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旭時報》的報導「因為壓抑,心生病了嗎?遠距數位平台打破心理求助門檻」中,討論到社群媒體發展、比較心態下,憂鬱世代加速發生,但因精神疾病的負面標籤,有需求也不願求援,對「心理健康」未持正確觀念。
- 疫情、全球動盪、經濟衰退等問題,台灣人開始尋求「自我療癒」。
- 博客來 2022 年度百大總榜中,前十名中一半皆為心靈勵志書籍。金石堂、誠品的排行搒中,勵志成長類升為第三熱門類別,轉念、療傷、脆弱、對話為熱門關鍵詞。(Openbook 閱讀誌)
- 雖有心理需求,但因就醫門檻高、對心理疾病不了解等原因,不願尋求協助。
- 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JAMA Network)的報告顯示,18-25 歲憂鬱症患者有超過 53% 未接受治療,原因為費用高昂(54.7%)、不知如何獲得協助(37.8%)、認為可自行解決問題(30.9%)、害怕服藥(22.8%),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丘彥南表示此結果與台灣臨床現象相同。
- 國家衛生研究所指出,高達 73% 的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未就醫,推測是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需要被治療、擔心污名化。(國家衛生研究院)
我該求救嗎?如何挑選就醫資源?
華人社會較少著墨「心理健康」,看似有需求,但因無相關知識,仍未在適合時機求助,知芯心理治療所所長廖芳芸及知心心理諮商所所長顏瑜慧針對常見痛點做說明。
- 就醫時機點:情緒為主觀感受,「當你不知道該不該去的時候,你就該去了」,會猶豫就代表已覺察到心理狀態不佳,另能透過三種標準評斷:「自評」負面情緒感受,若高分的負面情緒「頻繁」發生、長時間「持續」,也可考慮就醫。
- 身心科跟心理諮商的挑選:身心科以開藥、物理治療為主,適合有明顯藥物需求的人,像失眠、焦慮恐慌造成胸悶、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 心理諮商用唔談去頗析心理狀況,適合想談論人生議題的人,如人際關係、感情困擾、家庭關係、育兒問題等。
- 若無法判斷也不用過度糾結,不管是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尋求任一方協助後,都會依個案狀況轉介更適合的方式,從個人方便接觸的入門即可。
- 對藥物治療的疑慮,有些情緒困擾跟生物化學機制有關,如憂鬱可能受血清素影響,因此藥物可讓身體回歸穩定,幫助後續心理層面的探討,兩者相輔相成,藥物強度也能與醫生討論。
- 心理師挑選:專業為主、眼緣為輔,且診間距離要近。
- 從想談論的議題著手,挑選具相關專業背景的心理師,再來可用心理師的第一印象來篩,從官網、文章風格判斷是否契合,需注意因諮商的治療時間長且頻繁,要找個人易達之診所,避免交通門檻。
專業心理諮商是什麼?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認為,因心理學理論與常識相關,且練習工具隨手可得,大眾不買單心理師的專業,一窺市面上心靈相關書籍的作者,有一定比例由非專業人員撰寫,可發現該領域容易被「撈過界」。(天下雜誌)
- 一位專業心理師的養成,背後需花七至九年的訓練。
- 要在台灣成為諮商心理師,需通過國家高考取得執照,應考資格為心輔相關科系研究所碩士學歷,不僅要符合研究所修課標準、完成 1,500 小時以上的全職駐地實習和 50 小時以上的專業督導,還要寫碩士畢業研究論文,總修習時間約三到四年。
- 除研究所學歷、實習經驗、證照外,廖芳芸分享甚至在執業後,有些醫院會多要求兩年的培訓,因此加上大學四年,其養成時間至少要七年,最長到九年,是相當嚴謹的過程。
- 心理諮商在安全的氛圍下,有架構的引導會談者釐清內心混亂。(yahoo 新聞)
- 以安全隱私性來說,心理師受心理師法與諮詢專業倫理規範,對個案談話內容有保密義務。
- 心理師受過專業訓練,能客觀、不帶批評的回應,且談話具方向性、目的性、療癒性、效果性,問題皆經分析安排,有一定的脈絡,有助於聚焦癥結點及釐清問題。
- 心理諮商不能改變過去,但能重新體驗、重新定義創傷,提升心理素質。
- 顏瑜慧認為不管講與不講,傷害都存在,而創傷發生後身體會產生情緒記憶,可能會讓你選擇躲避某些人生體驗,或在未來影響到某個關鍵點。若願意講出來,由心理師引導你梳理過去,就有機會切斷負面連結。
未來該如何?
- 台灣因心理師的發展歷史短、健保給付不全,心理諮商普及程度不如歐美,廖芳芸認為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媒體、政府的推廣,期望社會能達到「共好」,讓有需求者可找到資源,專業人員可接觸到有需求者。
- 顏瑜慧則認為「覺察情緒、鍛鍊心理肌肉」很重要,華人社會對心理健康無病識感,即使資源存在仍不會使用,因此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心理健康概念的推廣至為重要。
近年來大眾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但普遍仍有不少迷思,覺得求助很丟臉、無能且幫助不大,不願意面對衝突的內心世界。該如何看待心理健康及其相關資源?請看《旭時報》與心理師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