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面朝「智慧」前行,亞洲製造業在路上

ISSUE #102

面朝「智慧」前行,亞洲製造業在路上

Jun 28, 2023

questionquestion

受斷鏈、疫情、中美貿易戰等地緣政治影響,製造業從全球分工轉往區域集中已成事實,亞洲供應鍊各國在智慧製造路途上,各有何優勢與包袱,目前進程如何?

客座總編輯 Guest Editor-in-Chief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此次與談人

黃明和

黃明和

台中精機董事長

曾伯楷

曾伯楷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

發生什麼事?

過去幾年,全球飽嘗斷鏈之難;中美長期政治角力逐漸白熱化,以雙邊或多邊合作架構協議,籌組供應鏈同盟,彼此制衡。而市場客戶端少量多樣的需求,以及零碳排趨勢,都讓供應鏈走向短鏈化和重組夥伴關係。(IEK

  • 物聯網和 AI 技術應用逐漸成熟,近期更因生成式 AI 應用備受注目。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也可見大廠展現工廠導入應用。(EDN Taiwan
  • 在此大環境變動下,南韓、日本、台灣、新加坡、越南、泰國等亞洲供應鏈網絡,可能將逐漸取代世界製造工廠中國,成為全球生產活動焦點。(The Economist
  • 世界經濟論壇 ( WEF) 最新的「燈塔工廠」(Global Lighthouse Factory)評選,達成工業 4.0 、智慧製造或數位轉型的新增 29 家指標工廠中,台、泰、菲、新、日各有一座工廠入選。(WEF: 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 )


亞洲供應鏈重點國家的智慧製造進程如何?

智慧製造立基於數位化基礎上,亞洲供應鏈重點國家基於產業背景互異,在前進智慧製造的路途上,各有其機會與挑戰。

  •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師曾伯楷指出,日韓數位及通訊進程快,日本製造業歷史悠久,緊握關鍵技術和零組件,兩國從各自強項產業如半導體、重工業等快速切入。
  • 微軟產業解決方案暨客戶創新亞太區總經理葉怡君認為,新加坡善用海洋國家思維,掌握智慧製造市場需求端,政府制定政策有遠見,物流運輸業發達,扮演亞太供應鏈需求和轉運中心角色
  •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觀察,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優勢在於勞動力充足,但須借助外國力量才有機會走向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當地供應鏈中小型廠商對自動化的需求,則成為台灣業者的市場機會。
  • 葉怡君表示,台灣製造業擁有絕佳彈性,市場風向敏銳,技術能力強,然而投資人才和工具的意願,對數位轉型進程而言是決定性關鍵。


未來會如何?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燈塔工廠」報告中,特別另列出「永續燈塔工廠」,在追求零淨碳排的趨勢下,如何運用數位轉型和工業 4.0 技術達成綠色製造,將是製造業在下個 10 年的發展重點。(WEF: 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

  • 由於碳排數據涉及能否切入供應鏈,節能減碳成為製造業者導入智慧科技和設備帶來明確目標。(詳見文末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曾伯楷訪談)
  • 碳排資料的搜集、交換和整合,如何達成自動化,串連繁瑣細節,會是關鍵。(詳見文末 微軟產業解決方案暨客戶創新亞太區總經理葉怡君訪談)
  • 企業內部計算碳排時,從最困難處下手方具示範效果。產官學研攜手,由中心廠商帶動協力廠商轉型,預計可在 3 年後看到初步成果。(詳見文末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訪談 )

亞太製造業從自動化升級為符合永續發展的智動化過程中,面臨多元挑戰,究竟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各自展現的潛力為何?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賴子歆

賴子歆 / 特約記者

採訪寫作

王筱君

王筱君 / 主編

審訂

深度對談

內容篩選

受邀會員 Salon Guests 0 位會員參與了此議題

question
question
近年國際政經情勢劇變,亞洲地區製造業經歷哪些重要轉變? 3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3:32:42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製造業轉往區域集中的潮流已趨務實,大勢已成。第一是製造業區域化已是「剛性需求」,不再僅為了因應地緣政治風險,而是發現先前的佈局努力確實可降低成本。

第二是政經擾動下,世界不再是平的,正如台積電創辦人Morris Chang提到全球化潮流結束,現在是國與國之間必須簽訂互惠關貿協定,這也包括進行中的台美貿易倡議...

2023-06-27 15:51:4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自動化、IoT已算常見,智慧製造則多可見於新建廠房。台灣現在新建工廠有幾個標配,第一智慧化,第二要永續工廠,包括綠建築、再生能源等。

2023-06-27 14:31:3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從 2022 年下半到今年的 AI 題目,將從 Automation (自動化)走到 Autonom
2023-06-27 15:52:2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日、韓企業在切入智慧製造各有那些條件、優勢支持? 5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3:56:16
曾伯楷

曾伯楷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

智慧製造是基於數位化再往下進展。日、韓的數位化起步早、程度高,通訊已走到 5G 、 6G ,當需要大頻寬、廣連結,擁有絕佳優勢。

2023-06-27 15:52:3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日本是製造業起家,政府明白必須拉高在全球製造業的技術壁壘,很早投入推廣智慧製造、產業數位化政策;技術面如關鍵零組件跟設備,抓得牢又緊。從產業別來看,由於智慧製造著重賦能和加值、強化既有產業,日韓自身較強的產業如韓國半導體、日本重工業等已率先切入。

2023-06-27 14:32:4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日、韓過去給人的印象比較向內看,但近年韓企更勇於到韓國以外的地方去試點,或透過併購投資,取得先進技術和國外人才,加速智慧製造的創新應用

2023-06-27 14:33: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譬如韓國最大汽車品牌現代汽車,目前位居全球第三大車廠,在新能源車的發展及技術的投資極具企圖心。先前便收購以機器狗 Spot 聞名的美國機器人公司 Boston Dynamics ,並在美國設立研究所研究 AI 和機器人技術應用...

2023-06-27 15:53:0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少子化的高齡社會讓日企極度缺乏人才與人力,因而迫切尋求人機協作解方。日本製造業的優勢除本身技術外,在
2023-06-27 15:53:1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新加坡在亞太區智慧製造扮演何種角色? 3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3:57:36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智慧製造方面,新加坡扮演需求端角色。一般認為,製造業屬於資本密集產業,得人多地大才有辦法做,有土斯有財,這是大陸型國家思考模式。但為什麼要製造?為什麼要做產品?得先有需求。需求哪來?來自市場。海洋國家式思維則是,如果清楚掌握市場脈動,即掌握製造先機,也掌握利潤,新加坡便採用此種思維面對全球市場...

2023-06-27 15:53:2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同時,新加坡早就大力發展物流運輸業。先前上海港口因疫情而封閉時,新加坡港口吞吐量一度來到世界第一。經過多年準備,當時機成熟,新加坡剛好接手,成為亞太供應鏈需求和轉運中心。



2023-06-27 13:57:3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當一個彈丸之地要掌握需求的話語權,去影響甚至定義市場,首先要吸引人才和資本。早在 20 年前,新國政
2023-06-27 15:53: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要走向智慧製造,面臨哪些機會和挑戰? 4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3:58:49
曾伯楷

曾伯楷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

泰國為東南亞汽車第一大出口國,汽車製造需求龐大,勢必得提高生產效率,是泰國走向智慧製造最重要的動力。越南的動機尚未如泰國強烈。不過越、泰處境類似,如他們擁有龐大在地市場需求,而且還有人口紅利,本土經濟興起,地緣政治上也相對安全...

2023-06-27 15:53:5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越泰在數位化和專業人才不足的劣勢,即是日韓的優勢;然而,日韓市場需求不如東南亞強勁。越泰面臨的挑戰包括工廠裡仍大量使用舊型設備,轉型成本高。其次是導入高階設備之後,無論是實地運用或後續維修,能否及時獲得專業人員團隊支援,也尚待解決。

2023-06-27 13:58:1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泰國早是日本汽車OEM製造基地,近年較大的轉變則是,更多中國車企針對電動車前去投資。至於越南,近年出現主攻EV市場的汽車品牌VinFast,除了創造本地市場外,也打進美國市場,是個有趣又值得觀察的品牌。不過,高階造車技術仍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上,尚未掌握智慧製造的關鍵技術,是兩國邁向智慧製造的最大挑戰。

2023-06-27 15:08:2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明和

黃明和

台中精機董事長

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優勢在於人力充沛,但要走向自動化到智慧製造,必須借助外力。當地供應鏈中的中小型廠商,目前需要中階或中低階的產業機械以及單機之間的連結,台灣業者在這方面技術純熟、價格也有競爭力,搭配政府數位新南向政策,可協助提供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服務,幫他們提升到工業 3.0 或是 3.5 的階段,對台灣業者而言是個機會。

2023-06-27 15:54:1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從 IOT 邁向 AIOT 過程中,台灣製造業如何定位自己?挑戰是什麼?如何克服? 6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4:00:47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這幾年拜晶片短缺和台積電之賜,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是重要的電子產品供應地。台灣供應鏈的優勢在於彈性高、機動性強,對市場風向敏銳,技術運用能力也強,可以快速調整產品線,或投資多角化經營,或將生產基地往全球發展。

2023-06-27 13:59:2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不過台灣中小企的心態偏向台語俗諺「燒瓷的食缺」,很省,也反映在是否願意投資數位轉型所需的人才和工具。觀念轉變和加速人才傳承,是台灣廣大製造業面臨的課題

2023-06-27 15:09:1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曾伯楷

曾伯楷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

台灣中小企業主多是胼手胝足打拚出來,在乎的是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除非效益明確,或是非做不可,才可能動起來。核心在於需求夠不夠強勁,若市場沒有變大,數位化就不具緊迫性,連是否要部署感測器走到IoT,都會考慮再三。

2023-06-27 14:00:0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工業局早幾年曾推行SMB(Smart Machine Box)智慧機械機上盒計畫,便是希望協助廠商解決舊機器的數據擷取問題。有些廠區則選擇導入「外掛式」設備,譬如用無人機巡廠房,或是加裝機器手臂、引進AGV無人搬運車等,不會動到核心設備,導入快速又可發揮效益,算是台灣目前走向智慧製造的小趨勢。

2023-06-27 14:00: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明和

黃明和

台中精機董事長

轉向AIoT的前提是基礎設備和專業領域知識充足。從智慧機械聯網、軟硬整合等IoT技術往上堆疊,搭配專業知識判斷,根都扎好後,才有可能做到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然後再看如何應用AI,不然只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2023-06-27 15:09:5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在自動化走向智動化的過程中,企業必須不斷投資人才、研發和設備,形成工具機業界大者恆大的兩極現象。其中,中高階電機自動化人才面臨斷層,則是精密機械產業的痛點。業者得設法改善生產環境,同時壯大投入研發和創新的能量,才能與3C產業的人才吸力抗衡。

2023-06-27 14:00:4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近來ESG、節能減碳成為熱門議題,對供應鏈轉往智慧製造有何影響? 4 則對談comments 2023-06-27 14:02:14
葉怡君 Cathy Yeh

葉怡君 Cathy Yeh

Principal Group PM Manager at Custom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Solutions, Microsoft Corp.

無論從公益角度、國外市場如歐盟、國內機關主管單位如金管會,或是省電等角度來看,都是各種推拉力,尤以達標方能切入國際市場為大。在碳排的資料揭露和報表呈現上,中間需要串連的細節很繁瑣,如何達成資料收集和交換自動化以及整合資料,會是關鍵。

2023-06-27 14:01:1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曾伯楷

曾伯楷

集邦科技資深產業分析師

ESG、節能減碳就是所謂非做不可的推力,導入智慧製造的目標因此顯得明確,利潤效益反居其次,進一步強化業者轉型動機。最關鍵的是國外客戶要求提供碳足跡、碳排數據,否則打不進供應鏈,甚至影響接單,所以絕對會逼著業者轉往智慧製造。

2023-06-27 15:10:2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明和

黃明和

台中精機董事長

因應氣候變遷、企業永續發展,還有歐美市場要求,大家已經意識到碳中和一定要做, 2023 算啟動年。企業內部可從最難處下手。譬如已率先取得綠色工廠認證的台中精機,當初是從 3K 級的鑄造廠開始,對其他的廠區才具示範作用。

2023-06-27 15:55:2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十多年前,工具機整機業者組成 M Team ,在中衛中心輔導下,帶動協力廠商走向 Lean production (精實製造)有成,現在將進一步呼應工業局提出的「以大帶小」低碳及智慧轉型,運用團隊力量,帶動周邊四、五十家協力廠商走向低碳。預計 3 年後可見初步成果, 2030 年可收成效。

2023-06-27 15:55:4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台灣企業如何從傳統代工,邁向「智慧製造」?

台灣企業如何從傳統代工,邁向「智慧製造」?

不論龐大如台積電,或渺小如隱形冠軍,台灣一直是全球知名的「代工資優生」,但疫情下,所有產業都被迫轉型,製造業也不例外,不能再「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開始整合供應鏈需求。眼前傳產逐步邁向智慧製造,第一步究竟該如何做?政府能給什麼協助?科技巨頭又怎麼看台灣進程?

2022-01-27 17:09:00

微軟攜手企業夥伴,從內而外實踐產業數位轉型

微軟攜手企業夥伴,從內而外實踐產業數位轉型

微軟從銷售如 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 等各項軟體產品,到落地推廣產業雲,微軟如何不僅是協助企業轉型,更與客戶攜手,一同推動產業數位轉型?

2022-08-11 12:00:00

從傳統到智慧化,台灣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挑戰

從傳統到智慧化,台灣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挑戰

智慧賦能作為一種時代信仰,從永進機械的接班與數位領導轉型,看家族企業如何打造永續力。

2021-09-24 14:21: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