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意識到性別枷鎖了嗎?找回自主,從撕下性別標籤開始

意識到性別枷鎖了嗎?找回自主,從撕下性別標籤開始

May 10, 2023

身為媳婦,年夜飯不一定要回夫家吃 ; 擁抱情慾,不用感到羞恥 ; 性別不全然受生理性別的限制,可以自己決定。我們從小到大,被多少性別意識制約了?我們在覺知後,能如何拿回自主權?

# 性別平等大家都有份 # 女性不要看輕自己 # 性平教育及早做起

陳信如

陳信如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陳卓君

陳卓君 / 副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Unsplash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此次與談人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發生什麼事?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五項為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呼籲女人要拿回做決定的權力,不該遭到「不該當警察、應該乖乖待在家、不會開車」等歧視限制。綜觀社會發展,不管是男性、女性或第三性的 LGBTQ+ 族群,在性別議題上各有不同挑戰

  • 父權社會中,女性受限於不平等框架: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女性被教導要忍耐、當個好媳婦。在父母眼中,女兒是填補兒子不在家的閒人。在婆家,媳婦是生下寶貝孫子的外人。(未來 Family
    • 作家楊雅晴在 2009 年赴巴黎留學,25 歲的她與學攝影的朋友開始「一年在巴黎街頭吻一百個人」的計畫,用部落格紀錄照片中的故事,但遭到網友以蕩婦、妓女等歧視性字眼批評。(風傳媒
  • 男性貶抑」又稱「厭男」,要求男性要做一家之主、不能軟弱,也有「男生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男人要喜歡運動...」等偏見,刻板認為男人就是壞、髒、隨便,女性擁有男性特質可被接受,但男性擁有女性化特質卻是羞恥的
  • 從「男性」、「女性」、「異性戀」、「同性戀」的二元二分法,到 2020 年代,多元性別認同已擴展到 50 種以上,包括 LGBTQ+ 族群 – 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對性別感到疑惑的人與其他性少眾族群。
    • 根據台灣伴侶權益聯盟 2020 跨性別問卷調查,一半的跨性別者曾因害怕旁人眼光而不敢上廁所,47% 的人在校園受到同學的霸凌與排擠,甚至遭到師長的非善意言論,四成的人遭到職場歧視,害怕失去工作而保持沈默。(Yahoo 新聞


如何撕下性別標籤?

  • 女性需自我覺察,不要掉入「自己看輕自己」的陷阱。
    • 《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出最獨特的你》書中,當女兒從小看到母親的孤單與失落,會用「大女人氣概」去掩飾自我厭惡和無力感,最後仍是在父權社會中煽風點火。(關鍵評論
    • 楊雅晴點出,細看那些對女人的嘲笑,根源上都在嘲笑陰性本質(結盟、結伴、互相依靠),有些女權提倡者也止於認同陽性特質(征戰、勝利),因此女生必須先接納陰性特質,不要拿父權社會的規則來限制自己。
  • 文字工作者諶淑婷指出,很多性別的「方便與否」立基於父權社會,像年夜飯、掃墓、子女姓氏等都以男性家族為主,女性(或任何性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不方便」,自身要有不被傳統想法約束的自覺
    • 諶淑婷進一步點出,一方都在委屈、配合的婚姻關係不會比較好,當夫妻願意去溝通協商,從中也能為小孩樹立榜樣,像在假期的安排上,夫妻都能有各自想做的事,建立尊重的默契。
  • 在性別代名詞中,除了男性(he/him/his)、女性(she/her/hers),對於多元性別認同者,還可用中性(they/them/theirs)和去性別(ze/zir/zirs)。(關鍵評論
    •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林家妤分享,身為跨性別者,過去在結帳報會員電話後,最討厭被問「請問你是林小姐還是先生?」,用「您是姓林嗎?」代替會是較尊重的方法。


性別教育從何做起?

《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性平教育是「透過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在《108 課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中也將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和性別多元化等內容納入性平教育課綱。

  • 林家妤分享,非二元性別的孩子在成長過程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若學校能增強社會性別、心理性別、自我認同光譜的教育,展現不同的可能性,將降低孩子的孤單感。
    • 除了性平教材,各科目老師也能將性平教育融入學科中,如在國文課講到「女子無才便是德」時,可教育過去女性社會地位低的歷史,或若在數學課算出的答案出現「男生愛打球、女生愛音樂」時,可藉機討論課本對於男女的性別框架。(女學學誌
    • 在硬體上的設計上,林家妤也說明,通用廁所將提供給跨性別者很大的便利,且帶著小孩的父母也能使用。
  • 學校外的家庭教育,父母也可給予小孩更積極的性平教育觀念,市面上有各種性教育的童話書,比起「守貞性教育」,應該要更全面的教孩子認識性器官、青春期、多元性別、性行為等,建立安全健康的觀念。(閱讀生活誌
    • 針對性別正義的議題,諶淑婷鼓勵女生用正增強的方式來鼓勵男性,像自己不回夫家過節的決定,她會跟老公說「你跟一般男生比起來真的好厲害,很多男生無法這樣支持老婆」,讓男生更靠近女性主義一些。
  • 谷慕慕推出月經教育漫畫書《來去子宮!青春期初經寶典~從零開始跟月經相處》,用有趣的方式介紹身體器官,創辦人史文妃也補充,書中內容經多次校閱,確保不同性別的閱讀者都不會有被排除的感覺。(旭時報


未來該如何?

  • 谷慕慕創辦人史文妃呼籲,理想生活的樣貌是大家活出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有權在性別光譜中選擇自己的位置,但不該拿著自己希望的樣貌去要求別人。
  • 林家妤認為,補足性別差異的重點在於培力與教育,讓每個人都以實力走到該位置,也期待用「增加組織多樣性」的方式,讓 LGBTQ+ 族群帶來多元觀點

在充滿潛規則的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性別期待。該如何有意識地打破這些規則?我們又能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您如何看待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與限制?為什麼很難突破這些社會枷鎖? 4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13:57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認為限制、貶抑女體,其實是在控制女人,當他被給予「女人的身體只能給丈夫和小孩」的道德限制後,他就不敢輕易裸露自己的身體,以前女人的地位很低,若他不符合社會所定義的「好女人」,丈夫要怎麼修理他、社會要如何邊緣化、排擠他,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所以這是父權社會最便捷的路徑,藉由讓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羞恥感,把身為女人這件事變成次等、不光彩、卑微的,當女人被傷害過,他為了下一代好,就會去承襲這份壓迫,告訴女兒也要對自己的身體有羞恥感,變成女人去管理女人。像我外婆反對百吻計畫,是因為擔心我嫁不出去,她希望我趕快回頭做一個良家婦女,被社會所接受,他這種反應是出於愛和保護,怕我受傷。但對我來說,與其花很大的力氣去改變外婆,不如把自己活好,讓外婆明瞭,親過一百個人這樣的經歷,並不會阻礙我的人生,我能否幸福與我親過多少人無關。所以我呼籲下一代要勇敢,女生可以不用受限於社會眼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找到自己的幸福。

2023-05-09 11:51:4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回過頭來想,我們傳統上認為「這樣好像不太好」的「不太好」,定義成「好或不好」就代表有一個標準,有標準就代表是能被討論的,不應該是別人跟你講好或不好,而是你自己想不想要、喜不喜歡?你要接受什麼樣的思想?

比方像雅晴的外婆認為「女生親了那麼多男生就嫁不出去」,這個想法的背後是因為你很淫蕩,很淫蕩所以沒有價值,沒有價值所以嫁不出去,背後藏有這個邏輯,但這個標準也不是外婆真的這樣想,而是這個社會賦予他的,他害怕疼愛的孫女會遭遇到不好的對待,所以大家在講淫蕩、蕩婦、女性羞恥時,重點是放在「我要如何把話語權拿回來?我要如何重新權衡這件事?」為什麼「蕩婦」是羞恥的事?我可以看成是我很性感、我能展現情慾,這讓我很快樂,它可以是一件驕傲的事情,不是嗎?

2023-05-09 11:11:3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批評是,我爸爸常常罵我說「這個女生太『Khiàng-kha 勥跤』(台語:精明能幹)」,就是說我聰明過頭、伶俐過頭,可是我從來沒有聽過他用這個詞形容過我哥,他只有氣我哥不夠聰明,所以我從小就感覺到一個很明顯的歧視感,覺得女生不用太聰明,甚至你很聰明的話,你要聰明到表現出你的不聰明樣,這樣大家才會誇獎你是好女孩。

我出社會工作後也漸漸意識到,這社會對於男女真的有差別待遇,男性若是很出風頭、很厲害,可以一路很順遂的升遷,但在同一個職場、同一批進去的員工中,若你是一個鋒芒很外露、做事很快的女性,你不會得到太多誇獎,甚至會被人家批評「不好相處、比較難搞」,或是被丟一些別人沒做完的事,你也不會因為多做事而被讚賞,所以我後來...

2023-05-09 11:12: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乾脆離開職場,選擇自己接案工作。另外我在生女兒後也很有感,之前生兒子時沒什麼感覺,生女兒後感覺大家對
2023-05-09 11:52:4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社會習以為常、賴以為生的性別規範,真的「自然」嗎?您是如何在社會規範下重新認識自己的? 6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20:07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認為有些是、有些不是,我生過兒子跟女兒,男女生一部分確實有生理造成的差異,有時候跟家裡的排序也有關,像我的第一胎是女兒,他從小就很喜歡看書、畫圖,且願意照顧弟弟,這可以說是陰柔特質的展現,也可以說是排行老大為了被父母肯定而養成的行為模式,原因頗複雜,不過我想表達的是,這些都是「差異」並非「好壞」

其實很多時候所謂的性別平等,只是鼓勵女孩去跟男生競爭,一直告訴女孩們你也可以跟男生一樣強、男生做得到你也做得到,這反而是在吹捧陽剛特質,我真的覺得沒必要。相反的,去跟小男孩說「女生做得到你也做得到」也沒必要,即便沒什麼人會這樣做。有網友刻意不讓女兒穿粉紅色公主裝,認為這樣做是強化性別框架,但如果小孩就是很喜歡呢?讓小孩遵循自身的特質發展,放過他們吧。陰柔特質、陽剛特質只是差異,沒有高低之分,要小心不要助長崇陽貶陰。

我自己也是做了百吻計畫才覺醒的,成長的環境中...

2023-05-09 11:53:0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性別當然有其差異,這個差異是立基在台灣是父權社會之上,方便的人不會去意識到自己的方便,但他會無法接受自己變得不方便。以夫妻關係來說,年夜飯、掃墓都是去夫家那邊,但為什麼不能來我家吃?或是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從父姓?有人可能覺得沒有差嗎,但這就代表你根本沒去思考,你不想面對自己、家人、社會的觀感,而選擇順順的過著主流的生活。

但我們來思考,這些「方便」都是順應著父權社會的,若我們今天真的要很「不方便」的來討論每一件事情,就會發現為什麼以性別區分後,家庭關係絕大部分都是以男性家族為主?女生身為一直去配合的那一方,我們真的覺得很不方便

我從小就是這樣的性格...

2023-05-09 11:53:3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身為一位跨性別者,我認為性別規範蠻壓迫的,與其討論自然與否,不如說會不會對小孩造成壓迫?如果會的話,這難道就自然嗎?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非常多規範,我是生理女,從小被說「要有女生的樣子」,被逼著穿裙子,我從幼稚園就很本能的反抗這件事,高中時讀女校,當時我把裙子換成褲子走出校園,已經出學校走了一段路,結果教官還追上來叫我換回裙子,我覺得很誇張就像是背後靈。還有我在研究所時到中國參加交流活動,最後一人發一件 T-shirt 拍大合照,男生發藍色的、女生發粉紅色的,都已經二十幾歲了,為什麼還要做這樣的區分?我覺得這種分類毫無意義,最後決定不換直接拍照。

以個人經驗來說,我很早就反抗女生這個性別認同...

2023-05-09 11:19: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父母的管教很自由,所以當時才會覺得跑去路上親一百個人沒關係,比較沒有警覺性。不過這個覺醒也不是馬上
2023-05-09 11:16:4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您怎麼看「性別是可以自由選擇的」這件事?身為跨性別者,您在社會上遇過哪些困擾? 2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21:51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我認同可以自由選擇,只要不妨礙到別人就好,當然這些選擇會伴隨一些風險、質疑跟歧視,職場上也容易有異樣眼光,因為你跟社會對某個性別的期待不同,但我覺得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別人管不著

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但「自我認同」跟「性向」是獨立的兩件事情,可以排列組合,以我來說,我是生理女、我的性向喜歡女性、我的性別認同算是中性偏男性,廣義來說是跨性別,所以性向跟自我認同有很多維度,就是看每個人舒適的位置。

生活上不方便的地方像上廁所...

2023-05-09 11:20:5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大家看到外表像男生的人進女廁就覺得有犯罪的疑慮,所以我從很久以前就不進女廁,我會去無障礙或男廁,若需
2023-05-10 18:36:2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對於受性別刻板印象所限的人,可如何去挑戰或適應這個制度? 5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29:44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出最獨特的你》 ,女生在踏上試煉之路前,要先有很多的反省跟懺悔。第一個是你會「先唾棄自己的陰性本質」,女生可能在家中看到母親比較沒有地位、比較神經質,不想當媽媽這樣的女人,所以選擇唾棄陰性的本質。走到第二個階段是「認同陽性價值」,陰性本質是寬容、接納、喜歡照顧、付出、貢獻,陽性特質是獨立、征戰、贏、勝利。

我覺得很多人雖然提倡女權,卻其實是「唾棄陰性本質,認同陽性特質」的,他們會說...

2023-05-09 11:22: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我覺得癥結點在「自己」,像我爸到現在還是不准我自己除夕一起過年,但爸爸不接受又如何呢?我會跟我爸說,我現在已經成年了,我只是告知你這件事,沒有要獲得你的允許,我要在哪裡過年、我連假要不要跟老公去婆家...,這都是我的事,你已經不能再管我了。

我希望不管是哪個性別的人,都可以有這個自覺,知道你不用一直被傳統的想法約束,你可以跟伴侶有很多的衝突,但雙方要願意去協商,小孩也會看到父母的改變跟成長,像有時候我跟我老公吵架,我小孩會在旁默默的聽,他會給意見「爸爸這件事是你錯了」、「媽媽我覺得你不應該這樣講話」但大多數人的父母會吵完後跟小孩說:「以後不要跟這種男的結婚」、「你爸就是這樣,不會改變了」這樣講會讓小孩覺得生活是一件無法改變的事。 

因此我認為「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很重要...

2023-05-09 11:29:0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女生也可以當醫生、法官、運動員」,但這些「女生也可以怎樣」,這個想法背後還是在歌頌陽性特質,看不起
2023-05-09 11:54:1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針對性別差異,可如何鼓勵大眾間的溝通?為何台灣社會在性別框架的阻力如此強烈? 5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36:32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我當年看到《百吻巴黎》的作品很震撼,大家的憤怒我也可以理解,包含我們談到情慾、百吻巴黎、同志相關議題時,這個憤怒是因為你去質疑、挑戰他原本相信的事情,或是他發現自己是錯的,這個世界跟他想的不一樣,所以大多數人的反應確實會生氣,要嘛對自己生氣或是對別人生氣,但這個憤怒是改變的開始,當你有了情緒,就代表你原本相信的東西被動搖,這個動搖可能會開啟覺醒之路

2023-05-09 11:55: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男女生對《百吻巴黎》計畫的反應蠻不一樣的,男生會很生氣罵我是「母狗、嫁不出去的賤貨」,用難聽的措辭來發洩情緒,覺得我憑什麼胡搞瞎搞。有這些情緒反應的人大多是在愛情市場叫不吃香的人,因為不懂女生、得不到女生而對女生有憤怒,尤其對於選擇白人男性的女生更憤怒,所以看到百吻會很火大。反觀女生,則是被激發出內心的恐懼居多,看到百吻會立刻採取行動跟女兒或朋友説「你千萬不要像他這樣」,千叮嚀萬交代身邊的女生把自己守好,不要做這種丟臉的事情。或者也有另一個族群的女生因為從小就被約束,所以看到不受約束的女生會非常憤怒

但我上了 TED Talks 演講後,支持的聲音增加不少,很多人很感謝我願意站出來,我的觀念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正常,原來有人不覺得蕩婦、女人有性慾有什麼問題,我給他們一種安心感、盟友的感覺,解放他們的罪惡感。

2023-05-09 11:56:2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我不覺得做出性別正義的要求時,一定要吵架,像我是用「正增強」的方式鼓勵老公,在跟他討論某個社會議題,我跟他強調「你不是那種會酸言酸語的男生」、「你不是那種去棒球場拍下女性胸部在彈跳的男生」,我知道你不是,所以你更要跟我們站在同一邊,去檢討這些社會問題。

我承認,正面的說話態度,對女性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勞動,但我願意多做一點,讓一位男性不知不覺更接近女性主義,如果你一直把男性視為女性主義的敵人,他們就會離你很遠,不可能成為女性的夥伴,所以我現在蠻常用這個方法,我會跟我哥說「這件事我覺得你也做得到」,或是跟我老公說「你跟一般男生比起來,真的好厲害喔,支持老婆跟朋友單身旅行,讓老婆自己在家過年,很多男生做不到這件事」。

這樣鼓勵下去,就算這個男性本來沒有很厲害,他都會變得超厲害,我也這樣跟小孩溝通,小孩很需要被正增強,連與教育體制的交流也是如此,我也會跟老師說「我知道你跟傳統的老師不一樣」,在談性別、兒童權利、體罰等,我覺得正增強對什麼族群、年紀的人都非常有用,不一定要硬碰硬,但我也不反對就是了。

2023-05-09 11:36:3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後來有做《百吻台灣》計畫,雖然後來因為忙著談戀愛、結婚、生小孩太忙沒有完成,但也讓我意識到台灣人不
2023-05-09 11:56:3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跨性別者需要什麼樣的社會協助與資源? 1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37:25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硬體的部分像性別友善校園跟宿舍,我當時在愛爾蘭交換時,每個宿舍都是混宿,沒有全女宿、男宿可以挑,他們十年前或更久以前就做到了。

對跨性別者比較切身的是廁所,通用廁所的概念很好,他不完全跟性別有關,不管是帶著小孩的家長、老人都可以上,北歐的廁所也都沒有在分,讓人覺得很舒服,因為他不是為了服務特定族群,每個人都能用。另外可以多做的是心理支持,像同志熱線每個禮拜三有跨性別專線,其他天雖然也可以打,但他們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理解跨性別的狀況,資源上相對較少。

我知道也有單位提供醫療協助,有些跨性別者會選擇動手術,以生理女變成生理男來說,第一階是平胸,第二階是卵巢子宮摘除,做完就可以換身份證的性別欄,第三階是男性陰莖重建,整套大概要一百萬以上,而且副作用很大,我不覺得我非做不可,但有些人覺得動完手術後,他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覺得自己重生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自己的故事。

2023-05-09 11:37: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如何同時照顧到性別差異,又不造成歧視? 2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38:34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關鍵點在於理解彼此差異,女性確實就是有生理期,經期時身體就是很累,當然也有一些女生不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男性要接受月經教育,如果男生接收過正確的知識,他就會理解生理期會如何影響女生的身體。

在充分理解後,大家就更能接受女同學在生理期時,體育課不適合運動,雙方不會因此產生爭執,或是像國高中男生很容易勃起,他不一定是想到什麼色情的事,可能他一緊張、一開心、午睡起來就勃起,當女性也學了性教育,就算在教室發現男同學勃起,她就會裝沒看到自然把話題轉走,不需要把這個當做一個笑柄。

充分理解之餘也能化解掉很多歧視的語言,男女生在國小三、四年級還可以玩在一起,但到五、六年級進入青春期,如果沒有投入足夠的性教育跟性平教育,不同性別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再到大學階段就會開始說台男、台女怎麼樣,這樣性別間的攻擊只會越來越大。

2023-05-09 11:38:0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目前性別差異的討論還是比較偏向男、女,LGBT 族群不容易進到主流的討論,感覺還排在女性之後。關於這個問題,無論是女性或 LGBT,我認為根本的做法是用培力與教育的方式,讓拿到位置的人是靠實力而非身份,若用保障名額的方式去給某些族群優惠,可能會讓被保障的人有冒牌者症候群的感覺,覺得他是因為某個身份才拿到位置,並非靠實力。

所以我認為像是公司徵選人才時,可用「增加組織多樣性」去切入,像 LGBT 將帶來多樣性,而非保障弱勢族群的想法,這個就比較打動人,不會都選同溫層,或是出現「高階主管都是老男人」的刻板印象,而是肯定人本身的價值,這樣比較好,但說真的不太容易。

2023-05-09 11:38: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台灣社會可以落實什麼樣更多元的性別教育?您怎麼看讓學齡兒童上同志教育、性教育這件事? 6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45:16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當時我們在籌備《來去子宮!》月經漫畫時,也有請 Sharkie 來幫我們確認文字,不希望谷慕慕團隊出的書,讓任何一個性別有被排除的感覺,像「月經來了,恭喜你成為一個女人!」這句話,光是想像就覺得性別認同不是女生的人可能會有被排除的感覺,我們也堅持這本書中,絕對不能寫女字旁的妳或女字旁的她,一定要寫人字旁。

教育面向上,我覺得還有一個蠻根源的事,社會很少告訴我們要如何跟自己對話,跨性別者花很多時間在自我探索,但我相信傳統性別的人也一樣,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的生命可以長什麼樣子?我如何去理解自己的需求?」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要在光譜的哪個位置,不管是性別光譜或是生命光譜,也需要從小去教育孩子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任何人都可以活出想要的樣子跟生命面貌。

2023-05-09 11:45: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身為一位媽媽,我希望讓小孩知道,他們可以盡情展現自己的不一樣,我也會花很多時間去跟小孩溝通重要的觀念,性別教育也是一樣,不管是性別意識、性傾向、性別刻板印象等,我喜歡小孩能坦然跟我討論性別的問題,雖然這樣的確會讓他們容易在奇怪的場合,說出讓你尷尬的話,像之前我的小孩突然在人多的地方問我:「你跟爸爸發生過性行為嗎?」,若我當初沒有教,他們絕對說不出「性行為」三個字,但我仍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

對於同志教育,我覺得父母不是真的擔心小孩喜歡同性,而是擔心...

2023-05-09 11:45:2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家妤(Sharkie)

林家妤(Sharkie)

科學與藝術策展人/跨性別者

我覺得學校可以教性別、自我認同的光譜,包含社會性別和心理性別,自我認同、社會性別、性向都有不同的排列組合,我可以覺得自己是男又是女,我也可以覺得自己不是男、不是女,我只是一個有機體。透過多看不同族群的訪談影片,邀請他們到校園現身說法等,讓大家知道有多元的可能,對非二元性別的小孩來說,他們會比較不孤單,像我過去就容易質疑生命,陷入自我否定,為什麼我跟別人不一樣? 我是不是怪胎?

我不認為讓孩子知道有各種可能,會因而改變他的性向...

2023-05-09 11:45:4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諶淑婷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小孩去談戀愛,談戀愛會想到發生性關係、可能會懷孕、可能會學業不好、可能會品性變差,家長會有一連串的滑
2023-05-09 11:57:5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以性別平等來說,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該長什麼樣子? 4 則對談comments 2023-05-09 11:48:45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以「蕩婦」這個例子來說,當大家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情慾,對於貞潔不再過度要求,這個詞的意義就能被扭轉,沒有人會因為這個詞感到痛苦,它就不再是羞辱他人的字,所以這要從覺察自己有權利不被綁住開始,當越來越多人將力量集結,這些觀點才會在社會開枝散葉,像台灣現在對同志很友善,就是透過團體的力量去影響立法而發酵的。

女性覺知這件事無法被立法,所以唯一的途徑就是我們去發現社會給的枷鎖其實不存在,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會被社會要求和賦予期待,男性的選擇有時甚至更單一,像現在社會不會要求女性生小孩後一定要當全職媽媽,但當男性想當全職爸爸時,就會遭到比較大的社會壓力,所以男性的角色也需要被討論...

2023-05-09 11:46:4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楊雅晴

楊雅晴

作家

我認為是「適性發展」,最理想的狀態是社會去尊重每個人的樣子,沒有批判、歧視、成見,已經無關乎性別,也不會想說「男生應該怎樣、女生應該怎樣」。若沒有人會拿蕩婦來罵人,表示這件事情已經非常稀鬆平常,所以我覺得女人一定要夠覺察自己,要增強自我覺察力,可以多跟別人聊這樣的話題,或者參加相關講座、課程,看書也很好。怪罪體制、怪罪社會只是第一步,但若女人沒有發現自己內心其實也是看不起女人的,就很難再進一步去談性別。

另外,我認為很多時候,女人談平等是因為覺得自己被剝削,但每個人覺得被剝削的點不一樣,這時就要去想「我要的公平是什麼?這是真正的公平嗎?」有些女性跟男性擁有同樣的條件,卻...

2023-05-09 11:48:0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史文妃

史文妃

谷慕慕創辦人

社會是否能給男性更多的選擇權?像藝人李李仁選擇有全職爸爸的身份就是很好的典範,讓大家看到其實每個人都
2023-05-09 11:47: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培養女性自主選擇權,從破除月經汙名開始

培養女性自主選擇權,從破除月經汙名開始

台灣的性平表現為全亞洲第一,但為什麼談論到月經,還是要用「大姨媽」、「棉棉」來避諱月經和衛生棉?而不敢使用棉條是因為「初夜迷思」?該如何翻轉不敢談論性器官、限制女性自主的社會?

2023-05-03 10:30:00

谷慕慕創新「月亮褲」掀起月經平權革命

谷慕慕創新「月亮褲」掀起月經平權革命

設計出台灣第一個月亮杯的陳苑伊與史文妃,憑著改善台灣女性月事體驗的使命感,從紡織業的門外漢,蛻變為研發出台灣第一個月亮褲的新創團隊。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如何引領一場月經平權的革命?

2022-06-30 00:00:00

非得兼顧職場與家庭?女性韌性來自「取捨」與「界線」

非得兼顧職場與家庭?女性韌性來自「取捨」與「界線」

韌性(Resilience)指得是有能力適應各種人生中各種變化中恢復過來的能力。然而,女性在同時面對家庭與工作時,往往背負了更多的家庭育兒的責任,使得女性在職場發揮與家庭責任間形成衝突。女性該如何取得平衡?整體社會與企業又該給予什麼支持?

2023-02-14 10:0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