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疫情加速全球行銷廣告預算蒸發,連帶牽動許多新聞媒體裁員、倒閉,但早在疫情前,平面媒體業就一直在「走下坡」。在華文媒體中,《端傳媒》2017 年大裁員、《蘋果日報》2020 年訂閱制崩毀、2021 年紙本停刊。這到底是為什麼?
- 在過去,各地報章媒體「沒有天敵的」壟斷了廣告業預算。但網路興起後,不僅優勢不再,隨著 Google、Facebook、等社群平台出現,讓新聞業難從分散的群眾身上賺到錢。(數位時代)
- 紙本媒體近年多已把報導轉載到網路上,看似在做「數位轉型」,但美國媒體人 Josh Marshall 指,整個行業的轉型,都建立在謊言之上,因其中多是透過「持續注入股權」來維持營生。(大西洋)
- 如今連 Facebook、Google 都可直接訂閱、觀賞各家新聞,媒體業黏著度更被瓜分。不過也有大型媒體化敵為友,例如《紐約時報》 與社群媒體合作,藉授權費用增加營收。(CNBC)
媒體轉型有哪些可能?
攤開全球知名報章品牌,《華爾街日報》背後有道瓊財團、《華盛頓郵報》仰賴於世界首富 Jeff Bezos。但除了財團支持,文字媒體有其他自力更生的新營運模式嗎?
- 以業界最著名的成功例子《紐約時報》來說,其訂閱制成功的核心,是因「創造自家品牌獨特需求、與讀者的緊密黏著度」。《紐時》的數位轉型策略,旨在「把內容 Direct to Customer,而非整天搶 Google、Facebook 流量」。締造全球超過九百萬的用戶。(Goliath Strikes Back、紐約時報)
- 多數媒體用「搶流量」或「裁員」維持生計,但結果都導致破產、被併購。因這些手段,等同削弱自己「服務忠實讀者」的核心、遠離自己培養的閱聽眾。
- 以中文媒體來說,曾打出訂閱制的《蘋果日報》卻以失敗告終。《端傳媒》前總編李志德指出,免費媒體,是透過演算法製造舒適同溫層;訂閱媒體,則強調稀缺性、排他性。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客群與商模。(中山新聞)
將來會如何?
一篇文章有「價值」,不等於有變現的「價錢」,媒體要經營精準數據,也不一定要向讀者收費。訂閱制的挑戰的,是提出明確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
- 媒體除了訂閱,還有流量廣告、品牌廣告、活動收入、商品收入、贊助、募資、數據銷售......等收入。即便是歐美媒體,也極少僅靠單一收益支撐營運。(詳見文末 《經理人》數位內容部主編韋惟珊訪談)
- 訂閱制提供「獨特」及「深度」,能深度經營目標讀者的黏著度,但首先,媒體要有影響力,也需先有流量,那也是當前市場上多數商業合作重視的地方。(詳見文末 前《遠見》數據發展中心總監章瑋翔訪談)
- 柏克萊加大教授 Alan Mutter 指出,訂閱制如《紐時》與臉書的合作,恐讓小型新聞機構,經營得更辛苦。《紐時》前執行長 Mark Thompson 也曾說,會擔心在數位世界下,地方新聞、甚至非美國的各國大型新聞業,聲音越來越單一化。(Goliath Strikes Back、CNBC)
那面臨市場小於英語系國家的台灣平面媒體,該怎麼轉型?藉由以下專訪,一起來了解台灣媒體產業如何面對新時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