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episode5

podcastIcon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在台灣生活、領歐美薪水,Slasify 告訴你誰最適合遠距工作

podcast51:04

ISSUE #006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在台灣生活、領歐美薪水,Slasify 告訴你誰最適合遠距工作

Aug 13, 2021

當 Twitter、Facebook 打算轉型成遠距團隊,住在哪都能是這些科技巨頭的員工。無國界職場讓全球產業競爭更加劇烈,想要遠距工作,你適合嗎?你的勞工權益怎麼保障?

# Covid-19 後疫情時代 # 遠距工作怎麼找? # 遠距勞工權益保障

stopwatch時間標記

00:00 Intro

01:30 Slasify 提供遠距工作者什麼樣的服務?

04:00 邁向遠端,員工和雇主可能遇上的難題

06:55 Slasify 如何在各地建立據點?

14:55 疫情之後,遠端工作將成為趨勢

30:50 如何減少遠端溝通的資訊不對稱?

questionquestion

此次與談人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發生了什麼事?

Twitter 打算轉型為全遠距工作的組織,Facebook 預估未來五年後一半以上的員工改為遠距工作;遠距組織的可執行性,經過一場全球性瘟疫的驗證後,不只可行,而且可能成為職場新流行。

  • 科技巨頭帶頭倡導遠距組織,在國際人才市場上掀起一陣漣漪,特別是散佈在全球各國嚮往網路科技業的技術人才,都期待這是在家鄉領美元高薪的機會。
  • 隨著美國疫情減緩,員工逐步回到辦公室,Google 在遠距組織發展上提出規則卻引起內部反彈,選擇遠距工作的人可能因此必須減薪的政策,不只讓那些夢想能在母國申請 Google 高薪工作的人夢碎,也引發一波 Google 現任員工的離職潮。
  • 相對地,在疫情前許多年就開始推動混合型組織的科技巨頭,包含微軟和 Amazon 就顯得轉型步伐穩重得多;微軟在推動雲端轉型過程中就實施混合型辦公室多年,即使全遠距也沒有帶來太大影響,Amazon 為了在全球雇用高端技術人才,本來就有遠距雇用模式。
  • 科技巨頭在遠距工作制度的反差表現,也顯示,要找到一份可長可久的遠距工作,不是公司大有名氣就好,企業本身對於遠距組織的核心文化價值和制度成熟度,才是找工作時最需要判斷的要點。


遠距工作怎麼找?

遠距雇用模式在許多跨國網路公司中早就不是新作法,LinkedIn 就是遠距工作媒合的一個熱門管道;然而,尋找遠距工作,雖然省去到當「白領外勞」需要的工作簽證門檻,但不代表在自己家鄉為遠在異國的老闆工作,工作權益就一定受到保障。

  • 勞動權益的法律保障,受到所在國家的法律管轄;要安心在家遠距為外商打工,前提條件是台灣政府能要求雇主履行必要責任。
  • 遠距工作者不管是主動或被動被外國公司雇用,若公司在本地沒有註冊,往往只能靠一紙和公司簽訂的僱用合約作為基礎勞動權益的保障;隨著遠距跨國雇用的案例愈來愈多,現存各國勞動法規的不足問題也會逐漸顯現。
  • 然而,法規變化永遠落後於市場變化,對跨國遠距工作者來說,怎麼尋找適合自己的遠距雇主?如何保障自己的跨國遠距工作勞動權益?

以跨國遠距人力市場為主要創新題目的台灣新創 Slasify 創辦人王祥宇,在我們的深度對談中,分析遠距工作求職需知。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為遠距工作者提供專屬服務,Slasify 看見他們哪些不為人知的困境? 4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Slasify 的中文名稱叫做寰宇優仕公司,請介紹一下你們公司在做什麼樣的服務?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Slasify 主要是為遠距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平台。從一開始人才的媒合招募,到全球薪資結算、人事代理或是名義雇主這些服務。我們是 2016 年在新加坡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工作模式逐漸出現,當時其實還沒有人去定義什麼叫遠距工作,但我們發現其實很多工作的模式,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朝九晚五的到辦公室上班、打卡,於是我們決定幫這一群人去做一個工作媒合的平台。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Slasify 從工作媒合的平台起步,你們發現了哪些遠距企業或工作者遇上的難題?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企業端的話,其實最困擾的是沒有辦法為員工提供當地的一些社會保險的福利,比如一個馬來西亞的公司,根本沒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服務無國界之分,Slasify 如何找出最合適的團隊營運方式? 9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可不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 Slasify 現在的規模和營運模式?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其實你在每個地方都必須要有一個像是據點或是分公司的實體,你才有辦法去做這樣的事情。那有實體也只是第一步,背後還要搭配一些像是金流、責任流這樣的措施,才有辦法讓這件事變成一件可以執行的情況。我們目前自己有自營節點的地方,大概就是在亞洲幾個國家,臺灣、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澳洲,還有即將完成的菲律賓、印尼和越南,歐美的話目前有美國、法國、英國等。包含自營節點和我們提供服務的地區,幾乎可以涵蓋超過一百五十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例如說像伊朗、北韓這些受到經濟制裁的地方。至於不是我們自營的節點地區...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做為一個新創公司,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怎麼找到熟悉各地不同雇傭法律的人才?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其實很多國家我們真的很陌生,我們自己也知道,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理解每一個地方的勞動法規,但是我們的做法是在有自營節點的地方,至少在勞動法規的層面,我們必須要對當地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太細節的部分,我們還是會搭配當地的法務執行。那在我們沒有自營節點的地方,則是要確保我們當地的供應商,可以合規的去處理所有的事情。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現在 Slasify 的團隊規模有多少人?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其實我們現在也才十幾個人的規模而已。但當你可以把某些工作明確劃分給當地的供應商去執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事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尤其是所謂的勞動法規,其實它是很死板的東西,坦白說當地人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如果真的發生糾紛,當地的法務肯定也會提供一定的支援,所以我們大概就是運用這個邏輯,把這些非我們自營節點的地方可能存在的相關法遵成本交給供應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要花很多時間去搭建網路,因為Slasify 當然也必須承擔一個連帶的責任。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我們可以委託外部的專業人員來協助我們完成,我們通常會讓外部的人員去做,比較不會自己去做這件事情。例如說稅務、法務這種非常高度專業的東西,我們肯定是委託外部的專業律師或是稅務專家執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用這麼少的人力去達到這樣的效果。不過,隨著我們現在自營節點越來越多,其實現在人力狀況也是非常吃緊的狀態。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中我們沒有自營節點的地區,我們就是要通過一個當地的供應商網路,所以其實在提供這個服務之前,我們花了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疫情爆發後工作模式大洗牌,遠距團隊將越來越多? 3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根據全球勞動市場的相關報告或統計,在 2020 年 Covid-19 之前,雖然遠距工作存在,但是並不是一個明顯的趨勢,但在 Covid-19 之後,市場對於遠距工作者的需求是否真的有明顯增加?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從我主觀的看法來說,2019 年到 2020 年是一個蠻巨大的分水嶺。2020 年對全人類來說,絕對是非常災難性的一年,甚至延續到現在是兩年,但它的確也是推動了很多企業去做勞動模式的轉型,或甚至是很多企業的數位轉型。Slasify 的確在 2020 年之後受益於轉型這件事情,愈來愈多企業願意把所謂的遠距工作,或是遠距的職位,變成是一種標準選項之一。坦白說,臺灣、日本在這個部分是發展是非常緩慢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但是像新加坡、美國矽谷,或是紐約,這些地方因為當地人才競爭相對激烈,在當地雇用人的成本太高或甚至找不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觀察全球市場趨勢,什麼樣的人適合遠距工作? 5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一般來說,遠距工作的性質是不是以白領相對比較多?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原本我們也是預期這種工作模式可能比較適合像工程師、設計師、或是行銷人員,這類創意型、知識型的工作者。但是後來根據我們自己營運的經驗,滿驚訝的是,我們的製造業客戶居然佔了總營收百分之五十。我們發現,製造業內部的確有一部分的人力是不太可能離開公司的,例如說產線。但是製造業中涵蓋不同國家供應鏈的通路、銷售的管理,甚至是公司內部的研發,其實都是可以適用於遠距工作這種模式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擁有哪些特質的人會比較適合遠距工作的生活型態?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我覺得自律是最重要的,因為所有的自由都是有代價的。今天你可以在你喜歡的地方工作,沒有人去管你的上下班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遠距工作或成常態,企業和員工跟上新時代了嗎? 8 則對談comments 2022-11-20 23:32:27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既然遠距工作很明顯會是一個趨勢,你覺得在管理上面,會跟一般傳統的組織模式有什麼不一樣?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其實一開始,坦白說我也很不適應。我們一開始的遠距情況其實比較像是被迫的,因為當時我們團隊人很少,又分散在不同國家,所以其實就算租一個辦公室也沒意義。我覺得首先要突破的心理障礙是你對同事的信任,有一個很大的關鍵是「管事就好,不要管人」。我非常強烈的不建議使用一些監控的東西,因為這些監控其實只會讓你的團隊運作更沒有效率而已,每個同事應該有他自己最適合工作的一個時間段,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喜歡在白天工作,有的人喜歡在夜晚工作,只要大家能設定好非對稱溝通的規則即可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採取遠距工作的方式時,有沒有什麼方法或工具可以去降低彼此之間溝通上的不對稱?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如果是文字溝通的話,可以盡量的精確。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時,其實都可以把它濃縮在一段話裡面,一次把它講清楚,因為要預期到這個訊息過去之後,可能不會馬上有回覆。當然我也鼓勵大家,只要文字上溝通不是很順暢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電話或用視訊來溝通。另外,我覺得是要從 Line 這種私人聊天軟體,導進企業用的溝通工具中,例如 Slack、Teams、DingTalk 之類的工具,第一是這個工具本來就是設計給企業用的,第二個則是它可以讓員工很明確的區分工作和私人用的東西。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在教育訓練上面,不管是雇主或是員工,你們通常會怎麼建議他們去融入這樣的趨勢,或是去尋求更多的技術上的訓練?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祥宇

王祥宇

Slasify CEO

遠端會變成是常態的一件事情,員工也必須要去適應這樣的一種管理模式,如果不去適應這樣的管理模式,對於未來在人才競爭上,尤其是當無國界的人才競爭發生的時候,其實會處於非常大的劣勢。那以教育訓練來說,我比較主觀的想法是,溝通技巧、數位工具的掌握、資安觀念這些都是遠距協作環境下非常重要的軟實力,管理者則是要多學習如何在看不到人的情況下來進行目標的管理。最終還是要看這個人他對哪些東西是有興趣的,我覺得挖掘一個人的潛力是蠻重要的。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的方式是從員工的薪資中提一小部份的錢,拿這筆錢去做職業發展計劃,當然,你還是需要付一定的學費,但學費非常非常的少。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提供了一個管道,讓想要進修的基層勞工可以去學習一些多元的職業技能。反之,臺灣的教育文化太專注在傳統的學歷上面,職業技能上面其實還是相對比較少。

2022-11-20 23:34:5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工作和生活的時代平衡:遠距雇用數位創新正在挑戰 HR 產業

工作和生活的時代平衡:遠距雇用數位創新正在挑戰 HR 產業

遠距趨勢為企業人力資源 HR 帶來數位創新壓力,這是一場跨國境、跨時區、跨藍白領的人才爭奪戰。

2021-07-06 00:0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