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把英文學好,未來才有機會進到好的公司。」相信多數父母曾對孩子這麼說過。台灣長期把英文視為一個科目,但是語言的學習,並非單靠學校一週兩節課就能達成,因此約有七成的父母會把小孩送去英文補習班,為的是營造「天天都有美語環境」,但是學習英文非要補習不可嗎?或許「2030 雙語政策」可以幫助從學校端做改變。(TVBS)
- 根據教育部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合作調查,台灣有 1 / 5 的高三學生整體英語程度達到了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 B2 或以上的等級,官方指出此級別應可以與英語母語者進行流利、自然的對話。但數據顯示,有 27.68% 的學生可以在聽力上達到 B2,而口說卻只有 8.27% 可達到 B2,落差明顯。(國發會)
- 依照十二年國教課綱規定,台灣人從小學三年級就得開始學習英語,但一直難以克服害怕「開口說」的心魔,主因在於英文課大多在教學使用規則,而非實務的練習使用它。
- 為打造更沈浸式的學習環境,教育部推動「2030 雙語政策」,期望從小加強第二種語言的口說能力,培育台灣人才接軌國際。計畫到 2030 年,所有公立高中以下 1 / 3 學校進行部分領域雙語教學,不只著重在學習語言本身。畢竟在科技時代,擁有技術是不夠的,能夠跨國溝通、表達、及妥善的理解對方才是真正的成功。(詳見文末 高雄市鳳翔國小老師蕭凱元訪談)
- 雙語政策也不只以英文為主,「2030 雙語國家政策」已在 2022 年更名為「2030 雙語政策」,投入更多預算充實台語、客語、族語等師資,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同步兼顧國家語言文化發展,不會減少國家語言的學習時數及現有資源。(國發會)
目前的挑戰?
過去雙語教課程普遍都是私立學校進行,對於公立學校來說「2030 雙語政策」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不論是家長、學生還是老師都必須經過適應期。
- 「師資」對雙語課程的認知不齊:
- 在國小階段上雙語課程的老師分別為「英文老師」以及「領域老師」如:藝術、體育等,培育的師資看起來很多,但目前真正執行教學的有一半以上都是英文老師。當英文老師負責其他領域雙語課時,雖然對於科目都有基本的知能,不過因為未經過該科目專業培訓,會出現拿捏不清教學重點的狀況。(詳見文末 高雄市鳳翔國小老師蕭凱元訪談)
- 反之,部分領域老師上雙語課時,會因為外語能力不夠有自信,加上誤認為整節課都必須使用英文,反而影響了教學品質。應根據學生能夠接收的程度,調整英文使用比例,以中英並行為主,而非全英語。
- 目前雙語政策並無統一的教學規定,採各校自行規劃、設計課程,在沒有明確指出老師該怎麼做的狀況下,每個老師對於雙語教學的定義會有落差,每個雙語教師培訓中心的目標也有差異。整體而言,統一性不夠,老師們不清楚政策的核心價值,成效也會有限。(詳見文末 師範大學師培學院助理教授 Keith M. Graham 訪談)
- 「家長」顧慮雙語影響升學考試:
- 若政策要發展得完全,在「雙語教學的實行」以及原本的「考試導向」之間,這兩者是很難兼容並顧,有部分的家長認為政策不妥,並非不支持這樣的作法,而是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使他們不得不注重「升學考試」,擔心孩子的考試分數會因此受影響。(詳見文末 師範大學師培學院助理教授 Keith M. Graham 訪談)
- 「學生」雙語程度落差:
- 在大學以及高中階段,大部分的學生都已有相當的英語能力,上雙語課程相對得心應手;在升學壓力較小的國小階段來說,老師較能彈性安排課程,小朋友也能在活潑愉快的環境下,嘗試新型態的教學模式;反而是剛脫離國小的國中階段,必須適應龐大的課業壓力,同時要進行雙語教學又要顧到考試科目,會比較難執行到位。
- 班級容易出現「雙峰」現象,有些比較注重外語能力的家長,從小就積極的給予孩子學習外語的資源,如:雙語幼兒園、英文補習班等,因此到國小、國中時,班上的程度會出現落差,程度好的孩子在參與課程時較如魚得水,而弱勢的孩子則需要比較多輔助資源,老師在設計課程時需要顧慮的點必須更多元。(詳見文末 高雄鹽埕國中教務處主任喻鴻鈞訪談)
未來會如何?
- 語言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並無所謂的捷徑,其中必定會有重重難關,雙語政策的重點其實是在於「為構建雙語教育體系奠定基礎」,只要有了穩紮穩打的基礎,未來要擴張整個雙語網絡也會輕鬆許多。(詳見文末 師範大學師培學院助理教授 Keith M. Graham 訪談)
- 我們也必須省思,英語很重要沒錯,當然是面對國際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學好英文就能代表國際化嗎?政治大學語言所教授何萬順表示:「有了英語基本工具,但缺乏批判思考或邏輯分析能力,無法區分資訊的好壞、理解不同文化差異,英語再好也很封閉。」(天下雜誌)
目前哪個方向應做為先被解決的重點?台灣目前的教學環境適合推動雙語政策嗎?請看《旭時報》與第一線教育人員、研究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