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立法院在 2022 年通過《食農教育法》,推動全民食農運動,以強化國民對台灣農產認同,並鼓勵在地農產品消費,進而促進農漁村的永續發展。
- 營養午餐若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府將提高每人每餐 10 元獎勵金,並協助供應商導入多種水產品進入校園,水產品覆蓋率今年4月達 95%。
- 基本的食魚教育以台灣本地物產優先,涵蓋物種認識、生產介紹、烹飪處理方式、吃魚要訣、相關人文風俗,另可延伸到漁業生態、漁村生活、海鮮營養、永續漁業等多面向,並將其納入社會、自然科學、數學、語文等學科。
- 台灣各縣市也出現地方創生團隊,將永續海洋議題包裝入旅遊行程、用餐體驗,提倡在地漁業文化與海洋教育。
為什麼要學習「食魚」?
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分享,台灣為海洋國家,海洋永續性有其必要性,希望能將海洋教育深植國民心中,即選用互動性高的「吃魚」作為推動手段。
- 認識本土漁產,提高飲食選擇權的地位。
- 多數人愛好挪威鯖、鱈魚、鮭魚,忽略掉台灣也有很棒的白腹鯖,其風味和油脂不比挪威鯖差,而鮭魚在捕捉、生產和運送的過程也並非永續,消費者在獲得相關知識後,才有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魚種。(詳見文末 食魚專業講師洪嘉鎂訪談)
- 很多人崇尚捕撈海產,殊不知在海洋污染下,魚塭的水經過淨化,海撈的魚不一定比在養殖魚塭長大的來的健康,烏魚子更因為過早捕撈,加入人工添加物去維持風味,加深健康上的疑慮。(詳見文末 漁創客青創基地負責人張博仁訪談)
- 篩選良心生產者,協助漁業正向循環。
- 若消費者了解生產方式,懂得分辨品質好壞的魚,並願意花較高的價格購買有保障的產品,不但能鼓勵用心的生產者,也強迫其同業思考,是否該用較永續的漁業管理方式。(詳見文末 仁和鮑魚養殖業者吳鴻銘訪談)
- 讓政府與時俱進,修正漁業管理法令。
- 徐承堉提及,現有海洋相關的法律都是 50 多年前訂定的,但現今的漁業利用方式已與以往不同,像離岸風電的設置位置、藻礁和外木山的垃圾問題等,當人民懂海洋,才能支持相關修法,進而驅使立法單位推動相關程序。
食魚教育有何需改進之處?
- 張博仁指出,真正懂魚的是業者,但教育者才懂設計教案,文創者的優勢在於設計,目前的食魚教育缺乏整合,若能由教育者設計出基於業者經驗的教案,並讓文創者做行銷包裝,就能讓體驗達到一定水準。
- 徐承堉建議,食魚教育不應落於農委會一味「推銷」台灣農產,教育是「教導選擇」並非「告訴答案」,就算是國產的,若生產方式不優質仍不應支持,應讓教育部、衛服部一同加入,讓食魚教育能有更多面向。
未來該如何?
- 李玫翎點明,最完整的食魚教育應該是「從產地到餐桌,再從餐桌回產地」的循環,前者已經足夠,後者著重在生活行為與海洋環境的互動關係,包含沖洗餐盤、廚餘處理、清潔劑等,仍需思考如何將其有效傳達。
- 徐承堉比喻,現在很多食魚教育像在放煙火,放完就結束了,後續的影響力並未發生,但相信只要先引起注意,後面必能帶出更多討論,期許將食魚教育帶往更深的方向走。
從行政院去年補助 6 億元專款專用經費,讓全國中小學的學生都能班班吃石斑,除了解決中國大陸禁進口石斑魚的燃眉之急,也是將食魚教育帶入校園的機會教育契機。為什麼要學習海洋生態?學童從小開始吃魚的意義為何?請看《旭時報》與專家們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