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五項為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呼籲女人要拿回做決定的權力,不該遭到「不該當警察、應該乖乖待在家、不會開車」等歧視限制。綜觀社會發展,不管是男性、女性或第三性的 LGBTQ+ 族群,在性別議題上各有不同挑戰。
- 父權社會中,女性受限於不平等框架: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女性被教導要忍耐、當個好媳婦。在父母眼中,女兒是填補兒子不在家的閒人。在婆家,媳婦是生下寶貝孫子的外人。(未來 Family)
- 作家楊雅晴在 2009 年赴巴黎留學,25 歲的她與學攝影的朋友開始「一年在巴黎街頭吻一百個人」的計畫,用部落格紀錄照片中的故事,但遭到網友以蕩婦、妓女等歧視性字眼批評。(風傳媒)
- 「男性貶抑」又稱「厭男」,要求男性要做一家之主、不能軟弱,也有「男生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男人要喜歡運動...」等偏見,刻板認為男人就是壞、髒、隨便,女性擁有男性特質可被接受,但男性擁有女性化特質卻是羞恥的。
- 從「男性」、「女性」、「異性戀」、「同性戀」的二元二分法,到 2020 年代,多元性別認同已擴展到 50 種以上,包括 LGBTQ+ 族群 – 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對性別感到疑惑的人與其他性少眾族群。
- 根據台灣伴侶權益聯盟 2020 跨性別問卷調查,一半的跨性別者曾因害怕旁人眼光而不敢上廁所,47% 的人在校園受到同學的霸凌與排擠,甚至遭到師長的非善意言論,四成的人遭到職場歧視,害怕失去工作而保持沈默。(Yahoo 新聞)
如何撕下性別標籤?
- 女性需自我覺察,不要掉入「自己看輕自己」的陷阱。
- 在《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出最獨特的你》書中,當女兒從小看到母親的孤單與失落,會用「大女人氣概」去掩飾自我厭惡和無力感,最後仍是在父權社會中煽風點火。(關鍵評論)
- 楊雅晴點出,細看那些對女人的嘲笑,根源上都在嘲笑陰性本質(結盟、結伴、互相依靠),有些女權提倡者也止於認同陽性特質(征戰、勝利),因此女生必須先接納陰性特質,不要拿父權社會的規則來限制自己。
- 文字工作者諶淑婷指出,很多性別的「方便與否」立基於父權社會,像年夜飯、掃墓、子女姓氏等都以男性家族為主,女性(或任何性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不方便」,自身要有不被傳統想法約束的自覺。
- 諶淑婷進一步點出,一方都在委屈、配合的婚姻關係不會比較好,當夫妻願意去溝通協商,從中也能為小孩樹立榜樣,像在假期的安排上,夫妻都能有各自想做的事,建立尊重的默契。
- 在性別代名詞中,除了男性(he/him/his)、女性(she/her/hers),對於多元性別認同者,還可用中性(they/them/theirs)和去性別(ze/zir/zirs)。(關鍵評論)
-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林家妤分享,身為跨性別者,過去在結帳報會員電話後,最討厭被問「請問你是林小姐還是先生?」,用「您是姓林嗎?」代替會是較尊重的方法。
性別教育從何做起?
在《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性平教育是「透過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在《108 課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中也將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和性別多元化等內容納入性平教育課綱。
- 林家妤分享,非二元性別的孩子在成長過程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若學校能增強社會性別、心理性別、自我認同光譜的教育,展現不同的可能性,將降低孩子的孤單感。
- 除了性平教材,各科目老師也能將性平教育融入學科中,如在國文課講到「女子無才便是德」時,可教育過去女性社會地位低的歷史,或若在數學課算出的答案出現「男生愛打球、女生愛音樂」時,可藉機討論課本對於男女的性別框架。(女學學誌)
- 在硬體上的設計上,林家妤也說明,通用廁所將提供給跨性別者很大的便利,且帶著小孩的父母也能使用。
- 學校外的家庭教育,父母也可給予小孩更積極的性平教育觀念,市面上有各種性教育的童話書,比起「守貞性教育」,應該要更全面的教孩子認識性器官、青春期、多元性別、性行為等,建立安全健康的觀念。(閱讀生活誌)
- 針對性別正義的議題,諶淑婷鼓勵女生用正增強的方式來鼓勵男性,像自己不回夫家過節的決定,她會跟老公說「你跟一般男生比起來真的好厲害,很多男生無法這樣支持老婆」,讓男生更靠近女性主義一些。
- 谷慕慕推出月經教育漫畫書《來去子宮!青春期初經寶典~從零開始跟月經相處》,用有趣的方式介紹身體器官,創辦人史文妃也補充,書中內容經多次校閱,確保不同性別的閱讀者都不會有被排除的感覺。(旭時報)
未來該如何?
- 谷慕慕創辦人史文妃呼籲,理想生活的樣貌是大家活出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有權在性別光譜中選擇自己的位置,但不該拿著自己希望的樣貌去要求別人。
- 林家妤認為,補足性別差異的重點在於培力與教育,讓每個人都以實力走到該位置,也期待用「增加組織多樣性」的方式,讓 LGBTQ+ 族群帶來多元觀點。
在充滿潛規則的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性別期待。該如何有意識地打破這些規則?我們又能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