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104
旭沙龍
學術力量作為商業開發後盾,溫在弘如何銜接研究與產業
Jun 29, 2023 / 46:41
圖片來源 Image credit - 溫在弘教授提供
「地理學」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硬梆梆的學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溫在弘作為學術領袖,如何在全球化與數據霸權的當代,將地理學與實務做結合,實現智慧城市的可能性?
# 食衣住行皆地理
# 隱私權難題
# 數據是重要資產
此次與談人
溫在弘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與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
發生什麼事?
- 17、18 世紀地理學的發展是為了服務帝國主義,紀錄地方風土民情、環境特徵、人口統計等,後成為治理地方的重要依據。
- 地理學關注空間分布,強調不同環境對人的行為造成的影響,從數據分析的角度觀案數據會關心平均值,但地理學關心的是變異。
- 地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以登革熱防治為例,防疫政策應根據地方的環境特徵去制定,變異如:鄰里動員結構、里民關係是否熱絡等,獲取空間資料加以分析,是地理資訊系統在生活中的實踐。
- 地理資訊系統的著名應用是 Google Map, Google Map 利用 APP 之間的距離跟 APP 移動的速度推算路況,消費者免費使用服務的同時,也提供了自己的位置訊息。
- 隨著數據隱私權意識提升, Google 推出的最新隱私權政策中強調,用戶在使用 APP 時能自主選擇是否分享位置訊息,提升數據控制與透明度。(The Hacker News)
- 科學研究與隱私確保的折衷方案是「地理遮罩」( geomasking ),透過不揭露確切個人位置,在確保資料安全的前提下,提取不失真的數據。常見的資料遮罩方法有:
- 替換:將資料記錄中的原始資料值替換為不真實的值。例如,每個男性姓名都被替換為某個標準值,每個女性名字則用另一個值替換。
- 洗牌:將資料庫表某一欄的值垂直打亂。例如,需要隱藏儲存銀行帳戶餘額的表格,則將帳戶餘額欄的內容進行隨機洗牌,資料欄的彙總值仍保持不變。
- 編輯和歸零:編輯方法是最直接的資料遮罩方法,將敏感資料替換為通用值,如「 X 」,在隱藏電話號碼或信用卡號時很常見。歸零則不是替換為通用值,而是在資料欄位中放置一個 NULL。(TIBCO)
未來會如何?
- 溫在弘坦言目前社會對地理學的認識有限,專才未能發揮,期望透過在台大開設專業領域學程,培養未來能解決產業痛點的人才,平衡產業供需失衡問題。
- 空間資訊地理學目前應用在公共服務較多,如 Youbike 車輛的調度,若將空間資料分析技術引進商業體系,如計算 Foodpanda 送餐路線,可深化業者服務。
- 「地理人口學」強調觀察人的社會經濟特徵,包括社會行為、宗教信仰、種族的組成、政治屬性等等,當空間單位縮小到街區尺度,資料庫本身即有商業價值。
從醫療資源配置到新創商店的落地位置,生活中食、衣、住、行跟地理學息息相關,一起透過與專家的深度訪談,了解地理學在未來生活中的應用。
00:00 Intro
01:14 什麼是空間地理學?
05:14 輸入各種尋路的要求成為參數,Google Map 能為你規劃最佳路線?
11:07 地理學家最初的任務是協助國家治理,現今隱私保護則成為新挑戰?
19:00 觀察 YouBike 、偏遠醫療和連鎖店開設案例,食衣住行離不開空間?
35:47 台大打破科系之間的邊界,讓學生藉由學程獲得需要的知識
38:15 當學術走在前端,企業的需求如何與學術界人才彼此媒合?
深度對談
不同的地方特徵、情況和環境會導致不同的行為差異 空間地理學如何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一個我自己覺得很酷的學問,而且我沒有想過原來地理學可以這樣子去想像。我們歡迎今天的來賓——溫在弘教授 ,他是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教授,同時也在理學院的空間資訊研究中心擔任主任。
我認識溫老師是前陣子我在台大修課時,老師是我們其中一堂課的老師,他來講授空間資訊地理學。您知道我一開始看到課堂名字的時候,我想說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您來上課的過程中,其實是用很多的例子,而且用非常多模擬視覺的圖像,來解釋空間分析它在這個時代有哪些好的應用。我就覺得這真的太酷了,而且我自己立刻想像到,有非常多的創新創業的題目是可以應用這個科學來改變它的商業模式。
老師,可不可以先簡單的跟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您在教的空間資訊學問是什麼樣的?因為我們對地理系或地理學的想像有點片面和刻板,現在地理學已經很不同了,可不可以舉個例子跟我們解釋什麼叫空間地理學?
溫在弘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與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上地理學關注的是空間分布,地理學的核心思想是我們認為每一個地方在每一個環境都會形塑不同的人的個性、健康、行為等等。假設從比較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們會關心平均值,但是地理學關心的是變異。
我們會認為每一個地方的特徵、情況、環境都不一樣,我覺得地理學的老師、學生、學科本身其實就是非常的包容
共 23 則對談comments
從最初協助國家治理到網路時代無所不在的數據追蹤 隱私資料保護成為地理學的新挑戰?
老師剛剛有提到您那時候剛開始在做這個專業,那三個字(地理、資訊、系統)連在一起無法理解,可是現在有了 Google Map,但是這裡面所有的項目都有一個關鍵是需要參數,您才有辦法去做分析跟研究統計學概念。但是您覺得現在的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地理學這個專業有新的發生可能?那些參數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我舉個例子,那時候在上老師的課的時候,您分享了一張很多人都看過的圖片,也就是台北捷運從早上零點零分一
共 24 則對談comments
觀察 YouBike 、偏遠醫療和連鎖店開設案例 食衣住行的每一個細節其實都與空間分布有關?
我上完老師的課覺得最有趣的,就是當我仔細想這可以應用在哪個領域時,我發現各領域都有可能。
老師,您可不可以舉一些例子?像疫情的研究,最早在這個相關領域,老師有提到是從霍亂開始,在英國的倫敦城市發現其實它不是空氣傳染,它是水傳染,我們會發現原來是有某個水源出問題了。如果是疾病以外的,老師可不可以跟我們舉一些例子?
溫在弘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與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上課會請同學想一個事情是,你現在打開手機 APP,哪一個手機 APP 沒有地圖的功能?
共 38 則對談comments
企業的需求尚未與學術界人才彼此媒合 空間資訊科學還有許多待發掘的想像可能?
所以要念這個學科,而且還可以做得很愉快或是有一些新的 idea,感覺想像力是很重要的?
溫在弘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與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重要,其實我們是走在一個應用的前端,假設你做應用研究都是停留在看到人家有的,你把它做出來,那大概
共 25 則對談comments
延伸閱讀 Read more
談到智慧城市,你腦中浮現什麼畫面?是電影裡充滿無污染的高科技城?還是隨時被監控的假烏托邦?台灣各都可能尚未勾勒出完整的智慧城市規劃,但身為市民的我們,有想法了嗎?會要更多智慧路燈?還是節能減碳的大眾運輸?究竟「智慧城市」是什麼模樣?
2022-06-07 10:00:00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共享運具服務量為全球之冠,如何成為城市減碳的機會點?威摩科技 WeMo Scooter 執行長吳昕霈從整合產業、「數據共享」出發,探討實現智慧城市數位治理的各種可能。
2022-08-04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