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曾任企業策略長的曾正忠,從「社會影響力可以發揮到什麼樣的程度?」的想法出發,接下台大創意創業中心(簡稱「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一職,至今已五年。從輔導學生與老師團隊創業,成長到與各家企業合作構思成長策略、協助招募相關新創。在募資市場中,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業創業投資)成長快速。根據 CB Insights 報告,CVC 投資在 2021 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1,693 億美元。 單就 2021年,就有 221 個新成立 CVC,融資活動年增率達 142%。(CB Insights)就全球企業創投板圖而言,2019 年是重大分水嶺。在此之前,北美企業創投交易金額佔比是全球最高,但從 2019 年開始,亞洲企業創投交易金額攀升到全球 40%,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反觀台灣企業,較少願意採取外部創新,偏好「合作」更勝於「投資」模式。主因是投資新創,須投入 10 年以上,才能將激發創新動能。如果企業領導階層沒有強烈的意志,同時面對實際的公司財務及營運,挑戰不小。(勤業眾信)而新創初期不外乎會遇到資金、人才、市場的挑戰。台大創創中心為打造新創生態,從台大內部尋求人才與技術資源,透過外部資源尋求企業經營資源與經驗,包含來自企業的導師、近 30 家具有海內外通路與資金的中大型企業。有鑒於全世界每個經濟體主要的驅動力都還是中大型企業,自 2019 年起,台大創創中心積極將中大型企業拉入台灣的創新創業生態圈,讓企業得以擁有不斷成長與轉型動能。累計至今,已合作的企業包括友達光電、玉山銀行、聯合報系、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遠傳、春池玻璃和金元福等。 對於需要持續有成長動能的中大企業來說,如何從核心能力出發,找到成長策略、尋求外部創新?對於新創來說,面對即將迎來的創投挹注寒冬,該如何把握時間,盡快找到解決客戶痛點的創新方案? 透過以下與曾正忠的深度訪談,一同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