴:根據 Fred Reichheld 在《降低成本的方法》研究中指出,開發新客戶的成本是回頭客的 5 — 25 倍,若將客戶保留率提高 5%, 利潤更能增加 25% — 95%。一個深植消費者心中的優良體驗,能提高對品牌的期望,不僅增加了了解產品的機會,也能提升黏著度,成功吸引回頭客。(哈佛商業評論)
- 口耳相傳的「從眾」威力:最後,透過社群媒體的普及,人人都能擁有平台替好的體驗發聲,消費者便是放大和宣傳產品反饋的重要媒介,由顧客端外向內創造產品更高的價值。(富比士)
重新定義每個角色
在 O2O 時代,看似業績大多來自品牌電商,但一筆順利的訂單若缺少了解說細心的門市人員,還能夠一樣成交嗎?來到了 OMO,更重視的是賦予每個通路各自堅守崗位的角色,其實實體店不如想像的多餘。(APIS)
- 線上店創造「感受」:個人化旅程的基礎依然脫離不了與「數據」的串連關係,根據勤業統計,有 48% 的購物者願意將共享數據以獲得更個性化的服務,運用 APP 將客戶檔案與喜好做結合,再透過瀏覽歷程預測推播適合的廣告,給予消費者「你懂我」的感受,創造更強大的數位牆。
- 線下店創造「參與」:實際的互動體驗,仍舊只有實體門市做得到,將線上的貼心形象與線下商店的新奇嘗試相互結合,加深品牌特色,建立 1+1 大於 2 的功效。
如何運用線上與線下一致性的優勢創造體驗?
從過去逛逛百貨,至今不論在浴室、餐廳、床上,任何一處都無法避免我們按下「購買鍵」,數位購物的便利性,已徹底改變了消費者行為,在尋求上下一致性的過程中,致勝的關鍵在於,找出核心出發點、掌握品牌 DNA。
- 跳脫賣產品的思維,釐清真正要提供的體驗服務,並設定消費者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概念傳承。
- 主打「新鮮、健康」取向的全聯,推出 PX Go APP,清楚統整食物的資訊,如:成分、產地、到期日等,看準了後疫時代除了價格,健康問題更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展現比消費者更關心品質的概念。
- 講求「除了便宜,也很便利」的特質,更是全聯兼具大型零售商與便利商店之間的雙重優勢,全聯擁有「分次取貨」的功能,在 APP 以線上折扣價購買商品,可分次跨店領取,更可轉贈親友,不必再因套裝組優惠而囤貨在家,把門市當成自家冰箱,最重要的是等於預約了消費者未來到店的次數。(數位時代)
- 達到多通路的服務,不只局限於線上 APP,麥當勞的自助點餐機,幫助門市人員分散人流,更強大了速食店販賣「快」的精神,消費者可視情況而定,選擇自己需要的消費渠道。(Digital Signage Today)
- 在 OMO 的策略之下,未來 #unboxing 開箱體驗也可能打破以往在家進行的模式,由線上預約產品後到店取貨開箱,搭配品牌設置的網美牆、佈景區打卡拍照,創造更多消費者致店的機會,再也無需考慮因運輸過程破壞到包裝,而影響開箱體驗的可能性。(Whiplash)
未來會如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體驗」或許能為話題性製造高峰,但消費者不再上門的原因,也可能是「體驗」惹的禍。
- 每 3 個之中就有 1 個消費者,經歷了一次糟糕的體驗後,便會失去對品牌的信心,而有 92% 的消費者在經過 2 到 3 次的負面互動後,將完全放棄該品牌,創造品牌專屬風格的體驗,不是一昧的效仿,才能免於淪落淘汰的路上。(Super Office)
追求創新體驗服務的過程,哪個部分最重要?企業又需要注意些什麼?請看《旭時報》與產業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