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88
旭沙龍
參考書龍頭南一書局如何以「教育科技」數位轉型?
Mar 09, 2023 / 45:24
已成立 70 年的台灣參考書出版社龍頭南一書局,面對少子化、多次課綱修改、以及疫情帶來的學習媒介轉換,如何應用科技技術,以因應數位化學習的變革,陪伴孩子走入新世代學習?
# 知識不是用背的
# 適性教育很重要
# 孩子的學習需要陪伴
此次與談人
發生了什麼事?
以出版參考書、教科書出身的南一書局,隨著教改以及數位教育時代的來臨,也面臨教育出版的數位轉型之路。
- 南一書局創辦人蘇紹典於 1953 年成立,並於 1973 年正式成立編輯部開始出版升學用書,和康軒、翰林為台灣三大教育出版集團。
- 南一書局可說是見證台灣教改的整個過程,從一元化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 2004 年進入一綱多本多元化教育,再到 108 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適性教育,內容編纂變得更為複雜,加上素養導向題型的研發,教育出版產業勢必要做轉型。
- 南一書局總經理蘇偉銓 2003 年回台接班後,投入上億元開發,導入大數據分析、直播教學服務及益智桌遊等,全力發展新式教學型態,目前教育科技部門至少超過 70 人。
教育內容產業如何數位轉型?
- 教改是刺激南一書局數位轉型的關鍵。108 課綱實施,希望培養下一代是可以自學、終生學習的能力,讓知識不再只是「背知識」。
- 科技技術加入教育體系裡,蘇偉銓稱其為「教育科技」,教育要放在前面,教育是重點,科技只是工具、讓南一去思考如何應用科技來「陪伴孩子學習」。
- 南一書局的數位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 第一階段:透由 DVD 或 CD player 加電視,讓教師在課堂上透過遊戲化的教材與學生有更多互動教學。
- 第二階段:E 化教室,因校園改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南一開始投入互動式電子書的製作,提供教師使用。
- 第三階段:大數據應用,思考教育的適性化。

- 南一書局教育科技的主力線上產品包括:智慧電子書 OneBook、真人 Live 家教 OneClass 與教學平台 OneLink。
- 蘇偉銓認為,未來的教育市場必定是大數據應用的時代,而且不斷變動。且當像 ChatGPT 出現後,AI 在教育上的應用更多元化,因此將內容變成資料庫,讓實體授課、實體學習跟線上學習整合更完善。
- 南一書局正在與奧圖碼合作,讓教育進入元宇宙,製作出 MR 的一些內容元件產出,讓線上學習更有效率。
- 教育產業可以往策展模式發展,讓數位學習將成為長年常態展的模式,實體展則是更多的面對面互相交流。
數位教育時代已不若當年填鴨式教育,教育內容產業勢必要轉型,而未來 118 課綱將有更多實驗教育的模式,教科書龍頭南一書局如何用科技應用轉身,藉由以下與蘇偉銓的訪談來了解。
00:00 Intro
02:10 陪伴眾多學生走過升學路,出版龍頭南一書局也面臨轉型?
06:41 開發教育型桌遊,盼家長別再以 3C 養小孩
13:55 108 課綱的出現是團隊跨出轉型的關鍵原因?
20:41 推出OneClass 真人家教,主打「陪伴」的諮詢服務!
26:46 為明天做準備!南一早在疫情前便開始做數位轉型?
37:16 未來的教育模式將更重視自學,父母和孩子如何面對這個趨勢?
深度對談
從紙本參考書出版到提供多元教育服務 南一的第三代接班要讓學習不再只是背課本
今天節目邀請的來賓主要是來談數位轉型的題目,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六年級生的話,當您聽到這個品牌時,應該都蠻有感受的。我們歡迎南一書局的總經理 蘇偉銓 來到節目中。
南一書局在我的印象當中,就是我那個年代考聯考的時候,每次開學的時候都要買參考書,走進新學友書局等等。新學友也曾經是南一的相關家族企業對嗎?
小學或是國中開學那個禮拜,一定是爸爸媽媽帶著(小孩),或是小孩跟爸爸媽媽要一筆錢,走進書局買一大堆參考書回家。
南一,我想跟我們同年紀的聽眾大概有印象的是點線面或是超群,這幾個大品牌其實都是南一的。我光是這樣講,大家就知道南一的歷史悠久,但是今天請到蘇總來到我們節目,其實是要來聊南一書局過去這二十多年的時間,怎麼樣從提供紙本參考書的一個出版公司,轉型成一個相對比較全方位的教育媒體公司或教育服務的整合提供公司?而且您們有蠻多服務都已經數位化了,蘇總在這個過程裡面就是推動、帶領和實驗各種篳路藍縷的經驗,今天請您來到節目,和我們分享南一書局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
請蘇總介紹之前,我先簡單為大家說明一下,南一除了大家熟悉的出版品,像是教科書或是參考書以外,目前原本
共 29 則對談comments
邀請流浪教師和退休老師一起分享教學經驗 OneClass 真人家教最大的特色是「陪伴」?
如果以「陪伴」這個議題來看的話,南一現在提供的內容服務或企劃,您們怎麼思考您們的陪伴角色要怎麼定義?
陪伴,我們已經成立了子公司「萬通教育」來推展 OneClass 的線上一對一真人家教,某種程度就是在
共 23 則對談comments
為你的明天先做好準備吧! 疫情如何讓蘇偉銓對教育技術和產業生態產生新的思考?
您剛剛有提到一個關鍵,疫情它是一個推力,它是一個外部的推力推著大家往前走,而且他推的對象是所有的人,包含學生、父母親、老師們,甚至像南一這樣子的服務提供者,其實全部都被逼著線上化了。但其實您剛剛前面有提到,經營者很重要的關鍵是去想我後天會遇到什麼事,我後天想要走去那裡,所以我要為明天做準備。
因為疫情的到來沒有人預測到,您覺得南一在這之前曾經有做過什麼樣的準備,讓您們有機會可以跟上這一波?
如果從我進南一開始來看整個南一的幾個數位發展,在我出國之前,那時候主要的做法是影片加一些 Flash
共 31 則對談comments
和孩子一起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步調 中華多元智能教育協會將成為家長尋覓自學資源的後盾?
接下來想要跟總經理聊一個(問題),我相信跟您自身的一些經驗也是有關的,回到 k12 教育,跟我們父母親年代不一樣的是,我們的父母親會認為小孩子趕快去讀書就對了,反正就給你填鴨,可是現在父母親要想的是我怎麼讓孩子適性,108 課綱也是這個精神。
那我們知道最新的課綱現在準備要開始討論了,可能又更往適性的方向去了。現在也有滿多的家長開始讓小孩子自學,自學的家長很多甚至自己組織了共學團等等,您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到兩年這樣的經驗。從自學這個角度來看,您覺得現在的教育現場,或是像南一在設計或者是提供這些教育素材,有可能成為這些自學或者是共學團的家長們的一些工具跟夥伴嗎?
118 課綱,如果照之前發出來的消息的話,應該會更多更重視實驗教育,實驗教育就是一個很自學性的。
共 25 則對談comments
108 課綱衝擊過往對教育的想像 孩子們在新的世代得學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光是舉桌遊這個例子,我想對您的組織來說,一定會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和挑戰。您作為第三代接班人,您要怎麼樣去促成這個組織的轉型?其實我滿好奇的。其實出版社又不是只有南一一家,那為什麼南一這幾年在這個事情上走得這麼多和這麼快?我想是有衝破了一些瓶頸。蘇總,您大概經歷了那些事?
南一今年邁入 70 年,組織又算龐大。因為投入臺灣教育本身,需要非常多的編輯、作者。
共 34 則對談comments
延伸閱讀 Read more
疫情帶動全球線上學習市場成長,百瀚搶占虛實整合(OMO)的商機,利用線上教學結合實體分校,提供學齡孩童多元化的語言教育。百瀚又是如何透過多元化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跨域素養?
2022-07-21 12:00:00
「教育」的定義為何?長年推動「雜學」精神的蘇仰志,從一位社會運動的造反者,走入體制內,成立七年的「雜學校」到底要大家學什麼?為台灣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帶來哪些驚喜?
2023-01-05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