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看見故鄉生命力,天賜糧源致力開創「共好」的生活可能

EPISODE#17

旭沙龍

看見故鄉生命力,天賜糧源致力開創「共好」的生活可能

Aug 18, 2023 / 39:19

圖片來源 - 鍾雨恩提供

questionquestion

鍾雨恩返鄉花蓮接手父祖農業衣缽,透過品牌「天賜糧源」、成立「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以創新思維突破農業產銷失衡困境,為故鄉開創共好的生活新可能。

此次與談人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鍾雨恩

鍾雨恩

天賜糧源與富里製造實驗基地負責人

鍾雨恩作為富里產銷班「天賜糧源」的負責人,集結有志發展有機農業的夥伴加入,以打「團體戰」的方式力拼農業轉型


  • 天賜糧源的前身是鍾雨恩父親集結 7 位農民所組成的產銷班,直到 2010 年時因病倒下,鍾雨恩開始思考是否回鄉,並於 2011 年接手產銷班。
  • 鍾雨恩觀察到台灣近年吃米人口數下降,透過鑽研日本清酒文化與不斷的嘗試後,2023 年中推出以鍾雨恩爺爺命名的「金來純米燒酎」,期待透過純米燒酎推廣「米」的價值。
  • 除了紀念祖孫情外,鍾雨恩也回顧返鄉 13 年來的耕耘與初衷,與大家分享爺爺生前的座右銘:「心想事成,福氣進來。」


如何與富里共好?

天賜糧源位於花蓮,與池上比鄰,在民國初年曾是海岸與縱谷間的中繼站,現在則為有機耕作密度最高的鄉鎮。鍾雨恩返鄉後先從農業產銷問題開始,逐漸發現富里需要更多讓大眾認識與交流的機會。

  • 回鄉前幾年,鍾雨恩發現農業因為無法提前確定買家再生產,容易有「產銷失衡」的情況。後來透過台中裏物文化老闆娘發起的活動:「大米缸計畫」,藉由企業認購找到買家,更成功將富里的米推廣出去。
  • 天賜糧源創立 5 年後逐漸取得平衡,鍾雨恩認為不只自己變好就好,而是要創造「共好關係」,因此創建「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致力實踐經驗的傳承與人才培育。(官方網站


未來會如何?

鍾雨恩認為現階段的沈澱與回顧初衷是為未來的每一步做準備,如同土地需要休養生息,而人與群體也是

  • 要形塑成理想中的完整版圖和面貌,始終圍繞在「人」身上,未來要如何實踐地方創生的核心價值、組織地方網絡並彼此磨合,將是團隊往後的挑戰。

日後鍾雨恩會如何匯聚新能量,為土地共創更多美好價值呢?接著透過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與天賜糧源負責人鍾雨恩的精彩對談,了解富里這片土地的故事。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陳聖雅

陳聖雅 / 特約記者

採訪寫作

周佩樺

周佩樺 / 影音製作人

監製

高涔馨

高涔馨 / 節目企劃

企劃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為了生病家人選擇回到花蓮富里從農 鍾雨恩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世代差異衝突? 34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雨恩來自花蓮富里,同時也是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的負責人。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美伶姐,想要先請您介紹一下雨恩在做的事情,以及為什麼您會邀請他到節目當中?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當時在國發會有一個委員會在審查案子時,我們要找幾個(花蓮)在地的代表人物,雨恩是其中之一。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那時候就覺得雨恩是一個年輕有為的青年,又深根在地方做農業,他的經驗其實是可以讓我們在推動地方創生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的參考。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鍾雨恩

鍾雨恩

天賜糧源與富里製造實驗基地負責人

因為花蓮很狹長,最北的和平到最南端的富里,開車要 3 個小時,滿多遊客可能都只有經過富里而沒有停留。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有機米的推廣困境在於價格和飲食習慣改變 大米缸計畫如何從不同面向提升農友競爭力? 17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天賜糧源是從 2011 年的時候,開始在富里當地建立起團隊式的成長經歷。天賜糧源最早的時候是 10 公頃土地和 7 個農民,一個非常小型的產銷班。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鍾雨恩

鍾雨恩

天賜糧源與富里製造實驗基地負責人

政府規定最基本數量的成立規模。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2019 年的時候則已經有 30 多位夥伴聚在一起,種植面積是 72 公頃,變成一個富糧稻米合作社的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以「共好」為核心精神發展職業的多元可能 鍾雨恩盼花蓮的獨特之美能為人所嚮往 19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那您後來成立的富里製造農村的實驗基地,跟這個行銷概念是彼此相關的嗎?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鍾雨恩

鍾雨恩

天賜糧源與富里製造實驗基地負責人

富里製造農村是我在這個產業磨合幾年後才誕生。天賜糧源這個品牌在 5 年後取得平衡,這一路很辛苦,我發現不是自己變好就好,而是要去實踐共好的關係。因此開始思考是不是還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所以才回推到農委會在做的新農業示範計畫或國發會在做的地方創生。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實國發會很關注花東,希望能輔導花東做六級化產業,一開始我只是希望不要再讓農民停留在一級生產,希望能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持正向心態面對低潮和挑戰 推出新品「金來純米燒酎」紀念回鄉 13 年里程碑 15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覺得接下來在工作上面,您會面臨哪些新的任務或挑戰呢?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鍾雨恩

鍾雨恩

天賜糧源與富里製造實驗基地負責人

這一年來,其實「人」還是最大的挑戰,這一年我自己不斷反省。其實人不是完美的,我也歷經過一段很辛苦的低潮,我常常告訴自己莫忘初衷,想想看當初回鄉的原因。這些不賺錢的事情,雖然政府計劃有補助我們,但還是有很多看不到的隱形成本。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覺得真的是因為「情」,這是我成長的地方,我不希望看它沒落。我們可能沒有像日本那種滅村的危機感,可是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台南後壁村延續俗女 IP 熱潮,創生傳統農村迸出新特色

台南後壁村延續俗女 IP 熱潮,創生傳統農村迸出新特色

有「台灣大穀倉」之稱的台南後壁,以米、蘭花等農產聞名,近年更因台劇《俗女養成記》在此取景,掀起一波朝聖熱潮,成為地方創生的契機。在熱潮退去後,「俗女村」該如何延續 IP 效應,持續吸引人潮?

May 12 2023

微醺農場推動智慧新農業,讓科技種子在農村開花結果

微醺農場推動智慧新農業,讓科技種子在農村開花結果

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不顧家人反對,選擇返鄉雲林成為青年農夫,結合自身專業並和弟弟聯手,將智慧化、自動化新思維帶入農場中,更無私地和當地農民分享經驗與知識,為傳統農村種下新希望。

June 09 2023

將家鄉數位轉型的成功典範,熱愛彰化的力量:奇步應用

將家鄉數位轉型的成功典範,熱愛彰化的力量:奇步應用

由夫妻檔陳佳新和謝宜伶共同創辦的奇步應用,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術賦能彰化的數位發展,陪伴在地商家從實體走入虛擬場域,積極參與和推動地方創生。

August 04 2023

時間標記 Timestamp

00:00 Intro

00:57 台灣第一個有機村就在花蓮富里!

05:08 因父親的一場病,讓鍾雨恩決定回家鄉經營產銷班

11:10 世代衝突是第一個面臨的難題?

17:00 有機米價高、飲食習慣改變讓產銷失衡,大米缸計畫反向思考找解方

27:23 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的成立,找尋讓家鄉「共好」的可能

32:10 人和土地都要休養生息,天賜糧源下一階段的新任務或挑戰是?

EPEPISODE #17旭沙龍-張育寧時間看見故鄉生命力,天賜糧源致力開創「共好」的生活可能

視頻播放器 正在載入。
載入完畢: 0.00%
剩餘時間 0:00
EP #17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