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旭時報》的報導「為今天而活,而非明天。為何年輕世代崇尚「躺平」?」中,討論到低薪、高房價與低生育率等問題環環相扣,也是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崇尚躺平的主因。有許多人會認為:「為一間房子毀掉了夢想,為了背這 30 年的房貸得犧牲多少生活?」,現今真正買得起房的年輕人還剩多少?或者,還有多少人有買房的熱情?
- 早在 2015 年,30 至 39 歲的年輕人中,就有五成的人因買房負擔高而不選擇購屋。如今不僅房價沒跌,薪水的漲速,遠追不上房價的飆漲幅度。根據 591 實價登錄統計,從 2012 至 2021 年,十年內漲幅已近 5 成。加上近日央行連續升息,房貸利率突破 2 %,更是加劇打擊青年購屋信心,信義房屋於 2022 年 6 月發布的購屋意願網路調查顯示, 56% 受訪者的購屋意願受到影響。(591 房屋交易、經濟日報)
- 台灣住宅的「三高」問題:「高空屋率」、「高自有率」、「高房價」,促使都市人口外移。以台北為例,近 5 年來「脫北潮」有明顯惡化的趨勢,截至 2021 年底,北市人口數已創下 35 年來新低,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更指出:「高房價逼走年輕人,台北市最大的危機就是變成老人城。」(風傳媒)
聽到世代的聲音了嗎?
年輕人躺平、不想買房,迎來是經濟的閉鎖循環。不想花大筆錢買房的人,日常花費相對隨心所欲,消費市場雖然活躍,但房市則顯沉寂,整體經濟依然停滯;相反的,有買房需求的人,面對的是長期的房貸壓力,使消費市場依然萎縮。年輕人不買房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那麼他們想要的「居住正義」為何?(Yahoo新聞)
- 除了解決房價,更多的需求在於居住機能:
- 以租屋族來說,在 2022 年巢運調查租屋族的困境中,高租金造成的困擾並非冠軍,最大的問題在於租屋給人的「不穩定」、「不安全感」,有時甚至連合法的權利都會被剝奪,年輕人需要的是「具安全感、多元價值、可負擔、有保障」的居住選擇。(詳見文末 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訪談)
- 民間自主驅動是關鍵:
- 在居住規劃上,青年能得到的資訊跟資源有限,這可能歸咎於公民自主的意識不夠,因此也難更進一步的討論每個民眾想要的空間,若政府可以提升相關的教育,讓下個世代更了解正確價值,釐清自己的需求為何,抱有更積極的社區意識,提升基本規劃的知能,如:社區機能、公設比等。才能有效建立政府與民間的雙向溝通。(詳見文末 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文培訪談)
- 價值觀的典範轉移:
- 大眾對住宅的想像偏向是個人資產的累積,年輕世代也希望能夠利用個人住宅來創造新的地產思維,例如:雙北地區有十幾萬戶的低度使用住宅,如果能夠找到打開這些老屋的鑰匙,以可負擔的租金入住,便能局部緩和都會區的居住壓力。(詳見文末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理事長張苡庭訪談)
- 提升政策空間:
- 目前民眾對於社區的想像其實是很有限的,若可以增加政策的彈性度及討論空間,達到發展更多的合宜、合作住宅做為示範點,增加民眾接觸相關資訊的機會,進而迎來不同特色、多元價值的社區。(詳見文末 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文培訪談)
歐美國家怎麼做?
社會住宅一直是目前台灣發展城市永續的重要一環,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其中也充斥著許多的疑慮,除了社會住宅之外,什麼樣的居住政策、模式能夠實現年輕人心目中的居住正義?
- 美國「青銀共居」:一方面緩解年輕人的租金壓力,同時也讓進入空巢期的高齡世代,創造更深入的人際連結、消除孤獨感。且高齡世代擁有豐富的職場閱歷,以及充沛的人脈資源,同時可扮演青年培力的角色,經由跨世代共居創造正向的社會價值。(詳見文末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理事長張苡庭訪談)
- 歐洲「合作住宅」: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建團體,優點在於從初期階段到完工,每位成員都可以參與規劃,也可以利用團體內多元的職業別貢獻所長,由民間去發動或設計自己的需求,比較能滿足個人的居住條件。(EU)
未來會如何?
實現居住正義的另個關鍵,在於平均各地的人口密集度,以及維持城鄉之間人才的平衡。除了政策,若是企業或新創公司能夠兼顧環境與經濟,提供年輕人回鄉機會,也會是實現永續城市重要的經濟力。
在推動永續住宅的過程中,現今最大的問題與困境是什麼?怎麼樣的「住」能夠留住年輕人、在地化發展未來?請看《旭時報》與產業、研究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