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在創立將滿 11 年的 Aotter 電獺公司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電獺少女」,但其實這個品牌創立初衷,是為了降低「群眾募資」在大眾心中的資訊落差,進而誕生的。
- 電獺的核心使命,是幫助大眾把腦袋中的東西,變成下秒要賣的東西,加速大家將想法變現。在這之中需要學習許多軟硬體、善用手機等工具,需要廣泛彌平數位落差。
- 電獺明確的服務對象,即數位內容產業的 3 種角色-數位內容產業的創作者、廣告商、及觀眾。團隊的挑戰是如何開發出適合滿足這三者,共同需求的工具。
- 在沒有豐沛產業知識的背景下,電獺的起步是在市場中學習。團隊打造大數據平台、廣告平台、廣告流量交換平台...等,逐步把旗下產品做到國際認證。
不只是媒體公司?
電獺的標語是「Ahead of Time」,就是做每件事都多想一步,思考多年後的趨勢與計畫,不斷將「創新」融入服務。這個觀念不僅應用在其媒體,更適用於所有其開發的工具。
- 緊扣著「縮短價值創造時間」的概念,電獺希望幫助數位內容產業民眾,將腦中想法整理、重組、變現。以下是兩項服務範例:
- 以「短網址」服務為例,通常會以功能多寡來訂定收費,但電獺反而希望免費給大家大量使用,數據分析才能越加精準。將此服務,視為投廣工具服務第一步。
- 「新聞稿自助吧」則是在收到許多新聞稿後,思考「為什麼大家有這項需要」,便開始服務「想擴散新聞稿的公關」與「專門來看各式新聞稿的記者」。核心一樣是服務數位內容創作者社群。
- 大部分廣告公司,投廣都透過 GDN(Google Display Network),但電獺自己做了個廣告管理平台。幾年下來,從蒐資料到 DSP(廣告需求方平台)投廣、再到軟體開發套件、後續分析…等,已把整個廣告生態系一條龍的建置了起來。
未來會如何?
電獺不是能用媒體公司、技術公司或 MarTech 公司…就能定義,更像是提供「加速變現和創作速度工具」的創新應用品牌。
- 現在的電獺,發展來到收斂期。不像草創時,要快速將靈感實際測試,但在市場追趕下,還是要不斷研發,燒人力、也燒預算。
- 在媒體方面,電獺少女將往 IP 化發展,延續角色和節目的品牌價值;在研發方面則會以資本市場為目標,發展具變現能力與創作價值的產品,讓更多人看見電獺的創新能量。
一間台灣小公司,是怎麼一步步把內容、軟體、整個廣告生態系都做起來的?一起來聽創辦人暨執行長-謝綸,為我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