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2022 年全國稅收超徵 4,500 億元,中央可運用金額為 3,800 億元,其中 1,000 億元補貼勞健保財務缺口、增加電價補貼,1,000 億元投至「加強韌性經濟方案」,預留 400 億元以備不時之需,其餘 1,400 億元以全民普發現金 6,000 元的形式「還稅於民」。(行政院)
- 特別預算案尚待立法院審核,目前規劃三個領取管道:線上申請匯入戶頭、ATM 領現鈔、郵局臨櫃領取,不分年齡,全民皆可領取。(數位時代)
- 稅收超徵或短徵,反映出當年度國家經濟表現,「超徵」代表「實際徵收稅金」高於「政府預算金額」,並非政府非法超徵稅金。(行政院)
- 2021 年預估經濟成長率 5.08%,實際卻高達 6.53%,顯示 2022 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出色,其中有八成的超徵來自「營利事業所得稅」,企業繳稅大戶前三名為台積電、陽明海運、鴻海,內需產業雖受疫情衝擊,但科技業、航運業獲利超乎預期。
- 「超徵」也不表示政府有財政賸餘,從「中央政府歲入歲出總表」可見政府已連年赤字。截至 2023 年 2 月,中央政府累積負債已達 5 兆 8718 億元,平均每人負債 25.2 萬元。(財政部國庫署)
「超徵」代表行政失靈?
- 除 2020 年短徵外,台灣稅收已連年超徵,從 2015 年開始歷年皆超徵一千億元上下,2021 年創新高到 4,034 億元,2022 年更來到 4,500 億元。(工商時報)
-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說明,「預期稅收」要估得精準很難,每年景氣如何變化,很難單從前一年度的表現預估,因此短徵、超徵在財政上都是常態,不可能估得剛剛好。
-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表示,2021 年的稅收在 2020 年 8 月編列,當時疫情剛爆發,他預估隔年經濟成長率 3.92%,還被媒體評為「全宇宙最樂觀」,沒想到 2021 年竟來到 6.28%。(自由時報)
-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連賢明提出,每年稅收約兩兆多元,超徵幅度若佔整體稅收約 5% 尚可接受。雖然 2021、2022 年的超徵幅度大到 15-20%,但跟疫情期間的景氣變化較為相關,並非政府行政上的問題。
「普發現金」是最佳解法嗎?
根據《預算法》規定,政府超徵的稅款一律先進入國庫,剩下的可成為政府編列預算的財源,使用上須經立法院同意,另可用退稅、發放補貼或現金等方式處理。
- 「還稅於民」非財政、經濟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 邱俊榮解釋,「還稅於民」和「稅收」無實質關聯,通常需要「退稅」是在景氣不好時的經濟政策,不會因為多徵就還稅、短徵就要求人民多繳稅,此議題被誤解為「政府多拿的不義之財」,有政治操弄的意味。
- 「普發」為「安慰劑」作用,並非最佳支出方式。
-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舉例,十億元稅金能興建 250 戶社會住宅,幫助 250 個弱勢家庭,建立社會安全網、基礎建設,遠比發錢還能解決社會中的根本問題。(Yahoo 新聞)
- 連賢明認為發錢雖有短視近利之嫌,但乃屬政治上的妥協,多少能安撫民心、減少政治壓力,不過仍可設計出特殊機制,讓錢導向受困產業跟弱勢族群,在不引發民怨下補貼弱勢。
- 發現金可能刺激物價上漲,消費券是較適宜的發法。
- 連賢明提及,美國、日本於疫情間發現金的結果是儲蓄率大升,未能刺激景氣,因此更建議發消費券的方式,不僅能短時間刺激經濟,加上過去已有發行經驗,行政流程較易執行。
- 邱俊榮提醒,雖然物價上漲、人民需要錢,但若在物價敏感時發更多的錢,可能會加強價格上漲的力道,反而形成負面循環。
未來該如何?
- 連賢明認為台灣過去兩年嚴重超徵,實屬疫情間的特殊狀況,不需要因為景氣而更動財稅政策,此情況未來也不太可能再出現。
- 對於政府在財政上該如何支出,邱俊榮建議要先決定「左、右派」的國家定位,若走左派路線,就要調高稅制、政府做更多事 ; 若走右派路線,政府不加稅但也不多作為。台灣目前稅收不高,人民卻對政府有高度要求,很難永續發展。
引起大眾討論的「發六千元」一事,在期待何時可以拿到錢的同時,身為人民亦該思考「超徵稅收、還稅於民」背後的意義與風險,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