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吹起教育造反風,城市就是終生學習的「雜學校」

EPISODE#80

旭沙龍

吹起教育造反風,城市就是終生學習的「雜學校」

Jan 05, 2023 / 50:18

圖片來源 - 雜學校提供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教育」的定義為何?長年推動「雜學」精神的蘇仰志,從一位社會運動的造反者,走入體制內,成立七年的「雜學校」到底要大家學什麼?為台灣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帶來哪些驚喜?

發生什麼事?

從 2015 年開始的「不太乖教育節」開始,這是雜學校的前身,用展場形式展開,想表達的是不要被「教育展」三個字綁住。透過展覽的互動場域,連結不同夥伴與價值觀,相互影響交流,希望透過創意走進變革中的教育現場。

  • 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觀察到,108 課綱上路後,給各地區學校自訂課程架構的機會,開啟了思考地方與教育的改變契機。
    •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是 108 課綱的核心素養,這與「在地學」有密不可分的連結,但傳統體制教育裡,沒有提供在地意識和文化認同的思維。(ZAShare)
  • 今日所談的「教育」已不限於「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環境、與素材,是一個終生學習的概念。
    • 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認為:教育的重點除了培養技能之外,更多的是每個人能培養出「心理韌性」,這是現代教育的核心
    • 「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這是教育大師杜威( John Dewey)所提出的概念。「教育」是社會集體生活中的差異與多樣經驗的相互交流,不斷更新與傳遞人類生活經驗,從而推動社會發展,「塑造社會性終身學習生態」,這是現在學校系統中沒有的資源與情境基礎。(LaVie


雜學校如何創新教育?

雜學校透過深入每個在地社區,跟在地文化與團隊建立與交流價值觀,以社群的概念,創造出群聚的共識感。

  • 透過「教育地產」的概念,成立城市「第三空間」,創造不同領域的連結,每個學校都是在地的一個連結核心
    • 透過「在地學」連結學校、社會、體制等,營運空間與社區、地方連結,創造空間價值
    • 雜學校的首間在地學校將於台北圓山 CIT(Center for Innovation Taipei)落腳,預計在 2023 年 6 月對外營運。
  • 蘇仰志認為,教育「產業」如經營公司,需具有商業思維,但不是只講求利潤的傳統性投資,而是需要「永續教育」,針對地區性需求做策略性投資

雜學校如何透過社區、學校與在地團體連結,提升教育數位新創能量?讓我們一同從以下與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的對談中來了解。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薛怡青

薛怡青 / 執行主編

採訪寫作

周佩樺

周佩樺 / 影音製作人

監製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認為教育不該只是封閉的升學考試  蘇仰志為何從造反者到實際走入教育體系? 29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30 23:23:36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今天我們節目來跟大家談教育,今天的來賓我甚至覺得就算整個節目時間全部給他,應該也聊不完,我們歡迎雜學校的地瓜校長蘇仰志。

2022-12-30 23:14:2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雜學校,應該滿多我的節目聽眾都知道,而且可能搞不好有一些朋友曾經在 7 年前參加過校長第一次舉辦的雜學校活動。已經 7 年了,校長這幾年其實做滿多事情的,只是可能有些人不曉得,最近一次校長是在嘉義辦造反教育節。

2022-12-30 23:14: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熟悉校長在做什麼的人,大概都非常期待他接下來會做的事。7 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活動長成什麼樣子?我們今天就請校長來跟我們聊一聊,他剛剛一直跟我講說那不是活動,請校長自己分享一下定位是什麼。

2022-12-30 23:14:5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蘇仰志

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

簡單講,我們相信一件事,就是每一個生命來到這世上,都是註定要改變這世界,但是我們的系統與體制,其實就是讓我們原創的出生,用複製品的樣貌死去。所以我們會有一種單一價值,認為就是要好好念書,好好考試,好好找一份工作。但是現在世界變化這麼快,我們全球人類面臨很多嚴峻的永續議題,其實我覺得教育應該要打開想像,讓大家知道有各種不同的面向,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那一種。

2022-12-30 23:15:1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所以我定位它不是活動,而是社會運動,就是透過一種議題讓我們打開想像,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沒想到的這樣的
2022-12-30 23:17: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別逼一隻魚去爬樹!未來 20 年人類的挑戰是培養快速適應世界的能力? 22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30 23:29:39
蘇仰志

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

教育也是剛需。大家對教育的想法停留在 K12,就是孩子的教育,NO!你看一個公司的 HR,或是我們人從醫療開始,然後需要成長,對不對?這是人的本性,所以教育無所不在。但是這個產業這麼大,台灣卻不太有教育產業的概念。

2022-12-30 23:24: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對我來講,因為雜學校很雜、很寬廣,但是教育不是一個很清楚的產業,它跟文化一樣。

2022-12-30 23:24:2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它是跟著趨勢走。我舉個例子,看能不能讓我們的聽眾更知道我跟校長在聊的東西。我覺得在創業圈的人比較能夠感受這件事,因為世界變化真的好快喔!

2022-12-30 23:24:4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一本書叫《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其實
2022-12-30 23:25:2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盼雜學校成為連結不同領域的中介  「第三方空間」讓實驗和創新在每個城市得以綻放 5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30 23:43:08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我們現在教育體系就已經是那樣了,您跟他們有更多體制上的接觸之後,您也意識到它的限制。您剛剛也直接講,如果您今天去當教育部長,您也無法改變這件事情。但是同時雜學校仍然在推動這樣的變革,所以現在雜學校準備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2022-12-30 23:30:2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蘇仰志

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

我大概從 2021 年疫情的時候,我就在找校地,大家都認為我瘋了。他們都說:「你又不是一間學校,你弄
2022-12-30 23:30:4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聚集所有想改變的人共同創造新的可能  以利潤為核心的舊資本主義有機會被社會淘汰嗎? 6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2-30 23:57:56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如果有這麼多的空間釋出來,然後您所提供的或您 focus 的這個主題,其實是一個公共服務,自然而然就會讓所有人眼睛都看著您詢問說,是不是我們可以拿來幹嘛?

2022-12-30 23:43:3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蘇仰志

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

是啊,而且現在補習班比較多樣,我甚至叫它是「半日制實驗教育」。你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念的是比較體制的學校,那你想讓他體驗實驗教育的東西,其實就是補習班。

2022-12-30 23:43:5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真的很重要,因為我身邊有滿多朋友,他們的小孩都大概是國中、國小生,少數小朋友現在還在幼稚園,然後我
2022-12-30 23:44:0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吹起教育造反風,城市就是終生學習的「雜學校」

吹起教育造反風,城市就是終生學習的「雜學校」

「教育」的定義為何?長年推動「雜學」精神的蘇仰志,從一位社會運動的造反者,走入體制內,成立七年的「雜學校」到底要大家學什麼?為台灣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帶來哪些驚喜?

2023-01-05 12:00:00

教育市場走向虛實整合

教育市場走向虛實整合

疫情雖帶動教育科技的發展,但數位化不是為了取代實體課程,而是在現有的教育制度下,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方式。

經濟日報

百瀚搶占 OMO「補強教育」,成就孩子跨域素養

百瀚搶占 OMO「補強教育」,成就孩子跨域素養

疫情帶動全球線上學習市場成長,百瀚搶占虛實整合(OMO)的商機,利用線上教學結合實體分校,提供學齡孩童多元化的語言教育。百瀚又是如何透過多元化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跨域素養?

2022-07-21 12:0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