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早在 1987 年出現的「永續」,定義的是「在不影響後代福祉的原則下,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強調的是「資源分配」,在環境、社會與經濟三者間打造平衡。然而,在城市長期追求開發下,已造成生態環境、社會正義、經濟穩定三方失衡,是該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 城市僅佔全球面積的 2%、卻擁有過半的地球人口,肩負全球八成的 GDP,同時碳排放佔全球的七成以上。預計 2050 年,超過七成的地球人口會在城市裡,大幅提升達成零碳的挑戰難度。(聯合國國際能源署)
- 當各國政府還未積極採取行動前,身為英國倫敦市長、同時是由近百個城市組成的 C40 主席 Sadiq Khan,在 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 26 中直指,城市是邁向淨零碳排的領頭羊,有 2 / 3 的 C40 成員,已採取超乎巴黎氣候協訂目標的行動,顯見在國際上,城市的實踐力遠超過國家層級。(Guardian)
- 放眼國際各城市,多以科技、數位轉型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 蘇黎士、阿姆斯特丹、新加坡等多個城市,透過推動智慧城市打造永續。(Sustainability)
- 為解決長期以來人口多集中在大型城市,造成都市環境惡化、鄉村發展空洞化的問題,日本於 2022 年 1 月公布「新資本主義」政策,提出「數位田園都市」概念。利用 5G、無人機、AI 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構地方鄉鎮的數位基礎建設,提高生活便利性,以此吸引產業、資本和人員由城市向鄉村流動,減少城市人口密集帶來的資源緊繃與環境惡化。(聯合新聞網)
新世代城市永續思維是什麼?
過往,追求成長是城市的唯一目標,當永續意識起,談的多半是節能減碳措施,但事實是,不管現在的我們再如何節能減碳,極端氣候仍會持續加劇,造成無可避免的災害。對於當前以及未來世代來說,該如何突破既有永續脈絡發展下,創新思維?
- 加強城市韌性:一直以來城市為了防止可能的天災、採取控制、阻擋措施避免災害造成的損害。然而,當全球有 84% 成長中的城市正在面臨日趨加劇的極端氣候衝擊時,城市需要的是有容受力和回復力的「韌性」,將衝擊影響化為最小,受衝擊後達到新平衡的速度快。(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找出公私部門協力機制:城市發展政策過往多是由上而下的主導,然而隨著企業、社會團體因著永續意識抬頭,透過公私討論、協作,由下而上的影響城市決策,已是趨勢。例如當紐約要重建遭 911 攻擊損毀的世貿大樓時,政府與建築商協力舉辦「Listening to the City」活動,邀請來自大紐約區 4,600 位公民,共同參與重建方案討論,重新找回世貿雙塔的意義。(New York Times)
- 共同承擔的改革:城市發展少不了對環境的侵擾或損害。在兼顧公平正義的永續概念下,新世代的基礎建設可以朝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在地化(localize)發展,讓社區能自行處理垃圾、廢水、廢料。(NPOST)
- 形成多元共融(inclusion)文化:推動永續的關鍵是「人與人的信任感」,多元共融氛圍成為社會溝通的基礎。以德國住宅合作社(Co-housing)為例,容納不同社經地位的階層,讓沒有血緣關係的住民可以共組社區互助協力,改變華人社會常為追求成為「人生勝利組」拼博一生、卻孤獨終老的生命旅程。(詳見文末 「暖暖客廳 x 歐洲 ESG 創新」計畫創辦人王瑜君博士訪談)
台灣如何實踐?
隨著永續議題關注面向變得更多元,加上在疫後新常態、數位化的浪潮下,公私協力、共同承擔、多元共融等趨勢也逐漸在台灣落地,有哪些具體做法?
- 減碳公私協力平台:「碳匯城鄉」專案藉由建立減碳行動地圖,盤點出尚有機會推動減碳的公共空間,讓民間可以藉由這資訊投入公益減碳、減碳專案、學術研究等,目前已在台南市、桃園市推行。(詳見文末 碳匯城鄉專案參與者劉哲瑋訪談)
- 城市韌性:以城市承納洪水能力為例,台灣於 2018 年水利法新增「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逕流分擔是讓公有地有入滲或滯洪功能,讓雨水不會立即進入排水系統,減少系統負擔,降低淹水可能。出流管制是要求土地與建築開發者共同分擔滯洪、蓄水責任,要自行吸收開發所增加的逕流,以提高整體耐淹能力。(詳見文末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訪談)
- 生態物流:桃園市與全球最大推動永續發展之地方政府網絡平台 ─ ICLEI 國際組織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合作,成為全球第一個生態物流主席城市,藉由與物流業者合作,推動低碳物流貨運規劃,減少大型運具造成的碳排、交通擁擠、行人安全等問題。(詳見文末 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 / 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邱俊銘訪談)
- 共學、共居社區:在宜蘭,有 15 個有意願投入共築社區的家庭,共同打造共學、共居的慈心華德福合作社住宅,透過家庭間的信任與互助,打造幸福、永續且可負擔的家。(天下雜誌)
除了上述的具體實踐,台灣在推動永續城市上還有哪些挑戰?從國外城市的永續實踐中,有哪些是台灣城市可以學習的地方?一同透過《旭時報》與各領域專家的訪談,了解台灣在環境永續、社會永續、經濟永續上如何翻轉資源新價值,實踐人們永續生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